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真相是什麼?治國需要儒家思想嗎?

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真相是什麼?治國需要儒家思想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真相是什麼?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我們初中歷史中就耳熟能詳的內容了,此後的我們在解釋歷朝歷代的興亡更迭時,都會加上一個衡量標準,那就是當朝皇帝是否重視儒家,重視便爲明主賢君,國家也會興旺發達,不重視則爲暴君,國家終將走向滅亡。

這個看似合理的邏輯關係,其實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那就是很多王朝的末年,恰好正是儒家最爲興旺的時候,別的不說,就拿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西漢來說,亡國前正是儒家鼎盛的時候,那位當了皇帝王莽可是徹徹底底的儒家死忠粉。所以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

儒家從一開始就不受待見,因爲不實用

春秋戰國誕生了諸子百家多種學說,孔子的儒家學說只是其中之一,但卻並沒有被哪個大國所接受,這也被後世人看作是孔子一生的悲哀,認爲諸侯各國不識貨,但更爲真實的原因因爲槍桿子裏出政權,孔子那一套並不適合一統天下,而只適合做宣傳,教化老百姓好好聽話。

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真相是什麼?治國需要儒家思想嗎?

春秋戰國真正受重視的是縱橫家、兵家和法家,縱橫家那一套相當於如今的軍事聯盟和戰略伙伴關係,兵家則相當於是國防力量建設,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而法家就相當於如今的依法治國。所以你看,這幾家思想後世幾千年來其實一直在用,只不過這些理論都很低調,從不“叫囂”自己的功勞。

但到是儒家一直以開創千年華夏文明自居,其實頗有些站不住腳。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真實目的,是爲了奪權

再來說漢朝重視儒家,其實這句話並不準確,漢朝官方在前期可是虔誠的道家信徒,文景之治之所以能夠讓國力恢復,與道家的無爲而治有極大關係,正是在這種思想間接刺激到了最早的商貿自由化,促進了漢朝國力的恢復。

公元前141年,漢武帝繼位,但此時他只是傀儡,掌權的是竇太皇太后,也就是電視劇《美人心計》中林心如扮演的竇漪房原型。此時已經是老人家的竇太皇太后是黃老學說的忠實粉絲,連帶着她這一系的官員也都是黃老學說的死忠粉。

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真相是什麼?治國需要儒家思想嗎? 第2張

後來漢武帝想逐漸奪權,但出於孝道不好意思直接懂自己祖母的人,只好打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旗號。實際上經歷了秦滅六國以及楚漢爭霸後,到了漢朝以後百家早就凋零殆盡,唯獨儒家門生多一些,所以這個“罷黜百家”劍指的就是黃老學說,說得再露骨一點,就是漢武帝逼着滿朝大臣站隊,還想做自己祖母死忠粉的請依舊支持黃老,而想要歸順自己的就請站隊儒家。

而在此之前,大儒董仲舒已經提前投靠了漢武帝,並在私下標了忠心,表示即使有官員辭官不敢,我們儒家別的不多就是會讀書寫字,一門心思相當官的人多,他們可以用來填坑。

於是經此一役,漢武帝徹底掌控了漢朝權力,真正的做到了一言九鼎,爲後來的雄圖霸業打下了基礎。

治國到底要不要用儒家?對此漢宣帝看的最透徹

西漢時期不論是崇信黃老,還是獨尊儒術,本質上都是權力蛋糕的重新分配,與老子或孔子壓根沒啥實際關係,這就好比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歐洲14世紀-16世紀),他們打的旗號雖是復古,但本質上搞的是徹頭徹尾的改革。

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真相是什麼?治國需要儒家思想嗎? 第3張

對此漢武帝的曾孫,西漢第十位皇帝漢宣帝(見註釋1)看得很透徹,當他見到自己的兒子(太子)被身邊的儒生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時候,便教訓的說道:

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

這句話就說的很直白了,想要治理一個國家怎麼能光鼓吹仁義道德(那些虛的),弄這些的前提是先要搞好經濟發展和法制建設,只有先務實才可以再務虛,虛實結合的和諧效果才能顯現。

只可惜太子終究當了耳旁風,繼位後大搞務虛,幾乎放棄了經濟發展和法制建設,將漢宣帝留下的好好家業敗了個精光,也爲西漢的衰亡埋下了伏筆。

陰差陽錯被後世王朝效仿,因爲儒生拿着史書大筆

關於孔子還有一個頗爲有趣的故事,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

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爲《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孔子在修訂魯國史書《春秋》時,採用了“筆”和“削”兩種方法。“筆”就是按照自己想法在史書上增加內容,“削”則是將自己不喜歡的地方刪掉。很主觀也很大膽,所以孔子纔會說後世人不論是理解,亦或是吐槽他都會依據這本《春秋》。

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真相是什麼?治國需要儒家思想嗎? 第4張

我們知道,史官記錄歷史最爲重要的便是公正客觀,並且不要帶有自己的主觀色彩,這樣纔會給後人留下一個比較客觀的視角,不至於誤導後人。關於這點在春秋以後其實都很難做到,縱使是史家之絕唱的《史記》也或多或少融入了司馬遷的個人主觀性判斷,比如將西楚霸王項羽放到了只能用於記錄帝王的本紀當中。

所以司馬遷纔會有種十分理解孔子的感覺,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爲人。

不論孔子還是司馬遷,都算得上人中龍鳳了,但後世記錄史書的儒生就有些不那麼嚴格要求自己了,爲了目的而擅自篡改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纔會讓後人產生文章開頭提到的,不信儒家就是暴君,國家就要滅亡的錯覺,頗爲可嘆!

千年過去,儒家成了最後的贏家,不知漢武帝泉下有知會是怎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