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奧托·馮·俾斯麥歷史 奧托·馮·俾斯麥歷史百科

奧托·馮·俾斯麥歷史 奧托·馮·俾斯麥歷史百科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奧托·馮·俾斯麥,德意志帝國首任宰相,人稱“鐵血宰相”,又叫做德國的建築師、德國的領航員,全稱叫做奧托·愛德華·利奧波德·馮·俾斯麥,生卒時間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

19世紀德國統一的最大功臣,世所公認,非俾斯麥莫屬。1862年9月末,俾斯麥被任命爲普魯士王國的首相兼外交大臣。雖然普魯士已崛起多時,逐漸統一德國,但距最後統一,仍有想當距離。最大的困難在於,德意志的一些小邦國分別在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的控制、影響下,要統一德國,必然要與這些國家發生激烈衝突、甚至戰爭。俾斯麥上任一年半後,就發動了“普丹戰爭”(1864年2月-1864年10月);普丹戰爭結束不到兩年,他就發動了“普奧戰爭”(1866年6月-1866年8月);普奧戰爭結束剛剛四年,他又發動了“普法戰爭”(1870年7月-1871年3月)。這三場戰爭一次比一次規模大,對手一個比一個強。通過這三場對外之戰,普魯士最終統一了德國。

奧托·馮·俾斯麥歷史 奧托·馮·俾斯麥歷史百科

  俾斯麥(坐者)在凡爾賽宮

俾斯麥上臺時在議會的演講中公開聲稱只有“鐵與血”才能解決問題,對內實行專制,對外連續發動三次戰爭,對內對外盡顯其“鐵血本質”,被稱爲“鐵血宰相”。但“鐵血”掩蓋了他的另一面,他並非是位只知一味強硬、敢於向強敵開戰的莽夫,而是個精於外交手段、對國際大勢、地緣政治有準備判斷的外交家。這三次戰爭,除了顯示其軍事才能外,更顯示其外交的純熟老練。

化敵爲友:尋求與敵人的共同利益

丹麥作爲德意志的北鄰, 德國人居住的荷爾斯泰因公國和石勒蘇益格公國長期以來從屬於丹麥國王,幾世紀前就有條約中規定這兩個公國永遠不許分開,它們始終與丹麥組成一個共主邦聯。丹麥國王同時也是石勒蘇益格公國和荷爾斯泰因公國的公爵,但是它們不願與丹麥合併,都有自己的議會和行政機構。石勒蘇益格同丹麥的關係比較密切,它的南部居民是德意志人而親德,北部居民是丹麥人而親丹麥;荷爾斯泰因的居民基本上都是德意志人,按維也納會議規定,它又是德意志邦聯的成員。1863年,就在俾斯麥就任首相第二年,丹麥新國王即位,頒佈新憲法,乾脆將這兩個公國完全吞併,引起了德意志民族主義者的強烈抗議。普丹之間,必有一戰。

德國統一的最大障礙或曰對手是奧地利。古老的神聖羅馬帝國曾在歐洲存在800多年,是德意志民族的一個鬆散聯合體,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長期是德意志的領導者。隨着普魯士的興起,開始了與奧地利爭奪德意志領導權的爭鬥。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德意志邦國被併入組織鬆散的德意志邦聯,仍由奧地利領導。要統一德國,普魯士必須與奧爭霸,成爲德意志的領導者,才能最後統一德國。普奧之間,必有一戰。

德意志的巴伐利亞、巴登、維爾騰堡和黑森達姆斯塔德等西南四邦緊鄰法國,法國一直不願德國統一、強大。尤其是此時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夢想恢復其伯父拿破崙一世的輝煌,重建帝國,對德意志西南四邦的操縱與控制更加嚴厲。要統一德國,必須收回西南四邦。普法之間,必有一戰。

這三個鄰國,都是德國統一繞不過去的門檻,都只能用戰爭才能最後解決問題,實現統一。但俾斯麥絕非逞匹夫之勇的魯莽之輩,決不會同時“三面出擊”,到處樹敵,與周邊諸國關係全都同時劍拔弩張。相反,他認真分析歐洲形勢,決定利用諸大國間矛盾,充分施展外交手段,孤立敵人,各個擊破,最終達到目的。

經過認真分析、權衡,他選擇丹麥作爲首打對象,因爲丹麥違約吞併荷爾斯泰因公國和石勒蘇益格公國在先,爲他提供了進攻丹麥的“合理性”,其他國家雖然反對,但不便干預。況且,“解放”這兩個邦國,對歐洲政治版圖沒有過大影響,其他國家也沒有必要干預。再說,克里米亞戰爭嚴重削弱俄羅斯國力,而法國則不再支持丹麥對該兩地的利益,以換取其在其他地區的收益,唯一公開表態支持丹麥的是英國。俄、法、英,影響歐洲三大國中有兩個不支持丹麥,而且英國也只是口頭支持,肯定不會干預。唯一需要擔心、考慮的是奧地利。奧地利一直想維持自己在德意志世界的領導權,事實上是普魯士最重要的敵人,而且丹麥吞併的此兩邦與奧地利利益攸關。普魯士要進攻丹麥,必須過奧地利這一“關”。

