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竇嬰是歷經三朝的丞相,爲何最終下場卻不好呢?

竇嬰是歷經三朝的丞相,爲何最終下場卻不好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竇嬰是漢武帝時期的丞相,是竇太后的侄子。以外戚的身份登上歷史舞臺,歷經文帝,景帝,武帝三朝,曾參與平定七國之亂。最終在帝國官場的傾軋中被殺。

提起竇嬰,人們對他的死總是議論紛紛,甚至不敢相信他爲何從一朝丞相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這樣的結局讓衆人覺得不可思議。關於他的死,我們就不再過多的贅述了,今天我們來聊聊爲何此人能夠當上丞相。就他的身份而言,他是尊貴的,他是竇太后的親侄子,但要說他混得丞相的位置是依靠自己的身份這一點還是不可信的。自從劉邦建立漢朝以來,凡是坐上丞相位置的都是在開國功臣,只有身上有着功績的人才能成爲丞相。

按理說,丞相也確實輪不到此人來做,不過事情恰好就有這麼巧,不僅遇到了一位賞識他的天子,還遇到了丞相位置空缺的大好機會。當年,這些開國功臣們基本上都死絕了,本來了周亞夫和劉舍當上了丞相,但在後來天上出現了日食現象,就將此兩人罷免了。說來也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

在古代,不像現今這樣科技發達,他們將天上的太陽當做天子,而只要出現了一些異常現象,就認爲是天子的某些行爲觸怒了上天,就會被老百姓將其拉下馬。而我們知道,作爲手握朝中大權的天子自然不願意將手中的權力交出去,就想了一個法子來平息民怨。天子認爲,朝中大事全是丞相在處理,那麼上天出現異象,也就是在表示處理國家大事這個人有問題,引發了上天的怒氣,自然就將丞相推了出去。

所以,從漢朝開始就有了這條約定俗成的規定,只要天上有一些異象,那麼就會罷免丞相的職位,讓他們代替天子受到懲罰。所以,到了漢景帝時期,還真就發生了一次這樣的現象,於是,當時的丞相劉舍就被罷免了,也是件十分可笑愚蠢的事情。

這個位置,自古以來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人人想要得到的,現在位置空了出來,朝中百官開始蠢蠢欲動,都想坐上這個位置。竇太后就向天子推薦自己的侄兒竇嬰。不過,素來聽話的天子卻沒有同意。這裏要說的是,現在的朝中大權掌握在外戚手中,天子幾乎形同於擺設,但在某些方面還是有一些決定權,比如說不同意重用竇嬰就是一個例子。

不管竇太后怎麼勸他,天子就是不鬆口,要說,此人難道和天子有深仇大恨嗎,其實並沒有。相反,竇嬰還數次救下了漢景帝。當年,漢朝的七王之亂,就是此人帶着兵前去平亂的,如果沒有此人的挺身而出,這個朝代早就不復存在了。天子後來還升了他的官職,將他封爲了太子太傅,並且還賞賜了他黃金萬兩。從這裏我們也能夠感覺出來天子是十分看重他的。

後來,竇太后和劉武、竇嬰、漢景帝在一起用餐,當時的竇太后就一個勁的在說,希望讓劉武爲儲君,這是她最愛的兒子。而天子也就順口答應了,其實這只是一句順口話,並不是什麼大事情,誰也不會把這件事當真,然而,竇嬰卻是直接就說道,我不同意,他擔當不起國家的重任。

這句話可就得罪了三人了,竇太后和自己孩子十分憤怒,此人明明是自家人,說出的話卻是一點都不向着自家,加之,能夠坐上天子的位置,一直都是兩母子的心願,現今還不容易天子鬆口了,自己家中的人又跳出來反對,這不明擺着打臉嗎,這使得二人十分不高興。而天子這邊只是順口之話,就引來此人如此的反對,不管自己是不是有心想要立下劉武,但總歸是自己的事情,哪兒輪的上此人在一旁指手畫腳,這是天子最爲忌諱的。

從這裏,我們能夠看出來,竇嬰是一個說話很直,並且沒有太多心機的人。我想也正是這點天子纔不讓他當上丞相的吧,再加上本來朝中局勢就是外戚當權,如果現在再來一個丞相,將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就會更低了,最重要的是,從反對儲君人選這件事情上,就表明了竇嬰並不是一個聽話的好臣子,這樣的人即便是再有能力,不能爲自己所用,也自然不需要將他放在位高權重的位置上。

不過,雖說漢景帝沒有把丞相的位置給他,但這個位置也沒有給其他任何人,直到後來漢武帝時期,武帝看中了此人的忠心,加上朝中早就沒有可用的大臣了,於是,就將他封爲了丞相,自此他的人生算是走到了輝煌的時期。

竇嬰是歷經三朝的丞相,爲何最終下場卻不好呢?

