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華陽康簡王朱友堚,揭祕其生平經歷

華陽康簡王朱友堚,揭祕其生平經歷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華陽康簡王朱友堚,揭祕其生平經歷,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襲封不久的明代蜀藩第三代華陽王朱申鍷,被明憲宗朱見深下旨革去郡王冠帶,只許戴民巾閒住。事情的起因在於他和弟弟鎮國將軍朱申䤧兄弟反目,互相誣告。

憲宗的父親明英宗朱祁鎮,當年在南宮發動政變,奪取了弟弟景泰帝朱祁鈺的皇位,甚至朱祁鈺之死,都和朱祁鎮脫不了干係。從憲宗日後恢復叔父帝號的舉動來看,他非常牴觸這樣的手足相殘。因此自己撞到槍口上來的華陽王兄弟,自然成爲了皇帝殺雞儆猴的對象。

說起來朱申鍷和朱申䤧還是一奶同胞的親兄弟,可惜華陽王家族一直都有手足相爭的傳統。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養不教父之過,兄弟二人的悲劇,還要從他們的父親華陽康簡王朱友堚說起。

父王早逝,兄弟相依爲命

朱友堚,生於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華陽王朱悅燿庶長子,生母張氏,出生地四川成都。然而朱友堚在成都沒待上幾年,就在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被他的堂兄蜀王朱友堉派人護送前往湖廣澧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澧縣)。

敕蜀王友堉,令遣人送華陽王家屬赴武岡完聚。其平日隨從之人悉還之,須厚資給,以盡事叔之道。—《明仁宗實錄卷十三》

這裏我們略作解釋,華陽王朱悅燿因爲誣奏侄子蜀王朱友堉

“悖逆、怨誹十數事”

,被仁宗朱高熾召回北京當面質詢。真相大白之後,仁宗認爲朱悅燿和朱友堉之間

“同處必至相傷”

,因此禁止這位華陽王返回成都,將他遠遠地打發去湖廣武岡州。不過仁宗怒氣過後突然意識到武岡州已經有一位親王:岷王在那邊居住,這才緊急派人去通知朱悅燿封國改爲澧州。

華陽康簡王朱友堚,揭祕其生平經歷

痛失蜀王之位

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八月初五日,華陽王朱悅燿去世,享年42歲,賜諡曰悼隱。正當11歲的朱友堚眼巴巴等着襲封華陽王的時候,成都那邊卻在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傳來一個令他精神一振的消息:蜀王朱友壎去世。

朱友壎是前任蜀王朱友堉的弟弟,本來就是以“兄終弟及“的方式進封蜀王。現在他也死後無嗣,新一任蜀王該由誰來承襲?朱友壎去世後,首封蜀王朱椿的長子朱悅燫一脈已經絕嗣,按理應該由次子朱悅燿一脈子孫來襲封蜀王。換句話說,此時尚未襲封華陽王的朱友堚,理論上會成爲下一任蜀王。

然而當初仁宗把華陽王家族打發到澧州,事實上就是剝奪了他們的繼承權。因此朝廷斟酌再三,最終進封朱椿第五子保寧王朱悅(劭+火)爲蜀王(朱椿第三子、第四子均無嗣而卒)。多年之後朱友堚看着五叔在成都吃香的喝辣的,自己家族卻在澧州過着苦哈哈的日子,心中止不住的酸水直冒。

辛巳,華陽王友堚奏:“臣父悼隱王乃蜀獻王次妃金氏所生,爲第二子。叔父保寧王乃獻王宮人所生,爲第五子。今保寧王子孫襲王爵位,享有封國之富。臣在澧州,窘乏殊甚。乞以獻王所遺金帛器物、內使、宮女、官校分賜於臣。”—《明憲宗實錄卷一百十九》

來自宗室的欺壓

正統二年(公元1437年)三月,朝廷冊封朱友堚爲華陽王,其弟朱友壁爲鎮國將軍。此時的朱友堚也不過只有15歲,弟弟朱友壁年紀更小,兄弟二人稱得上是相依爲命。在沒有襲封的時候,朱友堚一年只有三百石的養贍米。而在襲封之後,這位二代華陽王希望能夠享有和先王一樣兩千石的歲祿。但是11歲的當朝皇帝英宗朱祁鎮雖然客氣地稱呼15歲的華陽王爲“叔父”,卻堅持原則,只願意按照嗣封郡王一千石的歲祿撥給。

像華陽王這樣既爲先帝所嫌棄,又被本府親王拋棄的邊緣宗室,自然是誰都敢上去踩一腳,比如封國在荊州的遼王朱貴烚。從輩分來說,遼王是華陽王兄弟的堂叔。可是這位堂叔卻派府中宦官到華陽悼隱王墳園去砍樹。根據《大明律》,擅自砍伐平民墳內樹木都有罪,更何況是宗室郡王墳園。雖然皇帝站出來爲朱友堚撐腰,但是遼府宦官飛揚跋扈的嘴臉,一定給兄弟倆留下了極大的陰影,讓他們知道人善就要被人欺。

壬寅,遼王貴烚遣內使阮奇等擁騎卒,鳴金鼓,往澧州華陽王墓伐取竹果,一歲再至。有奏之者,上詔巡按御史覆實,貽王書令自治奇等罪。且諭都察院曰:“荊去澧踰三百里。遼府歲差內使再至其處,驚擾如是。湖廣三司及巡按御史何得不以聞?其移文責問之。”—《明英宗實錄卷三十四》