俾斯麥的過人之處、也是最能反映他外交謀略與手腕的,是能根據需要,找到與敵人的“共同利益”,將敵人化爲盟友。既然此兩邦與奧地利利益攸關,俾斯麥就通過具體外交談判、磋商,讓利與奧,說服奧地利最後同意與普魯士一同向丹麥開戰,二者平分戰利品,普魯士佔領石勒蘇益格,奧地利佔領荷爾斯泰因。1864年2月,普、奧向丹麥開戰,丹麥戰敗。同年10月,簽訂和約,丹麥放棄這兩個公國,分別爲普、奧佔領。

“利害”與“是非”雙重功效

對丹麥戰爭勝利後,俾斯麥立即開始策劃對奧地利的戰爭,要將奧趕出德意志邦聯,實現以普魯士爲首的德國統一。在聯合對丹麥戰爭中,普魯士摸清了奧地利軍隊的底細,爲日後擊敗奧地利提供了條件。同時,關係緊密的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分屬普、奧,成爲兩國不斷摩擦的根源,爲普魯士的軍事行動提供了藉口。

俾斯麥認識到,此時的國際形勢對普魯士有利。俄國在1853-1856年與奧斯曼帝國、英國、法國和撒丁王國的克里米亞戰爭中元氣大傷,被迫簽訂巴黎和約,和約規定“黑海中立化”,實際剝奪了俄國在黑海保有艦隊的權利,並且必須拆除黑海沿岸的要塞,大大削弱俄國在歐洲的實力。在克里米亞戰爭中,俄國原以爲會得到奧地利的支持,但奧地利害怕俄國勢力擴張並未支持俄國,反而與英、法同盟,戰後奧、俄兩國在巴爾幹的矛盾加劇,所以俄國支持奧地利的可能性不大。爲了確保俄國不支持奧地利,俾斯麥還對俄表示願意協助俄國取消有關“黑海中立”有關條款。英國一直與法國爭奪歐洲霸權,深恐法國強大,獨霸歐洲,因此反希望普魯士能強大到牽制法國,也不會支持奧地利。最可能支持奧地利的是法國,俾斯麥與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會晤,含糊其辭地表示普魯士會默認法國吞併盧森堡及萊茵河地區,換取法國在普、奧戰爭中的中立。意大利經過兩次獨立戰爭,已基本統一,但威尼斯仍在奧地利統治之下,意大利當然一直想奪回威尼斯。這個“天然”盟友,俾斯麥當然不會放過,1866年4月與奧地利訂立攻守同盟。同盟規定如果普魯士向奧宣戰,意大利也必須同時向奧宣戰,打敗奧地利後,將威尼斯歸還意大利,在威尼斯未歸還意大利之前,不得與奧地利議和。

在對奧地利作戰前,俾斯麥做了最周詳的外交活動,保證了戰爭中有利與己的外部環境。

荷爾斯泰因併入奧地利後,與普魯士摩擦不斷,越來越激烈。1866年6月,普魯士軍隊進入荷爾斯泰因,挑起普奧戰爭,意大利依約同時向奧地利宣戰。

更難得的是,對普奧戰爭,在德意志的社會輿論也站在普魯士一邊。在戰前兩個月,即1866年4月,俾斯麥提出實行普選,在普選的基礎上召開全德議會的主張。此舉不僅使奧地利大爲不滿,而且引起不少邦國掌權者的不安,紛紛投向奧地利,如薩克森、漢諾威、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黑森一加塞爾、黑森一達姆施塔德和德意志邦聯的其他成員國站在奧地利一方。梅倫堡、奧爾登堡和北德意志的其他各邦,以及漢堡、不來梅和呂貝克3個自由市站在普魯士一方。

奧托·馮·俾斯麥歷史 奧托·馮·俾斯麥歷史百科 第2張

  俾斯麥畫像

但是,德意志諸邦的社會輿論、各社會階層普遍支持普魯士。1866年大選,獲得普遍肯定。此時的德意志工人運動的蓬勃展開,社會民主黨已是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馬克思、恩格斯影響很大。社會民主黨對普奧戰爭的基本態度是:工人黨只能把力量放在使困難的政治形勢迫使普魯士政府對工人階級所做的讓步成爲真正的成就方面,要求普選權、落實普選權,把它看作是人民不可缺少的當然權利。在普奧戰爭中,工人黨既不能熱衷於普魯士專制主義,也不能熱衷於奧地利的愚化政策,但現實是普奧戰爭只能在二者之間作選擇,那麼就希望、並且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普魯士軍隊取得勝利,而不是奧地利軍隊取得勝利,是普魯士俾斯麥率領的軍隊取得勝利,而不是奧地利貝奈德克將軍率領的軍隊取得勝利。論證德國的自由派分子,尤其是工人階級一定爲普魯士勝過維也納,而不爲奧地利勝過柏林而感到高興。因爲當問題已經這樣擺着的時侯,普魯士得勝比奧地利得勝要好一些。

