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一生不爲權勢而折腰的竇嬰,歷經三朝爲何不得善終?

一生不爲權勢而折腰的竇嬰,歷經三朝爲何不得善終?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竇嬰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自古以來,外戚都是連接着朝廷與後宮的橋樑,憑藉着皇恩,他們一躍登上高位。可以說,即使他們平庸至極,但只要安分守己便能過完自己富貴的一生。而竇嬰作爲竇太后的侄子,官至宰相,最後竟落得斬首的下場,這既有竇嬰本人的過錯,也是大勢所趨。

一、忠君之人但情商不夠

劉武是漢景帝的弟弟,也是竇太后最疼愛的小兒子。在一次宴席之中,景帝酒後竟言將皇位傳給樑王劉武。此言一出,景帝便已發現有所不妥,但在座的人不敢輕易接下景帝的話,全場一片寂靜。而竇嬰就成爲了這個打破安靜的人,他向景帝敬酒並說道,父子相傳是高祖所定的約定,怎能傳給弟弟?

一生不爲權勢而折腰的竇嬰,歷經三朝爲何不得善終?

毫無疑問,從竇嬰這句話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忠誠於漢室正統,恪守禮教之人。只是他的這句話卻得罪了漢景帝、竇太后和劉武。於景帝而言,竇嬰確實阻止了此事的繼續發酵,但說話的方式太過於直白,衆人面前沒有絲毫給自己顏面,內心或多或少還是有些不悅。而另一方面,景帝或許是想借醉酒一說,假裝此事從未發生過或只是兄弟之間的戲言,而竇嬰如此明瞭的點出來,就是將這件事放在了明面,放在了國家社稷層面。

於竇太后和劉武而言,竇嬰就是阻礙在劉武登基路上的絆腳石。同姓之人之人本該互幫互助,但竇嬰卻讓竇太后此生最大的願望無法實現。自己的侄子總是比不過自己的兒子,竇太后內心已然升起對竇嬰的厭惡之情,原本和睦的姑侄親情不復存在。

此事過後,無論是竇太后還是漢景帝都對竇嬰心存不滿,竇嬰也自請辭官了。可以說,竇嬰並不懂得妥善處理自己與皇帝的關係,善用自己與竇太后的血緣聯繫。而連自己的親姑母都不留情面,可以想象對待外人是如何的秋風掃落葉,能夠真心留在竇嬰的人能有多少。

二、愛憎分明,驕傲自滿

至武帝登基後,因丞相衛綰病重,丞相之位空缺,竇嬰被任命爲丞相。丞相是百官之首,能夠擔任這個職位的人至少應當能知人善用,懂得傾聽他人的建議,做事沉穩老練,能夠看清局勢。

一生不爲權勢而折腰的竇嬰,歷經三朝爲何不得善終? 第2張

而正如景帝對竇嬰的評價"沾沾自喜耳,難以爲相",竇嬰並不足以勝任丞相一職。竇嬰因喜好儒學,他便大肆推崇儒家學說,甚至以竇氏家族和皇室成員開刀,藉此將儒學推向大衆。過猶不及,激進的行爲很快就引起了這些人的反對。正所謂衆口鑠金,竇氏族人和皇室成員都是距離皇權最近的人,詆譭竇嬰的言語如雪花般傳到竇太后耳中,這就使得竇嬰與竇太后之間的裂痕越來越深。

而在另一方面,竇嬰沒有考慮到現實情況:來自竇太后的阻力。此時,竇太后還在掌權並一直在推崇黃老學說,在既有阻力下竇嬰還一意孤行,那就是自不量力了。誠然,竇嬰的行爲或許得到了漢武帝的默許,但在武帝尚未完全掌權之時,這樣的默許更像是對竇太后底線的試探,而竇嬰就是一個犧牲品。這也就是爲何竇嬰、田蚡都因此革職,但此後兩人卻有着不同際遇的原因了。

三、心理落差下的不平

原本附庸在竇嬰身邊的官員都去依附田蚡了,從前對自己唯命是從的田蚡搖身一變成爲了丞相,而竇嬰卻只是空居列侯之位而無實權。想起之前的風光無限,竇嬰心中難免有些不平,而正是這些不平矇蔽了他的理智。

其實若是竇嬰可以冷靜下來思考自己現實的處境,就會發現此時急流勇退纔是自己最好的選擇。想想從前的韓信、周亞夫,不都是幫助大漢鞏固了江山,因自恃功勞而不得善終。再看看蕭何,懂得暫避鋒芒保全自身,贏得生前身後名。而竇嬰已經歷經三朝了,輔佐過漢文帝和漢景帝,而他又沒有蕭何的智慧,怎能期盼漢武帝對他信任有加?

只是很少有人能剋制住自己的情感,在體會過高高在上的感受後,就很難忍受被人輕視的感覺了。因此,竇嬰將灌夫視爲自己的知己好友,希望通過他來報復那些趨炎附勢之人。可就是爲了這個知己好友,竇嬰纔會丟掉自己的性命。萬事皆有因果,有因便有果,若是竇嬰能夠保持冷靜,就不會生起報復之心,也不會招致後來的禍患。

四、兩大外戚家族的對抗

竇嬰與竇太后之間雖關係不睦,但在衆人眼中他們就是一體的,代表着竇氏家族,兩者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竇太后在時,因其太皇太后的身份,竇氏家族永遠壓在王太后母族身上,竇嬰的身份永遠高於田蚡。而竇太后死後,這種情況就馬上就發生改變了。

人走茶涼,世態炎涼,說的一點都沒錯,文武百官都有着極強的政治觸覺和趨利避害的本能。論親疏遠近,田蚡作爲漢武帝的親舅舅自然比竇嬰親近,何況王太后還在世,田蚡就永遠不會倒臺。論權勢,自竇嬰被竇太后革職回家後便一蹶不振,維護竇嬰體面只是其侯位和竇太后的威勢。而田蚡因王太后的緣故深得武帝寵愛,即使賦閒在家,也能參與政事。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誰都明白,竇太后一死,這世上能夠掣肘武帝的人就沒有了。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同理,一個皇帝容不得兩個外戚家族壯大,必有一個家族會被打壓。在田蚡與竇嬰之間,漢武帝選擇讓田蚡活。因此,竇嬰之死其實就是代表着田家的崛起,代表着屬於漢武帝的時代終於到來。

結語

縱觀竇嬰的一生,他活得有些肆意,做事隨心,從不因爲權勢而折腰,也不曾爲高位而對人低聲下氣,不屑於趨炎附勢迎合皇室之人。正是因爲如此,在武帝掌權之時他落得了一個人首分離的結局,一個滿腹才華之人若是總是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不適合官場上的爾虞我詐,遲早都會被淘汰。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