母妃薨逝,兄弟反目成仇

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七月,荊州衛指揮使楊昇的妹妹楊氏被冊爲華陽王妃,而常德衛指揮使夏瑄之女夏氏被封爲鎮國將軍夫人。成婚本是好事,標誌着華陽王兄弟長大成人。而欺負上門的遼王在一年前被廢爲庶人,想來再也無人敢再來上門挑釁。

然而很可惜,堡壘往往是從內部被攻破的。正如遙遠的某島國的兩位王子,不也是在各自成婚之後慢慢疏遠,乃至於反目成仇的麼?華陽王兄弟,也是這個套路。正統十年(公元1445年)三月十六日,朱友堚和朱友壁的嫡母:華陽悼隱王妃去世,從此再也無人能夠約束兄弟二人。

當然有人可能會質疑,你憑什麼認爲華陽王兄弟反目是因爲楊氏和夏氏呢?我們還真有證據。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七月,鎮國將軍朱友壁溜出澧州城,千里迢迢上京師告御狀。在朱友壁的口中,朱友堚的罪狀大致有如下幾條:

率領宮人和家丁百餘人擅自出城圍獵,並且五日不歸。

帶着王妃楊氏,小舅子楊旻,甚至楊家家人楊俊等人在外花天酒地,貴賤不分。

在殿宇、牀座中僭越使用龍鳳日月等裝飾圖案

聽信母舅張濟讒言,剋扣軍糧至兩千餘石。

四條罪名,至少三條和華陽王妃楊氏有關。對此朱友堚立刻做出反擊,稱朱友壁不但非法杖死軍丁,還私自接受其岳父夏瑄贈送的弓馬等物,顯然心存不軌。由於三年前發生了“土木堡之變”,此時的皇帝已經由英宗朱祁鎮換成了他的弟弟朱祁鈺。這位景泰皇帝根基未穩,正需要拉攏宗室,因此他只是處置了張濟、楊俊等外圍人士,而對朱友堚兄弟則輕輕放過。

帝曰:“王及鎮國將軍不可《祖訓》,論法本宜究問。念其至親,姑宥不治,但遣敕切戒之。其誘王爲非張濟、楊俊等俱謫充廣西遠衛軍。”—《明英宗實錄卷二百十二·廢帝郕戾王附錄第三十》

這次衝突之後,兄弟二人算是正式撕破了臉。朱友堚利用本府郡王的優勢地位,對弟弟展開了全方面的打擊,逼得朱友壁向景泰帝提出要遷居他地。華陽王府本來就是從成都被趕到澧州,再讓朱友壁遷走成何體統。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明英宗發動南宮政變,重新從弟弟手中奪回了皇位,隨即將當年改爲天順元年。爲了掩蓋自己篡位的非法性,英宗對於籠絡宗室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朱友堚趁機誣陷弟弟

“繡造龍衣、龍轎,屋樑畫龍”

,又稱朱友壁打算用毒藥毒死自己。這位華陽王殿下實在過於心黑手狠了一點,這樣一來是要逼得朝廷賜死朱友壁,氣得英宗直接賜書將其大罵一通。

然而二人的矛盾早已愈結愈深,根本沒有調和的可能性。到了天順六年(公元1462年),朱友堚再次指責弟弟每逢萬壽聖節(皇帝生日)、千秋節(皇太子生日)都不來王府行禮,這是對朝廷不敬。朱友壁則揭發哥哥接了個老和尚來府中誦經坐禪,還派老宮人服侍和尚,這是傷風敗俗。英宗深知朱友堚已是澧州一霸,朱友壁不去王府其實情有可原。因此他特意賜敕書給朱友堚,對其進行了嚴厲的訓斥。

上特敕友堚曰:“王兄弟交惡,以傷骨肉之情。惑於異端,以招嫌疑之謗。急於財利,以失下人之心。皆非保全名爵之道!自今以後宜痛自改悔,循理守法。如或罔知改悔,仍蹈前愆。則祖宗之法具在,朕不敢私。”—《明英宗實錄卷三百三十九》

敕書中的最後一句話非常狠,如果再不識相,那朱友堚華陽王的爵位肯定保不住。此後朱友堚老實了很多,再也沒有欺凌弟弟的記錄出現在史書之中。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十一月初九日,華陽王朱友堚去世,享年51歲,賜諡曰康簡。

結語:

娶妻娶德,這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句至理名言。如果不是楊氏和夏氏從中作祟,朱友堚和朱友壁這一對算得上同患難的兄弟,又何至於鬧到互相誣告的醜態呢?當年朱友壁雖然封了鎮國將軍,但由於尚未成年,朝廷一直不給他應得的一千石歲祿。還是在兄長朱友堚的力請之下,才爲弟弟爭取來每年二百石的收入。

誰又能想到,這樣的一對兄弟,在婚後竟然會反目成仇呢?而且筆者以爲,其中華陽王妃楊氏的責任可能更重一點。本文開頭提到第三代華陽王朱申鍷和親弟弟朱申䤧不和,其中二人的生母楊氏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罷黜朱申鍷的同時,明憲宗也對楊氏進行了斥責。

遣錦衣衛百戶楊綱,會鎮守巡撫等官勘實。命革爵,戴民巾閒住。申䤧妻陳氏妒忌殺人,革其封號。及母妃楊氏亦多罪過,俱降敕切責。—《明憲宗實錄卷一百九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