哈布斯堡的勝利會給工人帶來什麼呢?沒有任何新東西,工人階級也知道,普魯士不會給自己帶來很多好東西,可是這裏還有改善的希望,德國的一切民主主義分子現在正應該爲實現這種希望進行宣傳鼓動。直到三十年後,恩格斯在1895年3月發表的著名的《卡·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一書導言》一文中,仍多次肯定了俾斯麥1866年普選的意義:“在1866年,他舉行了他的政變,即對德意志聯邦和奧地利,並對那跟政府發生衝突的普魯士議會,實行了一個自上而下的革命。”“由於德國工人善於利用1866年實行的普選權,黨的驚人的成長就以無可爭辯的數字展現在全世界面前:社會民主黨所得的選票在1871年爲102000,1874年爲352000,1877年爲493000。”“當俾斯麥不得不實施普選權作爲使人民羣衆對他的計劃發生興趣的唯一手段時,我們的工人立刻就很認真地對待了這件事情,把奧古斯特·倍倍爾選進了第一屆制憲帝國國會。從此以後,他們就一直這樣使用選舉權,以致使他們自己得到了巨大的利益,併成了世界各國工人效法的模範。”當時最激進、最革命、反對俾斯麥最堅決的政黨和政治力量都這樣評價、看待俾斯麥的普選政策和普奧戰爭,其他較爲溫和的政黨、政治力量、社會階層,如也曾反對俾斯麥的資產階級現在則對其讚賞有加,由反對轉爲支持。

普奧戰爭中,俾斯麥以“利害”獲得了外部功利層面的外交成功,又以“是非”獲得了內部各階層價值層面的支持。

戰爭爆發後,奧地利被迫與北邊的普魯士和南方的意大利兩線作戰,很快就潰不成軍,普魯士大軍直指奧京維也納。危急之中,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向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緊急求助,請他出面調停。拿破崙三世也怕普魯士佔領奧地利後勢力太大,立即出面調解。此時普軍輕而易舉便可攻佔維也納,普王威廉一世和那些帶兵打仗的將領們自然都想乘勝前進,一舉破城,但俾斯麥卻國排衆議,堅決主張不破維城,就此停戰締約。威廉一世開始不接受他的意見,俾斯麥堅持己見,甚至以辭職相挾。在他的堅持和勸說下,威廉一世終於同意立即停火談判。1866年8月23日,普、奧雙方在布拉格正式簽訂和約,規定德意奧地利完全退出德意志邦聯,舊邦聯宣告解體;奧地利承認普魯士建立北德意志聯邦;奧地利把它對石勒蘇益格一荷爾斯泰因的管理權全部讓給普魯士;同時,奧地利還把威尼斯割讓給意大利。經過這次戰爭,普魯士基本統一了德意志。俾斯麥後來在回憶錄中解釋了他爲什麼不同意攻佔維也納、爲什麼同意立即停火:“普魯士軍隊以戰勝者的姿態進入敵國首都,這對我們自己的將士當然是非常愉快的回憶,但對我們的政策並沒有必要:因爲這樣一來,就會像把任何一塊舊有的領土割給我們一樣,使奧地利人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我們完全沒有如此迫切的必要,這隻會使我們以後的相互關係中增加多餘的困難……勝利後的政治指導原則應該不是探究可以從敵人那裏榨取多少東西,而是隻考慮什麼是政治上必要的。”

他的不攻破維也納、立即停火主張當然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但其“政治指導原則”和“政治上必要”卻很明確,就是以普魯士爲首的德國統一,一切的一切,都爲此目的服務。以愛虛榮出名的拿破崙三世親身出面調停,不能不給面子,尤其現在不是與法國翻臉攤牌的時候;攻下維也納佔領全奧,會使法國甚至包括俄國在內的其他大國對普魯士的突然強大感到不安,有可能引起干預;對奧地利打擊過深過重、傷害過大,在必將到來的與法國的戰爭中,想爭取奧地利保持中立非常困難。最重要的是,戰爭此時已達到了最初、也是唯一的目的:實現以普魯士領導的德意志統一。自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德意志統一運動開始萌芽併產生兩種統一思路和方法,一種是在奧地利領導下建立當然包括奧地利這個多民族帝國德意志全境統一,建立“大德意志”;另一種是在普魯士領導下,建立排除奧地利、由普魯士統治的統一,“建立小德意志”。幾十年來,普魯士一直主張、尋求、堅持後一種方案,既然這個目的實際已經達到,就沒有必要繼續打仗,立即停戰就是最明智的主張。

