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鴉片戰爭後,爲何咸豐帝變得自暴自棄了呢?

鴉片戰爭後,爲何咸豐帝變得自暴自棄了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經歷了十個皇帝,咸豐算是比較難受的,畢竟鴉片戰爭中清朝戰敗,咸豐皇帝覺得是奇恥大辱,開始自暴自棄,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清朝皇帝向來以“天朝上國”自詡,將其他國家視爲“藩屬”。可是隨着鴉片戰爭的爆發,“天朝”開始崩潰,不過清朝的皇帝依然閉目塞聽,不願承認這個殘酷的事實,結果引發了更加嚴重的失敗!

鴉片戰爭爆發後,清朝的統治者並沒有徹底覺醒,睜開眼睛來看世界,他們依然沉浸在天朝的迷夢中。1854年,英、法、美等國提出修約,被咸豐帝拒絕。1856年,英法聯軍於是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859年,英法聯軍逼近天津,清朝連忙與其簽訂了《天津條約》。

鴉片戰爭後,爲何咸豐帝變得自暴自棄了呢?

不過咸豐帝對條約的內容非常不滿意,倒不是因爲清朝要割地賠款,而是因爲外國公使要進駐北京。在咸豐帝之前,還沒有一個外國使者要站着覲見清朝的皇帝,作爲天朝的皇帝,咸豐帝絕不允許外國人這麼做,因此他一直想廢掉《天津條約》。1860年,英法聯軍再度向北京進軍。

咸豐帝不在乎割地賠款,他最想要的是維護天朝的體制,因外國公使面遞國書這件事,雙方的和談最終破裂。英法聯軍在八里橋之戰中,將僧格林沁的騎兵擊潰。消息傳到北京,咸豐帝從圓明園出發,直接逃往承德的避暑山莊。英法聯軍進入北京後,將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搶掠一空,然後將其焚燬。

消息傳到熱河行宮,咸豐帝痛心疾首,十分悲傷。圓明園對於清朝皇帝具有特殊意義,自雍正帝開始,清朝皇帝長期住在圓明園,在這裏處理政務,只有重大典禮時纔會回到紫禁城。圓明園對於咸豐帝而言,還有許多美好的回憶,他出生在這裏,在這裏長大,又在這裏繼承皇位,之後在這裏處理朝政。

英法聯軍燒燬圓明園後,清朝還被迫與英法等國簽訂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當恭親王奕訢將條約的內容送到熱河,無可奈何的咸豐帝只能批准。咸豐帝很清楚,自己不僅沒能保住天朝的顏面,還成爲第一個被外國人趕出北京的皇帝,自己的行宮還遭到劫掠焚燬,其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鴉片戰爭後,爲何咸豐帝變得自暴自棄了呢? 第2張

咸豐帝繼位時年僅20歲,風華正茂,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再現“康乾盛世”的局面。結果他在位期間,內憂外患不斷,外有強敵佔據京城,內有太平天國、捻軍擾亂江山。常言道哀莫大於心死,此時的咸豐帝已經30歲了,經過這場打擊,他的精神徹底被擊垮,他開始自暴自棄,整日以醇酒、美女、戲曲來麻醉自己。

1860年10月,恭親王奕訢與英法俄等國簽訂《北京條約》,清政府被迫割地、賠款,承認《天津條約》、《璦琿條約》,失去了大片領土,同時還允許外國在北京設置公使館。至此天朝的顏面徹底掃地。

當時,恭親王一再上書,請皇帝返回京城。可是咸豐帝一拖再拖,一方面他不願面對洋人,另一方面他實在是無顏回京,於是他把國事扔給了恭親王奕訢,自己仍然賴在承德。

而且咸豐的生活習性很怪,整天沉溺於酒色之中,還通宵看戲,性格也是喜怒無常,這顯然完全不符合靜養的條件!咸豐帝明知自己身體虛弱,爲何還這樣放縱自己呢?因爲他想通過這種方式自殺!不少清朝皇室貴族後裔都認爲咸豐帝是自殺的,其中包括著名學者愛新覺羅·啓功。

1861年8月22日凌晨,31歲的咸豐帝死於避暑山莊煙波直爽殿,終於結束了自己苦命且短暫的一生。咸豐帝不是一個昏君,但能力、眼界確實有限,他無法挽救王朝的危機,最終心灰意冷,自暴自棄,走向了自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