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魏晉南北朝時期爲何盛行寫小說?有着怎樣深刻的社會原因?

魏晉南北朝時期爲何盛行寫小說?有着怎樣深刻的社會原因?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說發展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繁盛。當時寫作小說幾乎成爲一種風氣,於是小說成爲一種頗有影響的文學體裁,出現了大量的作品。這些作品,按其內容可分爲兩類:志怪小說和志人小說。前者主要記述神仙方術,鬼神妖怪,佛法靈異,殊方異物,充滿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進步意義的民問故事和傳說。後者記述人物的軼聞瑣事,言談舉止,從中可以窺見當時社會政治生活的一些面貌。在藝術上,已粗具小說的規模,有了小說的雛型,比如開始有了比較完整的故事結構,也注意到人物性格的刻劃。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魏晉南北朝時期爲何盛行寫小說?有着怎樣深刻的社會原因?

魏晉南北朝時期小說之所以興盛,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首先與當時宗教迷信的思想盛行有密切關係。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中國本信巫,秦漢以來,神仙之說盛行,漢末又暢巫風,而鬼道愈熾,會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漸見流傳。凡此,皆張皇鬼神,稱道靈異,故自晉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書。”其次,魏晉以來門閥制度盛行,崇尚清談的世風日熾。世族中品評人物的風氣盛行,一些想躋身仕途的士子學習名士風流,而志人小說枕是世族人物玄虛清談和名士風度的記錄。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漢末士流,巳重品目,聲名成毀,決於片言。魏晉以來,乃彌以標格語言相尚,淮吐屬則流於玄虛,舉止則故爲疏放……終乃汗漫而爲清談。渡江以後,此風彌甚……”(《中國小說史略》)此外,魏晉南北朝小說之所以興盛,還有前代爲它積累了豐富的藝術經驗的原因。上古的神話傳說,先秦兩漢的寓言故事和史傳文學對它的發展有明顯的影響,其中富於文學意味的描寫手法,被小說吸收過來,豐富了小說的表現藝術。例如,志怪小說摹仿《山海經》,志人小說學習諸子散文、歷史散文中描寫人物的記述生活片斷的寫法,都是非常明顯的。

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小說,數量很多,但大多已經散佚,現在保存下來的尚有三十餘種。其中東晉幹寶的《搜神記》成就最高,代表着這個時期志怪小說的面貌。

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的內容十分複雜,其中優秀的部分是流傳於民間的神話故事和傳說,因爲帶有怪異成分,被人蒐集加工收進志怪小說之中。這類作品曲折地反映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愛憎和願望,充滿了美麗的幻想,富有積極浪漫主義色彩。這類作品大致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第一,暴露統治者的兇惡殘暴,表現人民的反抗鬥爭精神。《搜神記》中的《干將莫邪》和《韓憑夫婦》可作爲代表。

魏晉南北朝時期爲何盛行寫小說?有着怎樣深刻的社會原因? 第2張

第二,反映封建婚姻制度下青年男女爭取婚姻自主以及表現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搜神記》中的《吳王小女》和《搜神後記》中的《白水素女》爲代表。

第三,反映人民機智、勇敢、敢於同鬼怪作鬥爭的故事。不怕鬼的故事以《搜神記》(《列異傳》也收錄)中的《宋定伯捉鬼》爲代表,同妖怪鬥爭的故事以《李寄斬蛇》(《搜神記》)最著名。

《宋定伯捉鬼》生動地描述了宋定伯機智鬥鬼的經過:南陽宋定伯,年少時,夜行逢鬼。問曰:“誰?”鬼曰:“鬼也。”鬼曰:“卿復誰?”定伯欺之,言:“我亦鬼也。”鬼問:“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共行數裏。鬼言:“步行大亟;可共迭相擔也。”

定伯曰:“大善。”龍便先擔定伯數裏。鬼言:“卿大重!將非鬼也?”定伯言:“我新死,故重耳。”定伯因復擔鬼,鬼略無重。如其再三。定伯復言:“我新死,不知鬼悉所畏忌?”鬼曰:“唯不喜人唾。”於是共行,道遇水,定伯因命鬼先渡,聽之了無聲。定伯自渡,漕漼作聲。鬼復言:“何以作聲?”定伯曰:“新死不習渡水耳,勿怪!”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擔鬼至頭上,急持之,鬼大呼,聲咋咋,索下,不復聽之。徑至宛市中,著地化爲一羊。便賣之,恐其變化,乃唾之,得錢幹五百,乃去。於時言:“定伯賣鬼,得錢千五百。”這個故事雖然沒有否定鬼的存在,但主旨卻在表現人的機智勇敢,讚揚不伯鬼的精神,是有積極意義的。

此外,志怪小說中還保存了不少神話傳說,有些解釋自然現象,有些反映社會問題,也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魏晉南北朝的小說,總的看來,藝術上顯得幼稚粗糙,但是小說藝術的特點已經初步顯露出來。其一,選材多是非現實性的故事題材,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宣傳宗教迷信的屬於消極浪漫主義,而民間故事傳說以幻想形式,表現人民的意志、理想和願望,富於積極浪漫主義的意義。其二,在藝術形式上,結構比較完整,情節富於變化,描寫較細緻生動,已粗具短篇小說的規模。其三,在寫作技巧上,開始注意人物性格的規劃,並注意運用對話,細節描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