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秦朝最終能走向衰落是因爲什麼?真的是因爲功利制度嗎

秦朝最終能走向衰落是因爲什麼?真的是因爲功利制度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秦朝。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中一個充滿傳奇的歷史階段,不僅涌現出各個階層的許多思想和軍事家,這一時期的文明和創造也不在少數。

而對於當時的各國統治者來說,春秋戰國時期則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歷史時代,各個諸侯國爲了成爲一方霸主不斷進行改革,強大自己,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中不斷髮展,儘管最終結局都是強弱兼併下的適者生存。

秦朝絕對是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最後勝利者,秦國以其不同於山東六國的歷史傳統和經濟基礎,從一個小小的遊牧部落民族逐漸發展成爲一個強大的統一六國的王朝。

而秦朝也是在統治者的大力倡導和誘迫之下,使得社會中的功利主義急劇升溫,最終功利主義的價值觀成爲支配人們和社會生活的支柱,秦朝最終也是因爲"功利制度"開始走向衰落的,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秦朝功利主義制度實施背後的利弊得失。

一、秦朝的功利主義價值觀:重農、尚武、棄禮

秦朝最終能走向衰落是因爲什麼?真的是因爲功利制度嗎

1.重農:建立大統一民族國家的需要

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重農抑商的政策就是自秦朝是時其確立的,秦朝之所以採取重農抑商的政策主要是爲了抑制商人強烈擴張的慾望,使得王朝社會內部的農、商、工各行各業的比例協調。

在春秋戰國各個諸侯國變革的大背景之下,秦國在商鞅變法的時候就明確提出了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的政策,但是秦國在當時的背景下並沒有完全的絕對禁止商業活動,只是相對來說更加重視農業活動。

之所以如此看重農業的發展,是因爲最初秦朝與山東六國比起來只是一個不起眼的、以遊牧狩獵爲主的"蠻夷"民族,所以秦朝建立之後需要對所有的民族進行管理和統治,農業就成爲了國家發展的根基,也成爲了不同民族之間相互融合的基礎。

2.尚武:激發戰鬥精神的需要

秦朝人民崇尚武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秦國人很早就有"頭枕兵器,身穿盔甲,好與人拼命",但他們並不是普通的武者,他們崇尚勇於公仇而怯於私鬥的思想和風氣。

秦朝人從以前發展到現在的歷史可以說就是推行和實踐法家學說的歷史,因而秦朝在商鞅變法時期推行的就是法家的執法嚴酷和講究行政效率,這些主要被運用於對於軍隊的管理當中。

秦朝最終能走向衰落是因爲什麼?真的是因爲功利制度嗎 第2張

秦朝軍隊的尚武精神是一種勇敢的不怕死的戰鬥精神,這都是受益於統治者實施的變革,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因此秦朝在最後的爭霸中獲得勝利。

3.棄禮:焚書坑儒,加強君主專制

秦始皇在歷史上之所以褒貶不一,實際上也是歸結於後期實行的暴政和對思想政治的迫害,尤其是焚書坑儒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相關的思想學說在此斷絕了。

西漢時期董仲舒實施了與秦朝是時期迥然不容的政策,且說,"秦重禁文字,不得挾書,棄捐禮誼而惡聞之,其心欲盡滅先王之道,故立爲天子十四歲而國破亡矣。"

他認爲秦朝最終滅國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起滅盡了先王之道,也就是儒家思想學說,但本質上每個國家採取怎樣的學說作爲治國之道是無可厚非的,全看他們背後想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的,就這一點來說,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的確達到了加強君主專制的目的。

二、功利主義是一把雙刃劍:秦朝勝也在它,敗也在它

秦朝最終能走向衰落是因爲什麼?真的是因爲功利制度嗎 第3張

功利主義在秦國的發展和實施,實際上就是一把雙刃劍的演化過程,它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

1.功利主義促使秦國迅速成長爲一個大一統的王朝

我們說秦國之所以能夠以絕對的優勢愈戰愈勇,最終成爲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勝者,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其在變革時的成功舉措,自然,商鞅變法是一個不能不提的關鍵歷史事件,其中商鞅所提倡和推崇的思想最終都成爲秦國實力壯大的根源所在。

重農思想使得社會經濟迅速得到發展,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秦朝先天的地理位置產生的與其他諸侯國之間的差異,小農經濟的發展爲社會政治穩定和軍事戰爭的持續補給提供了物質基礎。

