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什麼是歲幣買平安?爲何北宋成功而南宋卻失敗了?

什麼是歲幣買平安?爲何北宋成功而南宋卻失敗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朝的“歲幣買平安”是一項高明的政治策略嗎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檀淵之盟簽訂時,“歲幣買平安”是合適的。

檀淵之盟的背景,是遼宋長達二十餘年的交戰狀態中,宋朝自雍熙北伐慘敗後,由戰略進攻轉向戰略防禦,由戰略防禦走向戰略慘敗,直到景德元年被遼軍深入河北,朝野震動,幾近遷都。而後靠着舉全國能戰之兵,皇帝親征,加上歐氣爆棚弩決了遼帥蕭撻凜,才得以在國土深處打成僵持狀態。

什麼是歲幣買平安?爲何北宋成功而南宋卻失敗了?

這個時候,雖然遼軍無力繼續南下,但宋軍也只能堪堪穩住防線而已。僵持下去的結果便是千里膏腴之地糜爛,舉國精兵空耗財力。由於戰場是在宋境,必然是宋朝承受的損失更大。

很多人都把和談的重點放在三十萬歲幣上。從歲幣上看,遼不勝而勝,宋不敗而敗。

但請注意,此時宋軍有收復失地的能力嗎?並沒有。如果有,那麼和談應該是白溝河之盟而不是檀淵之盟。

因此事實上,是宋朝收復了它本沒有能力收復的土地,及時止損了河北河東千里膏腴之地的戰損,而代價僅僅是30萬歲幣而已。

而如果宋朝能夠長長記性,利用歲幣換來的發展時間,好好整頓河北防務,青唐蓄馬,整練禁軍,不說滅遼,起碼叩關燕京,來一個待遇反轉的燕京之盟還是可以想一下的吧?

但問題就在於,檀淵之盟達成後,尤其是宋遼和平成爲常態之後,河北河東武備非但沒有整頓,反而日益糜爛,兩地駐泊禁軍更是淪爲空賬冊。

另一方面,歲幣對遼國的有效性也是其是否合適的關鍵。

什麼是歲幣買平安?爲何北宋成功而南宋卻失敗了? 第2張

遼國貴族從耶律德光時代開始,就對中原失去了直接統治的興致。中原農耕社會管理成本太高,而且管理模式和草原部族羈縻制完全背馳。因此遼對中原的定位始終就是財源。要麼以條約形式勒索,要麼軍事行動掠奪。兩者的平衡點就在於,條約勒索的收益要接近軍事掠奪的淨利潤。

說白了,景德元年之役遼軍勞師遠征,賠上重臣王族和無數精兵之後,收益太低不能服衆,因此索要了歲幣作爲讓大多數貴族體面退場的臺階。而只要遼貴族們認定宋朝防禦能力不低於景德元年,那麼軍事掠奪的收益就不會比合約勒索的三十萬多多少,從而多數貴族失去了南侵的動力,從根本上確保了和平的長久。

因此,北宋的歲幣並不是問題,北宋的問題也不是歲幣,而是沒利用好歲幣爭取的時間。

但哪怕如此,歲幣也實實在在換取了百餘年的和平。

到了南宋,形勢完全不同了。

金與遼最大的區別就是,金具有了高效吮吸中原物力民力,甚至直接治理中原的能力。

什麼是歲幣買平安?爲何北宋成功而南宋卻失敗了? 第3張

在宋金紹興和議之前,金通過扶持張邦昌建立僞楚,劉豫建立僞齊的形式實現了對中原的間接統治;文化上延續中原慣例開科取士,與南宋爭奪道統;並在軍事上發展傳統的“籤軍”模式,發展了大量的中原僕從軍隊,如李成部、韓常部等,這些僕從軍與南宋一般官軍相持也互有勝負。

而後,隨着僞齊被撤,金朝開始直接統治中原地區。此時的金國與遼國具有本質上的區別,遼國對中原的土地人口是沒有消化能力,沒有慾望的,而金國有着極其旺盛的慾望。遼國想要的只是宋朝的錢,金國想要的卻是宋朝的命。

這種情況下,除了不死不休的消耗戰和穿插其中的短暫停戰外,歲幣除了資敵和麻痹己方之外沒有任何意義。事實上,南宋以跪下稱臣+半壁江山+岳飛等主戰派人頭(閹割主動進攻權)+50萬歲幣的代價,換來的只是二十年的和平。金國對南宋土地的慾望,甚至持續到滅亡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