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司南是否真的存在?史料中是如何記載的?

司南是否真的存在?史料中是如何記載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司南,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1952年,中科院院長郭沫若準備訪蘇,需要帶一件象徵中華文明的禮物送給蘇聯,經過考慮之後,決定贈送一套代表中國古代科學成就的“司南”。

出現在中國史書上的指南工具,主要是“指南車”、“指南針”、“司南”,其中“司南”最爲美觀簡潔大氣,非常適合作爲國禮。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錢臨照教授,接到了仿製“司南”的任務。爲了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錢臨照找來最好的磁石、最好的玉工,根據文物局博物館處王振鐸的司南方案,玉工用天然磁石雕琢出了一把優美的漢代勺子。之後,錢臨照將這隻磁勺安放在精美的青銅地盤中央。地盤是東漢一種占卜工具,四周刻着四維、八乾和十二地支共二十四個方位,被打磨得光滑無比。

但尷尬的是,經過無數次的實驗,由於勺子旋轉時的摩擦力過大,這隻天然磁石製作的“司南”就是不會指南。由於郭沫若訪蘇時間越來越近,爲了抵抗勺子旋轉時的摩擦力,錢臨照只能採用電磁線圈給這隻磁勺充磁,使它本身的磁力足夠大,以抵抗摩擦力。

中國人的驕傲——司南,難道只是古人虛構的產物?

司南是否真的存在?史料中是如何記載的?

01

關於指南工具,春秋戰國時代有三則記載。

《管子》和《呂氏春秋》記載,河北百姓發現一種奇特的石頭,能夠吸鐵,具有指向性,將之命名爲“慈石”。

《鬼谷子·謀篇第十》記載:“故鄭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爲其不惑也。”鬼谷子是春秋戰國時期人物,生活在河北地區,與鄭人取玉都在邯鄲文化區域內。

《黃帝內傳》中記載,“黃帝伐蚩尤,玄女爲帝制司南車當其前,記裏鼓車居其後。”《黃帝內傳》大約成書於先秦至漢朝,並非指黃帝時代已有司南車,但能說明成書時代已有司南車。

這三段記載說明,中國人的指南工具,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出現了,但沒有詳細記載製作辦法。而且,司南車(指南車)與我們熟知的司南,兩者結構製作並不相同,司南車應該是複雜的機械裝置,司南是簡潔的磁石旋轉指南。大約到了戰國末期到漢朝時期,史書上纔有瞭如今我們熟知的磁性司南記載。

《論衡·是應篇》中大致描述了司南的製作與工作原理,“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即“如勺之司南,投轉於地盤(東漢占卜器具)之上,勺柄指南”,王振鐸的方案、錢臨照的仿製,依據的都是這一段記載。

司南是否真的存在?史料中是如何記載的? 第2張

02

古今文字差異很大,有時一字之差,含義大相庭徑,“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這十二個字看似簡單,卻讓學者們爭論不休。

1,《論衡·是應篇》有多個版本,明朝版本是“司南之杓”,宋朝版本是“司南之酌”。在古文中“杓”與“酌”意思相差很大,“酌”古訓爲“行、用”,也就是司南的使用。因此,如果本意是“酌”,那麼司南造型可能就不是勺子狀。

2,“其柢指南”中的“柢”字,在《集韻》 、《廣韻》中還指“碓衡”,即一段橫木,與司南車上木人指方向的臂部相當。因此,有學者認爲司南實際上是指南車,又以“酌”來看,這段話意思就變成“使用司南車,把它放置在地上,其橫杆指向南方”。

簡而言之,中國人早已發明了指南工具,但究竟什麼造型卻無從得知,更無法確定司南是不是“天然磁石打磨成勺子狀”。

與此同時,學者劉秉正認爲,司南並非指南工具,而是古人根據天文現象判斷南方:“司南之杓”中的“杓”,在古代又指北斗第五、六、七顆星,亦稱“斗柄”;“其柢指南”中的“柢”字,又與“底”字相通,因此司南應解釋爲北斗,當北天的北斗的勺柄指向地面(北方)時,勺底的二星指向南方。

03

司南的唯一一次成功仿製記載,出現在抗日戰爭之後。

抗戰時期,燕京大學考古專業研究生王振鐸,一直堅持考古與復原古文物的工作,第一個重要成果是復原“張衡地動儀”,之後就開始復原司南。

1945年10月,王振鐸在四川南溪縣李莊鎮,做人工磁體和天然磁石勺型司南,在地盤上指極性準確性的試驗。依據《論衡·是應篇》的記載,王振鐸將司南設計成了一個“勺”型,請玉工磨成了一把天然磁石製成的磁勺。1947年,王振鐸在論文中指出:“琢瓏成司南後,置於地盤上投轉之,而仍賦有較強之磁性,因其仍據有指極性之表現,其杓指南”,即算是成功複製了司南。

不過,王振鐸實驗的“司南”準確指南,除了在論文中出現過之外,卻再也沒有音訊,此後再也沒有出現成功指南的天然磁石司南,後世博物館中的“司南”,都是經人造磁場充磁的鎢鋼(即普通電磁鐵),或經人工用電磁場傳磁的天然磁勺。

簡單的說,除了王振鐸的實驗,至今都未能成功仿製出天然磁石製作的司南,因而“勺子版司南”備受質疑。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歷史博物館確認“司南”模型是個錯誤的概念,九十年代末就不再對公衆展示“司南”了。

司南是否真的存在?史料中是如何記載的? 第3張

不過,雖然“勺子狀司南”不可信,但中國人仍是磁石指南工具的發明者。可以確認的是,最晚在宋朝時期,中國人發明了磁性指南針。

值得一提的是,古籍中的指南車,相傳是由上古黃帝制作,但經過文獻考證和模型製作試驗,都已證明指南車與指南針沒有關係,至少漢代之後的指南車是依靠機械結構,利用齒輪傳動來指明方向的一種簡單機械裝置,實現“車雖回運而手常指南”,而非依靠磁性指南。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