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漢武帝爲何“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的目的是什麼?

漢武帝爲何“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的目的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朝董仲舒提出的,並在漢武帝時開始廣泛推行的思想,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秦朝末年以來,天下戰亂不休,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西漢建國之初,經濟凋敝,百廢待興。這時統治者最重要的就是安定民心,集中精力發展生產,促進社會經濟的復甦。在政治上奉行清淨無爲思想的黃老之舉,正好適應此時的社會形勢與政治需要,因此得以蓬勃發展起來。從漢高祖劉邦開始,統治階級一直不遺餘力地推行黃老之學,提倡“無爲而治”的政治思想,儒家學說幾乎沒有立足之地。

儘管西漢政府承襲了秦朝的博士制度,但是當時博士人數有限,而主要職責僅限於皇帝的顧問,在儒家學說的發展和傳授方面幾乎沒有任何作爲。漢惠帝時,廢除“挾書律”,諸子學說慢慢恢復,統治階級在奉行黃老之學的同時,也允許其他學派的發展,儒學遂成爲其中影響力較大的學說。漢景帝末期,儒教學說日益收人重視,並開始出現取代黃老之學的傾向。

當時的西漢政府,除了中央朝廷,還存在着許多同姓諸侯王的封地。這些諸侯王國有相對獨立的人事、財政大權,有的還有自己的軍隊。許多諸侯無視朝廷法令、政策,過着驕奢淫逸的生活,甚至公然起兵反叛朝廷。漢文帝時期的濟北王、淮南王反叛,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就是當時諸侯勢力增長的結果。這種情形下,主張“清淨無爲”的黃老學說顯然已不能適應封建專制、中央集權的需要;相反,儒家的羣臣理論、秩序尊卑等觀念正逐漸深入人心。

漢武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就深受儒家學說的影響,登基後,他便積極實施新政,推行儒家思想。首先,他罷免了黃老信徒衛綰的丞相之位,準備改組“三公”人選。建元元年,漢武帝先後任命竇太皇太后之侄竇嬰爲丞相,王太后同母弟田蚡爲太尉,儒生趙綰爲御史大夫,儒生王臧爲郎中令,成爲自己的近臣。

隨後,漢武帝採用當初賈誼向漢文帝提出的建議,準備建立明堂,“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明堂是中國古代的大型禮制建築,也是帝王宣講政教的地方,凡朝會、祭祀、慶賞等大典皆在此舉行。因此,漢武帝對明堂的修建非常重視,他專程將名儒申公接到長安,直到明堂的建築事宜。

就在漢武帝醉心儒術,躍躍欲試之時,住在東宮的太皇太后卻給他當頭一棒。太皇太后從漢文帝時期就是黃老學說的堅定支持者,她怒斥漢武帝,禁止他的一切尊儒活動。初登大寶的漢武帝羽翼未豐,只好聽從太皇太后的安排,放棄籌建明堂的計劃。同時,趙綰、王臧獲罪,不久於獄中自盡;丞相竇嬰、太尉田蚡皆被免職;申公因病免官,回鄉後沒幾年就病逝了。於是,就這樣,漢武帝的尊儒新政受到挫折,於是他暫時收起光芒,開始韜光養晦。

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太皇太后病逝。王太后寵愛兒子,不願干預朝政。於是,22歲的漢武帝終於告別政治“禁錮期”,開始擁有獨立處理政事的權力,滿腔抱負也終於得以施展。元光元年(前134年),漢武帝正式下詔,召全國各地的有識之士到長安參加策問,徵詢治國方略。就在這個時候,儒生董仲舒向漢武帝獻上一篇《賢良對策》。

漢武帝爲何“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的目的是什麼?

