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曾經有一個寒食節,爲何在三國時期被曹操取消了?

古代曾經有一個寒食節,爲何在三國時期被曹操取消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1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明節期間,人們遊玩的時候,一些人會想到,中國古代曾經有一個寒食節,而這個寒食節在三國時期,被曹操下令取消了。那麼,曹操爲啥取消寒食節?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寒食節是紀念介子推的。根據資料記載,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爲他充飢。晉文公歸國爲君侯,分封羣臣,獨介子推不願受賞,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爲官。躲避山裏,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着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爲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於是晉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爲寒食節。

古代曾經有一個寒食節,爲何在三國時期被曹操取消了?

其實,寒食節不僅僅是爲了紀念他,還有更深的寓意。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爲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爲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禁火與改火之間有間隔的時間,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說法。

寒食節這天,人們都不吃飯,用來紀念他。而他值得紀念的地方,就是“廉”,即不貪圖爵祿。這和餓着不吃飯,意思是差不多的吧。人們通過這麼餓上一天,提醒自己想想作爲人類,不要太貪婪。後來,這種做法擴大化了。介子推的事情和晉國有關,而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是在山西西南部,於是,山西非常重視這個風俗,在介子推忌日這一天,人們不吃飯,只吃提前備下的冷的食品,所謂寒食。

這個風俗延續到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曹操頒發《明罰令》說:“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爲介子推。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

也就是說,當時不生火,吃寒食,還只是山西地區的特殊風俗,而曹操覺得這是個陋俗,怕把山西寒冷地區的老百姓給凍餓壞了,於是明令禁止,否則處半年有期徒刑。

古代曾經有一個寒食節,爲何在三國時期被曹操取消了? 第2張

通過曹操的這個政令,能夠看的出,寒食節很多人是不願意過的,在一個月的時間裏,大家只吃冷飯,不能吃好吃的,也容易影響健康。後來,晉朝取締了曹魏。因爲“晉”,和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同名,而介子推的事,又可以爲統治階級服務,所以政府又鼓勵人們紀念介子推了,於是寒食照舊。

當時,清明還是一個節氣,談不上節日。寒食節要比清明重要的多。不過,人們也發現寒食節這幾天不太好過,太苦逼了,天天要吃冷飯,這與古代人們崇尚美食的做法格格不入。而寒食節和清明離的又很近,且清明這天也有一些活動,後來人們就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過清明節。後來,寒食節慢慢的就消失了,大多數人們乾脆過清明節,而不過寒食節。

不過,現在還有人過寒食節的。根據資料記載,如今,在山西大部分地區選擇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而榆社縣等少數地方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爲寒食節,前二天爲小寒食。不過,現在的寒食節吃的也和以前有所改觀,不再是冰涼冰涼的冷飯,而是用點心等乾糧替代,時間也不是一個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