尚武精神應當是秦朝勝利的最爲關鍵的因素所在,而秦人的功利主義價值觀使其傳統精神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一方面是保證了耕戰政策的順利推行,另一方面我們都聽說過商鞅變法實施初期徙木立信的故事,這也是其變法和改革最終推行的十分成功的原因所在,秦朝變法之所以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受益於其獎勵制度。

2.變革中的獎勵體系極大的激發了百姓們的積極性

秦朝時期商鞅變法的獎勵體系,一般是要與管仲提出的"利出一孔"的政策聯合起來說明的,其中"利出一孔"是指在秦朝這個這個國家裏,百姓要想得到好處,唯一的選擇就是與國家站在一起,爲國家利益在戰場上殺敵立功。

也就是說商鞅變法提供了一個平等的升遷的機會,人們爲了追逐利益自然都會自願且踊躍的投入到積極的爲國家做貢獻的事業當中。

此外,軍工基本上也是當時普通百姓們加官進爵的最基本的路徑所在,而秦人加官進爵並非只是爲了社會地位的提升,在爵位的背後還涉及到秦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說商鞅變法對於整個秦國百姓的激勵是無法比擬的,這也是爲何其他諸侯國儘管實力並不在秦朝之下,卻依然沒能勝利的原因所在。

爲了防止有人獲得爵位之後開始變得不思進取,商鞅也提出了相應的預防機制,在戰場上如果不勇於作戰,不聽指揮,同犯罪論處,而且爵位也會被降低,可以說商鞅想到了方方面面。

三、功利主義的價值觀加劇了國內社會矛盾的激化

秦朝最終能走向衰落是因爲什麼?真的是因爲功利制度嗎 第4張

從上面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功利主義思想在秦朝變革中的應用是完全得心應手的,僅僅從提高人們的積極性開始一直到經濟、軍事和思想的統一方面都十分順利。

但是在秦國統一天下之後,功利主義的思想不僅沒有退出歷史舞臺,反而愈演愈烈了,功利主義價值觀的深化在一個已經發展成熟的強國中實際上是存在許多弊端的,這種弊端鮮明的體現在皇帝與大臣、百姓之間的社會矛盾當中。

1.暴政:繁重的徭役賦稅

《過秦論》中對於秦朝亡國的相關闡釋爲,"秦朝滅亡的原因就在於"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在秦國建立了統一的秦王朝之後,不僅沒有施行仁政,反而在全社會推廣殘酷的法律,甚至後期統治者的暴政直接激化了與百姓之間的矛盾。

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賦稅以及殘酷的刑罰成爲妨礙秦朝繼續穩定發展和存續的主要問題,百姓們的生活民不聊生,自此開始秦王朝已經開始走向衰落了,部分原因的確是統治者推行的暴政損害了百姓利益,實際上更多是因爲百姓之間追名逐利,社會無法平和穩定發展。

2.君臣之間關係:功利性導致了篡位現象的發生

說到秦王朝建立之後的功利主義,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大臣李斯,李斯的一生可謂精彩,他的出身並不算高,但正是這個先決條件使得他在功成名就之後做出了危害國家的行動,幫助趙高篡位成功。

實際上當時秦王朝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就是取決於李斯的看法,而李斯之所以這麼多,純粹也是他的功利主義在作祟。

秦朝最終能走向衰落是因爲什麼?真的是因爲功利制度嗎 第5張

自然我們說人人都存在功利主義的觀念,但是在丞相李斯與帝王的關係中,顯然他沒有選擇做一個忠於帝王的臣子,而是滿足自己的私慾和利益,成爲了國家的走狗,爲了保住自己的權勢和地位可以出賣任何人,他的心中也根本沒有帝王和國家。連一國的位及丞相的大臣都是如此,更何況秦朝官場中的諸位臣子們呢?

四、結論

秦朝雖然只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但是其對整個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無論是郡縣制度的確立,大一統國家的而建立,還是形成了最初的中華民族,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而我們說在秦朝創立的輝煌以及令人嘆息的衰落滅亡的歷史當中,功利主義的價值觀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甚至可以說很大程度上都是源於功利主義的社會價值觀,促使秦朝壯大,成爲大一統的王朝,也使得最後王朝衰落,就此隕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