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李白和杜甫的真實關係如何?他們之間有哪些詩歌往來?

李白和杜甫的真實關係如何?他們之間有哪些詩歌往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唐朝時期極負盛名的大詩人,後世並稱“李杜”。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李白和杜甫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無論是“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的深情思念,還是“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的牽腸掛肚,無不流露出杜甫對李白真摯的愛與關心。

然而這種關心,李白似乎頗不在意,以至於少有詩歌回贈杜甫,爲此唐朝時就流傳着這樣一個說法:杜甫爲李白贈詩多首,而李白鮮有回詩。就連草根粉絲汪倫也因爲李白的一首《贈汪倫》而名留千古,杜甫卻自始至終未收到李白一首寄情的贈詩。

那麼李白和杜甫之間真的像傳言說的那樣嗎?他們之間的詩歌傳送真的都是杜甫單向輸出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們之間的那些事。

李白和杜甫的真實關係如何?他們之間有哪些詩歌往來?

01 、李白的樂與愁

說起李白,可以說是自李唐後無人不曉。有人說他撐起了盛唐詩壇的半邊天;有人說他是盛唐的國寶級詩人;也有人說他將浪漫主義揮灑到了極致。不管是哪種說法,都一點也不過分,總之李白的詩歌成就就一個字:牛!

然而5歲就能誦六甲,15歲已有詩賦多首的李白,在自己的求仕路上卻也是一路荊棘,星辰暗淡。

李白18歲開始遊歷生涯,25歲正式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期間兩次入長安,皆無功而返,後憑藉自己的才情得到賀知章的幫助,才謀得翰林一職。

任職翰林期間雖得玄宗青睞,但對於李白來說,填詞賦詩並非他的政治理想,他的理想是仗劍四方,建功立業。

所以不能施展抱負的李白終日縱酒以自昏穢,最終,在任職翰林院一年多後被唐玄宗贈金遣還。

李白和杜甫的真實關係如何?他們之間有哪些詩歌往來? 第2張

02、杜甫的傲與卑

杜甫出身京兆杜氏,漢朝時期就有俗諺稱京兆韋氏和京兆杜氏爲“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京兆杜氏不僅出過同時進入文武廟的杜預,更有唐朝名臣杜如晦。據統計,光唐朝宰相中,京兆杜氏就出了十位。

杜甫的爺爺杜審言還是當時的文壇大家。所以杜甫的青年生活很優越。如此家庭背景,加上杜甫自小又聰明好學,這讓杜甫想不驕傲都難。

杜甫曾以“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來誇讚自己的才華。同李白一樣,二十歲的時候,杜甫開啓了自己的遊歷之旅。

幾年後杜甫回鄉參加鄉貢,次年參加進士考試,不料落榜。不得志的杜甫後又遊歷齊趙,直到父親杜閒去世,家庭收入斷續,杜甫不得不返回洛陽築室首陽山下。

閒居的杜甫與賜金放還的李白在洛陽相遇,一時間文人間的惺惺相惜讓兩人一見如故,攜手同遊。

李杜二人暫時忘卻了仕途失意,同遊於樑宋一帶,之後還結識了同道中人高適,三人一起尋仙訪道,直到深秋時節才分別。臨別前杜甫寫下《贈李白》一詩: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爲誰雄。

李白和杜甫的真實關係如何?他們之間有哪些詩歌往來? 第3張

03、分別後的詩歌往來

與李白分別後,杜甫的生活中便多了一件事,那就是想李白。白天想,苦於山水迢迢,不得相見。想得多了,晚上便入夢中,於是有了《夢李白》、《春日憶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韻》等一首首情真意更濃的詩作。

每首詩都是杜甫對李白的牽腸掛肚,每首詩都情意切切,如《夢李白》二首:

其一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葉青,魂返關塞黑。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皎龍得。

其二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侷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然而反觀李白,似乎並沒有過多的迴應,世人多知的一首詩,還逗弄杜甫作詩太苦,這首詩也被稱作《戲贈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爲從前作詩苦。

爲此有很多人打抱不平,爲李白正名,爲杜甫添彩。晚唐詩人段成式就曾說道:“衆言李白唯戲杜考功‘飯顆山頭之句’,成式偶見李白祠亭上宴別杜考功詩”。

但據後人考證,這首宴別杜考功的詩並不是李白寫給杜甫的,因爲杜甫壓根兒就沒有做過考公的官。

後洪邁在他的《容齋隨筆》中又做了統計,在杜甫傳世的詩作之中,寫給李白或者涉及李白的有十四五篇之多,而李白寫給杜甫的詩作也有四篇,不僅僅是《戲贈杜甫》一首。

另外據今天的學者考證,李白寫給杜甫的詩至少有三首,分別是《戲贈李白》、《魯君東石門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其中第三首寫得也是情真意切: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但通過段成式的說法也可以看出來,唐代人多普遍認爲李白只給杜甫回過一首詩,爲此,清人鄭獻甫還專門寫了一首《閱李太白集偶書》:

魯郡東偏路往還,沙丘城畔水潺湲。

少陵太白多相憶,末學唯知飯顆山。

鄭獻甫指出,李白與杜甫兩人詩歌往來頗多,而學識淺薄的人才只知道“飯顆山頭”這首詩。

今天我們再來看李白和杜甫,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故人風采依舊,他們永遠是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的星耀。

所以不管他們之間有多少詩歌往來,都不能改變或動搖他們在文壇的地位和那個時代獨有的浪漫與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