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楚成王曾盛情款待晉文公,晉文公後來怎麼還人情的?

楚成王曾盛情款待晉文公,晉文公後來怎麼還人情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晉文公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公元前632年,回國繼位沒多久的晉文公就遇到一個難題,南方的楚國派遣令尹子玉率領大軍攻打宋國,國勢弱小的宋國派人向晉國求救,晉國人不想和楚國兵戎相見,但是更不想只去一次主持天下公道的機會。

俗話說,怕什麼來什麼,晉國人不願意爲宋國打仗,一個就是自己也沒有底,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贏,所以做出了一個救援宋國的樣子,本來希望楚國人可以賣個面子自己撤退。

這樣做人留一手,日後好相見。但是楚將一意孤行,覺得自己天下無敵,於是步步緊逼,起初不願意救宋,現在恁是被楚將逼得不得不參戰了,晉文公這時候展示了他霸主的靈活手腕,先是拉齊、秦、等國一起會盟,又率軍挾持了衛國、曹國。

這相當於把楚國在國際上孤立,露了這一手,老成持重的楚成王看出了端倪,知道晉國的意圖,於是知趣地給子玉說:

楚成王曾盛情款待晉文公,晉文公後來怎麼還人情的?

無從晉師。晉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晉國。險阻艱難,備嘗之矣;民之情僞,盡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廢乎?《軍志》曰:允當則歸。又曰:知難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敵。此三志者,晉之謂矣。

大意就是說晉文公在外流浪多年,神祕辛酸苦辣,艱難挫折都遇到過,這樣的人最後還能繼位成君,是不可戰勝的,現在又組成聯盟,以德服人,所以還是先撤退吧。

誰知道這個子玉,不僅不聽命,而且使伯棼請戰:

非敢必有功也,願以間執讒慝之口。王怒,少與之師,唯西廣、東宮與若敖之六卒實從之

憤怒的楚成王沒辦法,就給了他少量的兵士。晉國沒有因爲楚軍兵少而輕視他,反而在晉文公的 命令之下退避三舍,後退了整整90裏,在城濮紮營。子玉一看晉軍後退,以爲害怕他,於是又追到城濮。

楚成王曾盛情款待晉文公,晉文公後來怎麼還人情的? 第2張

然後派人給晉文公下戰書,叫囂着今天肯定沒有晉國了,退無可退的晉國全軍同仇敵愾,給戰馬蒙上虎皮,多樹旗幟來迷惑楚軍。

因爲楚軍輕敵,被晉軍擊退兩翼,大敗而歸,主將子玉自殺。晉文公成爲新一代霸主。這個結果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一心求戰的最後戰敗,不想打仗的最後因爲天時地利人和而得勝。一來晉國上下齊心協力,謀劃得當,一來充分地利用楚人的狂妄心理,驗證了驕兵必敗的結果。

當晉文公下令軍隊後退的時候很多人疑惑,覺得作爲國君避讓人家臣子這樣很沒有面子,晉文公的 舅舅子犯說,這事是當初答應楚成王的侍妾,不能食言。

原來,當初,晉文公在外流亡的時候,路過楚國,楚成王非常隆重的接見了這個落魄公子,有一次宴席上,楚成王問重耳,我這麼隆重的招待你,將來打算怎麼報答我呢?

流亡的重耳能有啥好報答的,但是也不能信口開河,只能虛與委蛇,畫了個大餅,告訴他如果將來真的繼承國君,和楚國發生爭執,肯定會退避三舍來報答楚王,宴席上的這種玩笑話都聽聽就過去了,楚王也不相信重耳將來會繼承國君,因爲這時候已經50多歲了。

誰知道,幾年後不僅繼承君位,還率軍大敗楚軍,回想起來,恐怕楚王后悔的要死,要是當初除掉重耳,不僅沒有後來的晉文公,或許楚國就是南霸天了,再也沒有威脅。

當初爲啥晉文公厚待重耳?其實呢,當初楚成王接待重耳的時候,只想盡地主之益,他沒有想到這麼遠,再說當時的霸主還是齊國,如果楚王殺了路過的他國公子,無疑是其他國家一個討伐楚國的藉口。

再者他可能沒有想到重耳真的會繼承君位,當時席間也不過是一句玩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