董仲舒是漢代著名思想家、經學家,廣川(今河北景縣)人,精通《公羊春秋》。元光元年(前134年)五月,漢武帝親自召見董仲舒,連問三策。董仲舒也針對漢武帝的問題連問三章,這就是著名的《天人三策》,又稱《賢良對策》,得到漢武帝的賞識。

董仲舒的思想特色,是以儒家學說爲基礎,引入道教的陰陽五行理論,從而形成一套新的思想體系。在這套思想體系中,“天”是一個重要概念,“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董仲舒從“天人感應”的神學思想出發,建立起一套“三綱五常”爲基礎的倫理學。其大意包括:天是萬物的主宰,皇帝是太子,就是天的兒子,因此可以代表天來統治臣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每個人都必須遵守的三綱五常,所有的人,上到諸侯王爺,下至平民百姓,都要服從皇帝的統治。隨後,他又提出“大一統”思想,建議漢武帝統一學術,將不屬於儒家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和孔門學說其餘的各派學說全部從博士官學中廢除。

漢武帝聽到《天人三策》後,大爲興奮。立即頒下一道旨意,把朝廷中那些不學習“五經”的太常博士全部罷免,並禁止朝廷中再有人尊奉黃老學說。與此同時,漢武帝開始廣泛招攬儒生,提拔儒生擔任朝廷要員。平民出身的公孫弘就是這個時候被啓用,最後官至丞相。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理論改變了漢朝統治者的指導思想,由原來崇尚黃老學說的無爲政治,改爲崇尚儒家學說的禮樂文章,開啓漢朝以文治國的先河。朝廷以儒學選士,舉孝廉,薦賢能,爲國家選拔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將儒學作爲官吏的考覈標準之一,鼓勵士子規範操守,形成尊儒好學的風氣。於是儒學之風漸盛,超越百家學說,取得壓倒性優勢,實現重大轉折。

除了在政治上重視儒生,思想上推崇儒學之外,漢武帝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來促進儒學的發展:

一、置五經博士。文景時期,儒學曾設立《詩》、《書》、《春秋》三經博士;建元五年(前136年),漢武帝趁太皇太后病重之際,正式設置《易》、《書》、《詩》、《禮》、《春秋》五經博士。

二、興辦太學,推廣郡學。元朔五年(前124年),漢武帝採用董仲舒的建議,興辦起中國第一個面向普通民衆的官學——太學。辦學的所有具體事務全由當時的丞相公孫弘主持,太學教授聘請儒學博士擔任,課程則以儒家五經爲準。太學的設置首開我國“學而優則仕”的正規入仕途徑,由於適應國家培養官吏的需要,所以發展很快。漢武帝時,太學的五經博士弟子大約五十人左右,到西漢末年,博士的數量已達一萬人。在興辦太學的同時,漢武帝還積極推廣文翁辦學的經驗,“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在我國古代帝王當中,漢武帝是發展教育熱情最高,成績最大的人,他這一些列興教舉措,在中國乃至世界教育發展史上都是劃時代的大事,影響深遠。

三、使用年號。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位使用年號的皇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漢武帝下令,以當年元鼎四年,追改自己登基以後數年爲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個年號時長六年。從此,中國史學家的紀元方式得以確立,這種方法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才被西元紀元法所取代。

四、頒行曆法。漢武帝還是第一位在大一統的國家制度下頒佈曆法的皇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朝廷宣佈修訂禮制和曆法,其重要內容有:該用“太初”歷,“以正月爲歲首”。“太初”意爲宇宙的開端,漢武帝以此命名這部曆法,表達自己“改元更化”的功績。

漢武帝爲何“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的目的是什麼? 第2張

以上這些制度變革都是漢武帝提倡儒術的具體表現,其目的在於通過這些措施將儒家思想滲透到政治、教育、法律以及社會生活的各領中,以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專制統治。漢武帝“罷黜百家”的政策,實際上只是將儒家學說的地位提高,將其定位官方意識形態,但並未禁止其餘各派的學術。漢武帝以後,道、法等各派學者,不僅可以公開教授、治學,還有不少人入朝爲官,成爲國家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