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戰國四大雄主指的是誰?是如何與統一大業失之交臂的?

戰國四大雄主指的是誰?是如何與統一大業失之交臂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四大雄主指的是誰?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戰國,這是一個風起雲涌的大爭之世,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個時代,筆者想引用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名言——“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在那個亂世之中,思想碰撞不斷,無數影響後世千年的學說皆在那個時代誕生、發展,乃至一步一步地完善,但是,與此同時,各國兼併戰爭不斷,天下戰火紛飛,百姓流離失所……

時間來到了戰國中後期,經歷了此前百餘年的戰爭,在戰國七雄之中,已經有部分國傢俱有一統天下的實力或者是潛力,在此基礎之上,七雄之中曾誕生過四位距離統一最近的君王,後世將他們並稱爲“戰國四大雄主”。

我們今天的#歷史小問題#就是,這四位雄主都是如何與統一大業失之交臂的?

01

趙武靈王趙雍:一代俠王,過於看重兒女私情,終被餓死於沙丘宮中

戰國四大雄主指的是誰?是如何與統一大業失之交臂的?

公元前326年,那位曾與燕、楚、魏、齊、秦連年惡戰卻不落下風的趙肅侯去世,年僅十五歲的太子雍即位,是爲趙武靈王。

不久,魏惠王得知趙肅侯死訊,聯合秦、楚、齊、燕四國,派出精銳,打着弔唁趙肅侯的旗號,準備攻打趙國。年輕的趙武靈王在賢臣肥義的輔佐之下,擺出了一副魚死網破的態勢,隨後又聯合宋、韓等國,迫使各國撤兵,化解了這一場亡國危機。

而後,趙武靈王開始勵精圖治,在修魚之戰的慘敗中又痛定思痛,決意開始改革變法,史稱“胡服騎射”,趙國由此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隱隱成爲了北方的新霸主。

在這一過程之中,趙武靈王又如同一位“武林盟主”,兩立昭王——先是在子之之亂中接回了燕國質韓公子姬職,隨後與秦惠文王聯合擁立姬職爲王,是爲燕昭王,而後又在秦武王扛鼎而死,秦國陷入內亂的情況下,又把秦國質燕公子嬴稷給接了過來,隨後威逼秦國,改立公子稷爲王,是爲秦昭襄王。

縱觀趙武靈王的一生,有着雄才大略,同時也彷彿是一位爲天下主持公道的“武林盟主”,極其具有俠士風範,但是,這樣的人,一般都極其看重兒女私情,趙武靈王也不例外,最後甚至因爲在立儲問題上舉棋不定,使得自己的兒子們手足相殘,自己也被活活餓死在沙丘宮中。

02

燕昭王姬職:身負國仇家恨,終生矢志復仇,大仇得報,執君身死

燕昭王姬職,我們在前面已經說到過了,他是在“子之之亂”中,被秦惠文王和趙武靈王一同立爲燕王的。

戰國四大雄主指的是誰?是如何與統一大業失之交臂的? 第2張

在“子之之亂”中,因齊國的干涉,使得燕國幾近滅亡,他的老爹燕王噲、哥哥太子平皆在這場動亂之中喪命。如此一來,對於燕昭王而言,他這一即位,身上便揹負了國破家亡的國仇家恨,從此,燕昭王矢志強燕復仇。

燕昭王即位之後,築造黃金臺、千金買馬骨,等來了一羣天下人傑入燕,在他們的輔佐之下,燕昭王迅速振興燕國,締造了一個燕國的盛世。

就在此時,燕昭王派出的間諜蘇秦一步步地使得齊國樹敵於天下,在這種情況之下,燕昭王登高一呼,秦昭襄王、魏昭王、趙惠文王等人紛紛響應,各國聯合出兵攻打齊國,齊國幾近亡國,燕昭王血海深仇得報。

可就在燕昭王大仇得報之後,彷彿他的宿命就已經完成了,不久便撒手人寰。

03

齊閔王田地:貪婪無度,窮兵黷武,一代邪帝,終慘死於楚將之手

齊閔王田地,在他即位之初,憑藉着祖父齊威王、老爹齊宣王的積累,此時的齊國儼然是天下第一強國,號令一出,列國賓服。在這一基礎之上,齊閔王南征北戰,南敗楚、西敗秦、北擊趙,使得齊國國土迅速擴張。

可是,隨着齊國的愈發強盛,齊閔王也開始變得貪婪無度、好大喜功,最終在蘇秦的誘導之下,窮兵黷武,一步一步地樹敵於天下,尤其是在公元前286年,齊國吞滅了宋國,而後又攻略魏韓之後,齊國將自己的“小弟”也送到了敵對陣營,最終釀成了五國合縱伐齊,齊國國都臨淄都沒能守住。

而齊閔王在逃亡到了齊國五都之一的莒城之後,又因得罪了楚國大軍淖齒,最後被剝皮抽筋,活活折磨致死。

戰國四大雄主指的是誰?是如何與統一大業失之交臂的? 第3張

秦昭襄王嬴稷:囚禁楚王,約齊稱帝,怎一個“狂”字了得

公元前306年,在趙武靈王的強勢干涉之下,公子稷登基即位,是爲秦昭襄王。他即位之初,因未到弱冠之年,加上爲了避免趙國干涉秦國國政,其母秦宣太后便奪走了他手中的權力,直至范雎入秦,秦昭襄王這才完完全全地掌握了秦國的軍政大權。

可就在被母親以及國內四貴的掣肘之下,秦昭襄王都“狂”到了敢誆騙楚懷王,並且將其囚禁至死,而後又與齊閔王一同稱帝,此後更是打得趙、魏、韓、楚等國頭都擡不起來,將祖輩們的霸業推上了頂峯。

可就是因爲秦昭襄王的“狂”,也讓他在邯鄲之戰中,一再犯錯,使得秦國主力損失慘重,國力大損,直到秦昭襄王去世,秦國也沒能從邯鄲之戰的慘敗中恢復過來。

正因爲這四大雄主的各種“失誤”,這才讓秦王政有了“撿漏”的機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