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哪些官員可以告老還鄉?他們的“退休”沒有那麼容易

古代哪些官員可以告老還鄉?他們的“退休”沒有那麼容易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封建帝制的舊時代裏,“衣錦還鄉”的形式是大多數人想要爭取過上好日子的主要念頭。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古代退休制度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當然了,相比於我們現在,古代人的衣錦還鄉就要簡單粗暴得多了,這也是爲什麼,古代的官員們會在“告老辭官”之後“乞骸骨”,帶着自己的妻兒家眷離開京城,回自己的老家過日子。

在古代的官僚體系中,能夠說出“乞骸骨”這三個字的,可不是什麼站在“凌霄寶殿”之外七品八品官員,畢竟對於古代那個等級劃分明確到嚴苛的時代而言,亂說話可是一個要“殺頭”的大罪。

古代哪些官員可以告老還鄉?他們的“退休”沒有那麼容易

在我們現在的電視劇中,“告老還鄉”似乎已經成爲了古代官員常用的“退休”手段。但是正如前文中所說的那樣,真正有資格說出“告老還鄉”這四個字的,只有在朝堂上穿“紅袍紫袍”的一二品“朝廷大員”們。

這些人究竟有多麼厲害想必也就不用做過多的贅述了吧?畢竟這樣的人要是放在我們現代來說的話,那最低也得是部長級別的國家官員,更別說什麼“三公九卿”和“封疆大吏”這樣的高級官員們了。當然了,這樣的人就算是跪在皇帝面前“乞骸骨”,皇帝多半也不會同意。

古代哪些官員可以告老還鄉?他們的“退休”沒有那麼容易 第2張

因爲他們除了在崗位上幹到“殉職”之外,就只剩下“抄家滅族”這一條可以“退休”的路子。

真正能夠在上了年紀之後“退休”的,只有那些個在京城裏是“孤家寡人”的“京官”們。京官這個詞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是通用於所有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當官的人。

尤其是在我們現代古裝電視劇氾濫的時代中,京官的這一層意思就更加明顯了。但是在真正的封建帝制的時代,京官指的就是那些孤身進京當官的讀書人。

古代的用人制度我們差不多也能清楚,年輕的讀書人們要是想“入仕”,那就只有考科舉這麼一條路可以走。通過科舉獲得功名之後,他們唯一能夠進入到“上層社會”圈子裏去的辦法,就是留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當官。

但順利留下來的人註定十不存一,更多的年輕人也只能被委派到各個地方上去當一個縣令級別的“父母官”,否則的話,就只能再繼續向上考,直到成爲“進士”之後,纔有些許可能進入到某位“三公九卿”的眼中,依靠他們在朝堂之上的勢力和派系,慢慢的爬上去。

古代哪些官員可以告老還鄉?他們的“退休”沒有那麼容易 第3張

可這樣的人無一不是歷史上的名人,比如大唐宰相李義府,就是一個出身寒門但是之路爬到了宰相高位的人。不過李義府和其他人不一樣,他是被還沒有當皇帝的唐高宗李治從底層一點一點提拔上來的。而且到了後來武則天當政時期,李義府還成爲了武則天文官圈子裏當之無愧的“大哥大”。

不過李義府的晉升道路畢竟是走了時代變化的大運,而且最後李義府也沒有得到什麼好下場。先是被流放到了巂州,之後又因爲唐高宗“大赦天下”的時候沒有把他算在“名單”裏邊而悲憤至死。

所以才說在古代的時候,能夠提出“退休”且真的能夠順利“退休”的官員們,就只有那些在三品四品的位置上待了幾十年,除了晉升無望之外還年老體衰的官員們。

從科舉入仕開始,再到在一個位置上坐了幾十年之後,這些還不怎麼重要的官員們雖然成爲了皇帝眼中不足輕重的人物,但是對於身處最下層的老百姓們來說,他們的地位還是高得令人難以企及的。

古代哪些官員可以告老還鄉?他們的“退休”沒有那麼容易 第4張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不趁着還能動彈而激流勇退的話,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於是乎,這些在京城裏過了幾十年的三品、四品的京官們,就有了一個主動“退休”的契機,那就是“衣錦還鄉”。

畢竟相比於在“三品四品遍地走,五品六品多如狗”的京城裏面戰戰兢兢地過日子,還不如卸下官職之後回到家鄉當一個頗有名望的富家翁更好。而且在這種官員們辭職的時候,皇帝也會因爲念及他過往曾留下的“情面”而賞賜一筆。

既能回家養老,還能發一筆橫財,這些京官們又何樂而不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