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遊牧民族爲何一直想要侵略中原?造成這一局面的關鍵原因有哪些?

古代遊牧民族爲何一直想要侵略中原?造成這一局面的關鍵原因有哪些?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原爲何老被遊牧民族欺負?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以農業立本,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我們生活在一片適合耕作的土地上。和四處流徙的遊牧民族不同,農耕民族能夠擁有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這就更加利於繁衍生息、發展文化。正因如此,農耕民族一般來說在文明層面都要遠遠領先遊牧民族。不過,文明上更加先進的前者卻總是被後者欺壓。

拿我國古代舉例,禮儀制度更加先進的漢朝時常受到匈奴的侵擾,甚至高祖劉邦都曾經受白馬之圍,自那之後,漢朝不得不時常用和親來維護和平。而放眼國外,與古希臘一脈相承,明顯更加文明的西羅馬帝國,卻被蠻族哥特人加速了滅亡。總之,似乎農耕民族總被遊牧民族欺壓,而我國古代的中原更是屢遭侵略。那麼,造成這一局面的關鍵原因有哪些呢?其實,最根本的不過這三點:

古代遊牧民族爲何一直想要侵略中原?造成這一局面的關鍵原因有哪些?

首先,是軍事制度的不同。在人們的印象當中,遊牧民族因爲老本行之一就是牧羊牧馬,所以其軍隊大部分是機動性、靈活性突出的騎兵,而缺少飼養良馬條件的農耕政權則是以步兵、戰車爲主。相比於大部隊只能依靠雙足行軍,且出征時需要攜帶大量糧草輜重、後勤部隊的中原軍隊,遊牧民族征戰時只需帶上備用馬匹便足夠了,他們的食物可以是沿途掠奪的戰利品,也可以是馬奶甚至馬肉,因此行軍負擔要輕鬆太多太多。

由於這樣的差距,古代戰場的局勢通常是遊牧民族騎兵一旦近身後,就能夠很快撕開口子,並在農耕軍隊當中肆意衝殺,而笨重的步兵只能揮舞長戈被動防守,被手持鋒利彎刀的敵軍“收割”。漢武帝時期曾經大興“馬政”,大量馴養良馬,而漢軍在大量戰馬的幫助下一度對匈奴佔據着巨大優勢,可見軍事制度的影響確實非常之大。

第二個原因,便是政治制度的不同。我國自秦漢以來就不再是奴隸制社會了,這雖然是一種進步的表現,但如果我們看看當時仍然實行奴隸制的匈奴就會發現,在短期內保持着奴隸制的遊牧民族會更具戰鬥力。和漢朝青壯男子平日參加農業活動,國家有需要時被徵爲士兵不同,匈奴人通過役使大量奴隸維持遊牧經濟,好讓每一個匈奴男子都能從出生起就學習騎射,其戰鬥力自然就強了。

古代遊牧民族爲何一直想要侵略中原?造成這一局面的關鍵原因有哪些? 第2張

另外,中原政權一般採取中央集權制度,將地方兵權牢牢限制,而國家的最精銳部隊則被安置在帝王的宮外負責禁衛工作。與此同時,封建君主們構建起了複雜且龐大的權力體系,讓政權的運行變得繁瑣且笨重。相比之下,遊牧政權的統治方式更爲鬆散,他們一般都是在首領的帶頭下進行各種行動,權力運行方式簡潔而高效。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遊牧政權打算襲擊農耕政權時,只需要在單于、諸王的帶領下直奔目的地進行掠奪。而中原政權在得知消息後,要進行一番調兵遣將,而且選擇將領時常常不是看誰更有實力,而是看其資歷、出身,像東漢時期大破北匈奴並“燕然勒功”的大將軍竇憲,其實就只是因爲妹妹是皇后纔得到統帥的位子,如果不是因爲當時漢匈實力差距明顯,等待他的無疑是一場慘敗。

最後,人的因素也非常關鍵。儘管我們在上文中已經談到了遊牧政權和農耕政權士兵之間因爲戰爭資源、風俗習慣的不同造成的區別,但這只是在戰場上的區別。實際上,遊牧政權和農耕政權在普通百姓之間也有着巨大的區別,這些區別也是造成雙方形勢的重要原因。中原自古以來都是以農耕爲根本,百姓們對賴以生存的土地有着很強的依賴性和歸屬感,因此安土重遷,土地觀念根深蒂固。

古代遊牧民族爲何一直想要侵略中原?造成這一局面的關鍵原因有哪些? 第3張

與之相比,遊牧民族本就是哪裏有優質牧草就往哪裏遷徙,除了政治中心、祭祖之地、聖山等比較重要的地點是固定的之外,他們可能在某段時間內居住在廣袤草原的任何一個地方。這種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習性讓他們能夠做到對外擴張時“舉國遷徙”,這和土地觀念根深蒂固,人民被牢牢束縛在土地上的中原大有不同。

總的來說,中原雖然在各方面長期領先於遊牧政權,但更加先進的文明並不代表更強的戰鬥力。另外,因爲生產方式的不同,遊牧民族可以說是天生適合掠奪、侵略。不過,也正是因爲這樣的存在方式,即使他們能夠成功地攻佔農耕政權的土地,甚至將其滅亡,但終究還是會被反向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