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歷史上丘處機爲什麼要遠赴西域見成吉思汗?

歷史上丘處機爲什麼要遠赴西域見成吉思汗?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小編帶您走進丘處機赴西域見成吉思汗的故事。

歷史上丘處機爲什麼要遠赴西域見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蒙古的大汗,曾親率蒙古鐵騎,攻伐廝殺橫掃蒙古草原,所向披靡,滿身刻滿了殺戮和征服的印記。丘處機是中原道教全真教的掌門人。兩個人的職業相差十萬八千里,根本就沒有交集可言。

不過,成吉思汗向來有自己的主張,既然他要召見丘處機,也必然有着非常充分的理由,到底是什麼理由呢?在嶗山太清宮三皇殿東西壁,立着兩方石碑,上面刻有成吉思汗“聖諭”,這道“聖諭”正是成吉思汗爲丘處機和他掌管的全真教而頒發的。成吉思汗爲何要對丘處機和全真教頒發“聖諭”呢?這件事首先得從耶律楚材說起。


當年成吉思汗率領幾個兒子以及諸多部下東征西戰,統一了蒙古國,並重用漢學派大臣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希望用自己所掌握的儒學來協助成吉思汗治理天下。但是,成吉思汗從小就生活在一種弱肉強食的環境中,蒙古也是他通過武力統一的,他根本就不曾瞭解過儒學。如果耶律楚材告訴他要有仁愛之心,成吉思汗必定會嗤之以鼻,然後繼續攻城略地,用鮮血來證明唯有依靠武力才能奪取天下的“真理”。

當時的蒙古國中,耶律楚材是唯一的比較受成吉思汗重視的漢學派大臣,他深知一個人的力量太小,於是就想到將丘處機介紹給成吉思汗,讓他先了解一下道教,有了道教的基礎,再給成吉思汗講儒學就會方便很多。雖然有耶律楚材的介紹,但我們要知道,成吉思汗可是日理萬機,他怎麼會隨隨便便就召見一個普通人呢?

關鍵是丘處機並不普通,當時的他是全真教的掌門人,不僅精通養生之術,而且由於道教的發展和壯大,他本人在民間也有着非常大的影響力與號召力。我們讓時間倒回到1214年的秋天,那一年丘處機爲金國辦了一件大事。時年山東大亂,楊安兒等人起義反金,金宣宗多次率軍討伐,均無功而返,只好請來丘處機對亂民進行安撫。

據說“所至皆投戈拜命,二州(登州、寧海)遂定”。從此丘處機名聲大噪,南宋、蒙古和金國的統治者也因此見識了丘處機和全真道的號召力。而成吉思汗之所以聽取了耶律楚材的意見,同意召見丘處機,也是出於這麼一個政治因素。

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五月,使臣劉仲祿帶着成吉思汗的《召丘神仙手詔》,從阿富汗北疆阿姆河畔西征軍營出發,歷時七個多月到達山東萊州,“召請”丘處機,丘處機接到詔書時已經是當年的十二月,他不顧73歲的高齡,帶領18個弟子,於次年的正月欣然前往蒙古,歷盡各種艱辛,他終於在元太祖十七年(1222年)四月初五到達成吉思汗駐地,見到了成吉思汗。

雖然耶律楚材囑咐丘處機要多用養生術來吸引成吉思汗,但是此次會面,史料上記載,他們談得最多的還是治國之術。此次談話中,丘處機爲成吉思汗治理山東、河北獻出一條計策:“山東、河北,天下美地,多出良禾美蔬,魚鹽絲帛,以給四方之用。自古得之者爲大,所以歷代有國者惟重此地耳。

今盡爲陛下所有,奈何兵火相繼,流散未集,宜選清幹官爲之撫治,量免三年賦役,使君國足金帛之用,黔黎復甦息之安。一舉而兩得,斯乃開創之良策也……”穩住了山東與河北,那麼將來再攻打金國和南宋就會容易得多,如此高招,成吉思汗沒有理由不採納。或許到此時,他才真正的從心裏感謝耶律楚材爲自己推薦了一位良才。

丘處機在蒙古一待就是近兩年的時間,之後便東歸,走了一年的時間到達燕京。抵達後,蒙古貴族都爭相與其交往,而丘處機也應達官貴人們的請求,住進了白雲觀。丘處機與成吉思汗待在一起的兩年時間中,他們到底討論了些什麼,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從成吉思汗給丘處機開出的待遇來看,他還是非常賞識丘處機的——他不但授予丘處機虎頭金牌和璽書,還頒下“聖諭”,命其掌管天下道教,詔免道門賦役。丘處機用道教的道德之心打動了成吉思汗,用道教的世界觀去影響成吉思汗,將成吉思汗引入了中原文化的大門,也爲後來耶律楚材開展尊儒崇佛之事打開了方便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