但是,竇嬰最後卻是被判處死刑,死於非命。到底原因何在呢?

竇嬰被判處死刑的直接原因是爲了庇護灌夫而和當朝丞相田蚡發生了激烈衝突。灌夫也是出身豪族,在潁川郡稱霸鄉里。灌夫和田蚡之間因爲瑣事而產生了矛盾,竇嬰和灌夫是摯友,竇嬰試圖彌合灌夫和田蚡之間的矛盾而拉着灌夫前往田蚡家裏喝酒,結果在酒場上灌夫和田蚡之間的矛盾不僅沒有彌合,反而激化。

身爲當朝丞相的田蚡直接下令扣押了灌夫,並且向漢武帝告發灌夫的種種不是。竇嬰看事情是因自己而起的,就試圖去救灌夫。竇嬰在向田蚡求情未果的情況之下,就直接向漢武帝去求情。漢武帝讓竇嬰與田蚡一起在朝堂上進行辯論。在朝廷的辯論之中,雙方都沒有佔到上風,漢武帝本人也非常生氣,責備衆大臣說:“你們平時總是在我的面前說竇嬰和田蚡的長短,如今在朝廷上卻都畏首畏尾如同小馬駒一樣,我真想把你們都殺了!”

朝廷辯論的情形被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知道了,王太后和田蚡是同母異父的姐弟,王太后找到漢武帝,對漢武帝說,我還活着呢,就有人這麼欺負我的弟弟,要是我死了呢?漢武帝看到母親發怒,趕緊對母親解釋一番,說自己之所以沒有立即處分竇嬰,是考慮到朝廷各方面的影響,要不然的話,隨便派個獄吏就能把問題解決了。有了太后的發話,漢武帝很快就明確了自己的態度,果斷地站在田蚡一邊,最終竇嬰和灌夫一起被判處死刑。

竇嬰是歷經三朝的丞相,爲何最終下場卻不好呢? 第2張

那麼到底竇嬰非死不可呢?因爲在灌夫被殺之後,竇嬰很長時間得以安居在自己的家裏,並沒有被判處死刑,但最終卻在那年的最後一天被處斬。我以爲,首先要從漢武帝和竇氏外戚之間的矛盾來說起。漢武帝是漢景帝之子,漢武帝即位的時候,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尚且在世。

竇太后在漢景帝生前就已經廣泛參政,漢景帝去世後,竇太后更是成爲最高的權力所有者,漢武帝也不過是個傀儡而已。也正是因爲這樣,竇太后的侄子竇嬰成爲了漢武帝即位後所任命的第一個丞相。後來,漢武帝和祖母竇太后之間產生了很激烈的權爭,甚至一度太后想廢黜漢武帝。

在這個過程之中,竇嬰一直試圖彌合漢武帝和竇太后之間的矛盾。結果引得竇太后不滿,罷免了竇嬰的丞相之職。但是,要知道,竇嬰畢竟是屬於竇氏集團的骨幹成員。在漢武帝建元五年竇太后去世後,漢武帝開始全面親政,他面臨着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要徹底清除掉竇太后在各個方面的影響,而竇嬰作爲竇氏外戚的骨幹成員本來就受到漢武帝及王太后的猜忌,這次更是給了漢武帝殺他的藉口。

其次,漢武帝親政後,就開始不斷加強中央集權。在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過程中,豪強勢力始終都是漢武帝打擊的重點。灌夫稱霸鄉里,本身就在漢武帝打擊之列。更何況竇嬰本人也廣招賓客,一天到晚門庭若市,當時竇嬰雖然已經退職休養在家,但漢武帝顯然把竇嬰視爲皇權的一個重要威脅。

在這種情況之下,即便是沒有田蚡事件,漢武帝也不會放過竇嬰。事實上,不僅竇嬰,田蚡的所作所爲也不是漢武帝所能容忍的。不過是因爲有王太后在,漢武帝不得不對田蚡有所容忍。但當時,漢武帝已經表示過對田蚡的不滿。後來田蚡去世後,田蚡的一些事情被漢武帝知道了,漢武帝說了句:“武安侯在者,族矣!”要是田蚡還活着的話,恐怕要被滅族的!

也正是因爲竇嬰和田蚡的前車之鑑,後來衛青在當了大將軍之後,堅決不招徠賓客。當時,蘇武的父親蘇建曾經勸衛青,對衛青說:“您作爲大將軍,怎麼能夠沒有賓客呢?古代的名人,戰國四君子都門客數千,您也可以向他們學習。”衛青說:“招徠賓客,那是天子的事情,我一個做臣子的怎麼幹?過去魏其侯、武安侯招徠賓客,到現在天子提到他們還都咬牙切齒的,我怎麼敢呢?”

也正是因爲這些原因,導致了曾經對大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竇嬰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