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在與後金的對戰中,明朝是如何喪失優勢的?

在與後金的對戰中,明朝是如何喪失優勢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明朝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大明對後金優勢的喪失,廣寧失陷後接替熊廷弼出任遼東經略的王在晉看得很明白:東事一壞於清、撫,二壞於開、鐵,三壞於遼、沈,四壞於廣寧。初壞爲危局,再壞爲敗局,三壞爲殘局,至於四壞,則棄全遼而無局。退縮山海,再無可退。

從“一壞”到“四壞”、從“危局”到“無局”,王經略雖然看得很明白,但卻只是粗略點出了大明喪失對後金優勢的幾個關鍵節點。

那麼,我們就需要順着“一壞”到“四壞”,詳細捋一下大明對後金的優勢是如何喪失的。

在與後金的對戰中,明朝是如何喪失優勢的?

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在擁有八旗精兵六萬、基本完成對女真各部的一統後,於赫圖阿拉建立後金。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這事,要是放到成化時期,明軍早就前去犁庭掃穴了,可是,萬曆時期,大明上下對此愣是沒有任何反應,難道還有什麼事比這更重要?

萬曆四十三年,東林黨意圖藉助梃擊案打垮鄭貴妃勢力和齊楚浙三黨。

萬曆四十五年,齊楚浙三黨在丁巳京察中幾乎將朝中的東林黨一掃而空。

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鬥正忙着搞黨爭,誰還有閒工夫去管努爾哈赤建立後金這事。

萬曆四十六年初,齊楚浙三黨因利益分配不均而產生內訌,東林黨見機到處上躥下跳,大明被激烈、混亂的黨爭搞成了一團亂麻。

這種情況下,努爾哈赤於萬曆四十六年四月十三日起兵,連克清河、撫順,遼東門戶洞開,此即爲王在晉所言的“東事一壞”。

萬曆四十七年,內閣首輔方從哲爲了賺取聲望、壓制上躥下跳的東林黨、平息齊楚浙三黨內訌,不顧前線將領杜鬆、劉挺的反對,一再發紅旗(兵部的進兵令牌)催促楊鎬進兵。

面對糧餉不足、天寒地凍、士氣低迷、部隊未完成集結等不利因素,楊鎬只能匆忙令馬林、杜鬆、劉挺、李如柏率四路明軍對赫圖阿拉分進合擊,結果被努爾哈赤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大明吞下了薩爾滸之戰慘敗的惡果

薩爾滸之戰慘敗後,努爾哈赤率軍連克開原、鐵嶺,遼東重鎮瀋陽、遼陽屏障盡失,此即爲王在晉所言的“東事二壞”。

在與後金的對戰中,明朝是如何喪失優勢的? 第2張

天啓元年,東林黨藉助紅丸案、移宮案打垮了齊楚浙三黨,控制了內閣、六部、都察院等要害部門,獨掌朝政。

爲了證明自己比齊楚浙三黨更有能力,東林黨派出水利專家袁應泰接替熟知兵事的楚黨成員熊廷弼出任遼東經略。

平心而論,袁應泰確實是個好官,在水利方面確實做出了突出貢獻,雖然袁應泰也具有剿匪成功、平靖地方的經驗,但把他放到遼東面對梟雄努爾哈赤,就純屬瞎搞了。

戰國時期,秦國如果令水利專家李冰率軍去打長平之戰、令戰神白起去修都江堰,那麼等待秦國的必將是一場大大的災難

同理,東林黨將水利專家袁應泰放到遼東,大明也將會面臨災難。

天啓元年三月,袁應泰接任遼東經略不足半年,遼陽、瀋陽盡失,浙兵、白桿兵盡沒,袁應泰自焚殉國,此即爲王在晉所言的“東事三壞”。

在與後金的對戰中,明朝是如何喪失優勢的? 第3張

袁應泰殉國後,東林黨擋不住壓力,只得從新起用熊廷弼,但是爲了防止遼東軍政大權落入齊楚浙三黨之手,東林黨又派出內閣首輔葉向高的高徒、醫學專家王化貞出任遼東巡撫,並且葉向高還暗中授意遼東文武官吏只能聽從王化貞的號令。

王化貞出任遼東巡撫僅僅八個月,就被早已暗中向後金投降的心腹愛將孫得功給忽悠瘸了,大明在遼東的最後一座重鎮廣寧失陷,此即爲王在晉所言的“東事四壞”。

廣寧失陷後,明軍只能退守狹窄的遼西走廊,大明對後金空有巨大的優勢,卻無法施展,也就是說,大明對後金的優勢伴隨着“一壞”到“四壞”的整個過程徹底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