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盛極一時的捻軍爲什麼會最終走向滅亡?原因是什麼

盛極一時的捻軍爲什麼會最終走向滅亡?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曾經盛極一時的捻軍,後期爲何走向滅亡呢?至少有三大因素!

1、清政府加強地方控制

清代中葉以前,由於清政府對皖北統治的忽略,行政區劃長期變動不止,但卻沒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相反造成了清中後期清廷和官府在皖北統治的軟弱和混亂。薄弱的綠營軍無法控制日益混亂的社會秩序,最終導致了整個皖北基層政權鬆散,整個皖北社會處於一種無序化狀態。至五十年代,這種情況進一步惡化,地方社會處於失控狀態。

盛極一時的捻軍爲什麼會最終走向滅亡?原因是什麼

捻軍起義的中心———亳縣、蒙城、宿縣、阜陽一帶地處當時安徽、河南、江蘇三省交界處。當時清政府各地方統治者對這一帶都置之不管,即使在安徽省各縣之間也是互相推諉。曾任潁州知府的左輔說過:“查紅胡、捻匪多在兩省邊界,以地稱`兩不管'、`三不管'之間,離州縣較遠,易起玩心;及既犯法,此孥彼竄,隨處窩藏,往往漏網,遂至肆無忌憚,批猖至此。”

陶澍曾記述“亳州接壤豫省,… …地方廣野,離城遙遠,不足以資彈壓”;“地偏俗悍,匪徒出沒期間,尤難防範”。因清朝政風日下,清朝當局也無法有效地統治鄉村,捻黨取代了其部分司法職能。捻首常常爲人們判斷是非,解決糾紛。每當地方發生爭執時,捻首往往出面仲裁,仗義執言,排難解糾,因此他們被當地人尊稱爲“響老”。

“響老者人有不平事輒爲之平。久之,赴訴者衆,贊口洋溢轟遠近,如風鼓雷鳴,則成鄉捻子也。因問其主人曰:`國家爲民設官,其百里一縣,若等有事,胡不之官而必之捻子爲?'士人顰蹙曰:`難言也,官衙如神廟然,神不可得而見,司閽之威,獰於鬼卒。無錢不能投一辭也,投矣而官或不準,準矣而胥或不傳,傳矣而質或無期,質矣,而曲直又不能盡明;然已胥有費,吏有費,傳卷有費,譜堂有費,守侯之費又不可以數計:故中人之產,一訟破家者有之。何如訴諸鄉老,不費一錢,而曲直立判,弱者伸,強者抑,即在一日之間乎?”。

盛極一時的捻軍爲什麼會最終走向滅亡?原因是什麼 第2張

此述論表明了官方法制權威機構不能解決社會的矛盾,社會的正義得不到伸張,公平得不到保障,響老成了官方法制機構的替代者,大量的弱者只有通過響老來維護其最基本的社會公平和正義。這種社會環境爲捻軍的滋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所以捻軍不斷壯大發展。

隨着捻軍的發展,清廷逐漸重視加強對這一帶的管理,1865年,曾國藩實施“重點佈防”、“佈置河防”和“查圩”的政策以後,整個捻軍的社會生存環境徹底改變。

“查圩”的實施控制了整個基層。一方面,命令地主民團,在捻軍活動地區普遍修築圩寨,實行堅壁清野。捻軍一到,即將所有壯丁、糧草、牲畜等集中進圩寨,由民團守圩,捻軍不得進入,利用地方紳士掌控了地方權力,爲國家權力服務。

另一方面,在捻軍活動地區實施戶口調查,凡地主紳士入良民冊,與捻軍有過聯繫,而願意“歸正”者叫做“自新良民”也入良民冊,凡堅決抗清,與捻軍密切合作者,則入莠民冊,在外者“追剿”,在家者“法辦”。

曾國藩的“查圩”加強了紳士對地方的統治,弱化了當地的宗族勢力,基層社會秩序重新回到國家權力和地方紳士雙重控制中。 1865年,清廷在皖北地區捻軍原活動地區中心雉河集附近“蒙、亳、宿、阜四邑土壤相接者”,增設了渦陽縣,意欲“奸匿秉其厄塞,地利遏絕亂盟,庶幾謀久安毖後患” 。渦陽縣的增設,反映了上層統治者在皖北基層社會重建雙重政權和統治秩序的努力。可以說,清廷已經加強了社會控制,建立起了嚴密的權力網絡。

2、人口與土地矛盾緩解

1851年中國的人口超過四億,達到了清朝人口前所未有的高峯。而當時安徽省的人口壓力在全國最重,再加上皖北經濟落後,手工業生產也很少,商品經濟十分微弱,可謀生的手段尤爲狹窄。

“江浙無田業者… …皆有所務,自工商百藝各量其器質年力以赴之,雖有遊民,不足爲害。獨濰泗之間,物產瘠少,販易不通,逐末之利,罕知其術;於是不工商而販婦女,鬻鹽硝,不百藝而開場聚博徒,甚乃習教鳩集爲不軌” 。

濰泗只得依靠宗族勢力聚捻“打糧”,於是纔有了張樂行振臂一呼,捻軍奮起。隨着戰爭的進行,大量人口傷亡和流失,人多地少的狀況得到緩解,流民人口大爲縮減,大量的荒蕪田地出現,人口和耕地的矛盾不再那麼尖銳。所以,後期捻軍缺乏喚起民衆的手段,不可能有大規模的農民參加捻軍。

3、宗族紐帶的喪失

盛極一時的捻軍爲什麼會最終走向滅亡?原因是什麼 第3張

捻軍是以宗族組織發動起來的。宗族是結捻的紐帶,宗族的擴大就成了宗族集團,與宗族武裝緊密聯繫的是地域集團。聚族而居,是安徽淮北顯著的特點,捻軍的各旗大多是由大的宗族集團組成。捻黨依據當地的風俗,開展一些活動給宗族和村莊之內的其他人帶來了實際利益,從而得到了他們的支持和擁護。

“一莊有捻一莊安,一族有捻一族幸,莊有捻外捻不入,曰:`某某我們都是混家子。'族有捻,則曰,某某叔也,兄也難及第之榮不若是其赫赫也。無捻之莊則鱉矣,掠其家主或子弟,歸而弔拷,謂之拉鱉,事主俛人哀懇,或索錢三五百千,其饒裕競有至千,然後得釋。由此,莊族有捻稍強悍者,衆從勇之曰`何不出頭混着!'既或幫以資糧,糾衆而捻矣。”

此論述從某種程度上說明捻在當時社會的凝聚力,也反映了捻的勢力有效地控制了地方社會,成了當時社會權威的象徵。後期捻軍雖然沒有完全脫離宗族的紐帶,皖北根據地的喪失,改變了原來依靠自然聚居所形成的宗族結合關係,也必然會相應地弱化捻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