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是如何被發現的?裏面都有哪些文物?

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是如何被發現的?裏面都有哪些文物?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00年5月26日,中國甘肅敦煌莫高窟藏經洞被發現。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圓籙在清理積沙時,無意中發現了藏經洞,並挖出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紀的佛教經卷、社會文書、刺繡、絹畫、法器等文物4萬餘件。

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是如何被發現的?裏面都有哪些文物?

價值

這一發現爲研究中國及中亞古代歷史、地理、宗教、經濟、政治、民族、語言、文學、藝術、科技提供了數量極其巨大、內容極爲豐富的珍貴資料。後經英、法、日、美、俄等國探險家的盜竊掠奪,藏經洞絕大部分文物不幸流散到世界各地,僅剩下少部分留存於國內,造成中國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來歷

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是如何被發現的?裏面都有哪些文物? 第2張

自從西漢絲綢之路開通以來,敦煌就成爲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之一,往來客商和政府駐軍使敦煌輝煌了一千餘年之久。到趙匡胤建立宋朝的時候,由於宋朝軟弱無能,沒有能夠收復河西走廊。此時敦煌由唐末以來的地方割據政權歸義軍所控制,面臨着回鶻和西域的伊斯蘭教勢力的威脅。此時敦煌稱沙州。

宋鹹平五年(1002年)歸義軍內部發生兵變,歸義軍領袖曹延祿與其弟曹延瑞被迫自殺。延祿的族子曹宗壽在衆人推舉下掌握了歸義軍政權,宋朝政府遂任命曹宗壽爲歸義軍節度使。戰爭和內亂使曹氏歸義軍政權迅速衰落,而沙州地區的回鶻勢力在這一時期卻得到了迅速發展,成爲與歸義軍政權抗衡的重要力量。

此時,歸義軍政權已不堪一擊,任何外來的攻擊和內部的騷亂都足以使其傾覆。這使得在歸義軍政權庇護下的沙州佛教勢力感到極度恐慌。

景德三年(1006年),信奉伊斯蘭教的黑韓王朝滅掉于闐佛教王國,這個消息很可能被從沙州寺院東逃的于闐人得知,在佛教像法滅盡思想的影響和穆斯林東進的威脅下,莫高窟的一些寺院將一些重要的經卷和佛像、幡畫等集中起來,收藏在原來存放各寺剔除的經卷、外典、過時文書、舊幡畫、佛像的洞窟中(今編號爲第17窟),並將該窟洞口封閉起來,做了必要的掩飾。以後,由於當事人和知情者逐漸離開人世,藏經洞的情況也就不再爲世人所知。

藏經洞是莫高窟17窟的俗稱。此窟原爲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時開造,爲當時河西都僧統洪辯的影窟。約在11世紀,西夏統治敦煌時期,元代統治者佔領敦煌以前,莫高窟的僧徒們,考慮到戰爭的災難,於是就把寺院歷代保存下來的經卷、文書、檔案以及佛像畫等全部封存在此洞裏,然後外築補壁,並繪壁畫掩人耳目。後因僧徒也逃戰爭之難未歸,洞窟頹廢,年久日深,洞窟甬道被風沙淤塞,竟因此幽閉近800年。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莫高窟道士王圓籙,率人“以流水疏通三層洞沙”,祕室始現於世,並謂之“藏經洞”。藏經洞出土了敦煌遺書中最大宗文獻,尤爲歷史文化名城錦上添花。它又成爲分別研究起自東漢、中經兩晉、北魏、西魏、樑朝、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西夏、下至元朝、涵蓋各朝代文明的重要資料。

敦煌學家姜亮夫教授認爲“整個中國文化都在敦煌卷子中表現出來”。首先發現敦煌遺書的重要價值者,是我國的金石學家葉昌熾,他在《語石》中,不僅錄述莫高窟碑石,且對敦煌遺書作了頗爲獨到的闡述。該窟發現數以萬計的古代佛經、道經及世俗文書等,是研究我國近兩千年學術文化發展的寶貴文獻,歷史之積文終成後世之瑰寶,實爲我國學術及世界學術之大幸。

敦煌石窟密洞中,所藏遺書以佛教典籍最多,還有天文、曆法、歷史、地理、方誌、圖經、醫書、民俗、名籍、帳冊、詩文、辭曲、方言、遊記、雜寫、習書,成爲多種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依據和補充參證,其主要部分又是傳統文獻中不可得見的資料,價值尤爲珍貴。所以被視爲中國文化史上的四次大發現之一。

敦煌遺書以漢文最多,又有吐蕃文、回鶻文、西夏文。蒙古文、粟特文、突厥文、于闐文、梵文、吐火羅文、希伯來文等多種古代民族文字,成爲研究這些古代民族語言文字和民族歷史、宗教、文化的珍貴資料。它又具有民族學價值和國際意義。敦煌遺書以卷軸裝爲主,又有梵篋裝、經摺裝、蝴蝶裝、冊子裝和單頁等多種形式,還有一些拓本、印刷本和刺繡本,在書籍發展史及書籍裝幀史、印刷史上都是難得的實物資料。尚有更多材料,猶如明珠還埋於砂礫之中,有待識者發現和考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