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明朝的魚課是一個怎樣的稅種?爲什麼要徵收魚課?

明朝的魚課是一個怎樣的稅種?爲什麼要徵收魚課?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明朝的魚課,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中國古代歷代封建王朝都設有名目繁多的課稅,所徵收的項目無所不包。除了人頭稅、田畝賦稅、工商業稅外,還有一些我們很少聽聞的稅種,魚課就是其中一例。

明朝的魚課是一個怎樣的稅種?爲什麼要徵收魚課?

本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政治思想,國王和皇帝能夠控制和管轄的領土上的一切物產也、均是帝王私產。所以無論森林草原、江河湖泊及生活在其中的萬物靈長,都是歸屬在天子名下,普通人對其進行捕獲獵殺,都需要向朝廷繳納課稅。實際上這樣聽似荒唐的魚課在五代時期就已經開始徵收。宋代曾一度對魚類的交易徵收稅額。元代承襲了不少宋代舊制,在全國設立了16除課魚機構,大都集中在長江流域。《至順鎮江志·賦稅》記載:“魚課,歲額鈔七百九十三貫。”這就是元代徵收魚課的史料證據。有時統治者爲了緩和階級矛盾,偶爾也會罷徵魚課,例如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十二月,“免浙西魚課三千錠,聽民自漁”。

明朝的魚課是一個怎樣的稅種?爲什麼要徵收魚課? 第2張

明代開國之後,也在全國各地有河流湖泊之處向漁民徵收課稅。明廷專門設有河泊所,統一對“疍民”(古代對於沿海沿江漁戶的稱呼)進行管轄。一般而言,內地居民每戶納1.2石,沿海百姓每戶納1.5石。由於這一稅收負擔較重,導致大量漁戶無法維持生活,逃亡和抗稅事件時有發生。明廷被迫對魚課制度進行改革,將原本的定額課稅攤入戶口,“每米一石,半納本色五斗,折色五斗,爲銀二錢五分”。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莆田四個河泊所共徵魚課米2857石零6升2合,折銀964兩5錢零4釐,閏年月加銀88兩1錢零3釐。弘治年間,魚課施行全折,每石摺合白銀三錢五分。在魚課中也常常包括翎毛、魚鰾等物。明代詩人吳溥的《捕魚圖歌》中寫道:“捕魚但願魚課足,風波雖險寧復論”,這是爲數不多的涉及魚課的文學作品。

清承明制,也保留了魚課制度。順治年間曾一度不收,康熙年間又重新開徵。清代前期的一系列賦稅改革中,也包括了對魚課的變革。其中圍繞丹陽湖等地課稅改革,如魚課向蘆課徵收的改變,產生了許多糾紛。這些都是後話,有機會再爲大家做詳細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