知進知退,見好就收,戰爭完全爲“政治指導原則”和“政治上必要”服務,決不爲顯示赫赫武功的虛榮而乘勝追擊,這一原則將具有政治、戰略遠見的政治家俾斯麥與那些只知一味猛打猛殺的莽撞軍人區別開來。

政治家與赳赳武夫

普奧戰爭將奧地利逐出德意志邦聯,最終確立了普魯士在德意志的統治地位,德意志基本統一,只有西南四邦仍保持獨立地位,距完全統一,僅一步之遙。這最後一步,卻是巨大挑戰。此西南四邦名曰獨立,實際受法國操縱、控制。法國是當時世界實力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國,歐陸第一大國。

普奧戰爭結束後,普魯士與法國關係開始緊張,摩擦糾紛不斷。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非常自負,仍然輕視普魯士,要求普魯士同意法國吞併萊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亞和黑森達姆斯塔德部分領土,作爲法國在普奧戰爭中保持中立的報償。俾斯麥斷然拒絕了拿破崙三世的要求,並把法國的意圖通知了西南四邦,使它們認識到法國的野心,從想依靠法國保持獨立轉而對法國產生強烈戒備心理。俾斯麥利用心理,與它們締結祕密同盟條約,使原來依賴法國者,至少成爲中立者。

戰爭總是需要藉口、理由。相鄰兩個關係緊張摩擦不斷的大國,和平是脆弱的,戰爭則是一觸即發,從不缺乏藉口或理由。1868年西班牙女王伊沙貝拉被推翻,王位虛懸,臨時政府決定尋找適合的繼承人。俾斯麥暗中派人到西班牙,活動收買臨時政府,提議由與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有遠親關係的霍享索倫家族中的利奧波德親王繼任國王。如果俾斯麥的圖謀實現,對法國是巨大威脅,是俾斯麥外交的巨大成功。但1870年6月此消息泄露,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極爲憤怒,向普魯士提出強烈抗議。利奧波德親王在普魯士國王的勸說下表示放棄西班牙王位,但拿破崙三世並不滿足,決不善罷甘休,命令法國駐普魯士大使面見普魯士國王,要他保證永不同意霍享索倫家族成員繼承西班牙王位。

奧托·馮·俾斯麥歷史 奧托·馮·俾斯麥歷史百科 第3張

  俾斯麥

對法國這一要求,普魯士國王溫和婉轉拒絕,並將情況電告俾斯麥。蓄意挑起戰爭的俾斯麥深知拿破崙三世酷好虛名、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特點,認爲有機可乘,在與參謀總長毛奇和陸軍大臣羅恩商量後,非常狡詐地修改了普魯士國王電文,使其帶有侮辱、挑釁法國的口吻,然後公之於衆。拿破崙三世果然上當中計,一點就着,怒不可遏,並未經過認真準備就在1870年7月19日向普魯士宣戰,普法戰爭正式爆發。拿破崙三世信心滿滿,在戰爭開始後不久就親上前線,直接指揮,希望能像伯父拿破崙一世那樣戰果輝煌,建功立業。

然而法軍進攻並不順利,很快就被普魯士軍隊擊退。普軍不久就反守爲攻,9月1日至2日,普法進行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色當會戰。9月2日,法皇拿破崙三世率8.3萬官兵向普軍投降。色當慘敗加速了拿破崙三世帝國的崩潰。9月4日,法國宣佈恢復共和國。10月5日,普王威廉一世的大本營遷到距巴黎22公里的凡爾賽,百餘年來這裏都是法國國王的主要居住地和政府所在地。

1871年1月18日,在大獲全勝、進軍巴黎的情況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以勝利者的姿態宣佈德意志帝國成立,自立爲皇帝,標誌德國統一的完成,普法戰爭的“政治指導原則”和“政治上必要”已達目的。

1月26日雙方簽訂關於巴黎投降的條約;1月28日雙方在凡爾賽普軍大本營又簽訂了停戰協定,巴黎要塞大部分炮臺連同火炮和彈藥移交給了德軍,賠款2億法郎;2月26日,草簽凡爾賽和約,在國民議會批准和約草案之前,德軍獲得了將軍隊開進巴黎的權利。最後,5月10日雙方簽訂法蘭克福和約,確認凡爾賽和約草案的基本條款,但條件更加苛刻,賠款從2億法郎增加到50億法郎,還要割讓阿爾薩斯-洛林的部分地區,普法戰爭以法國慘敗正式宣告結束。

這三場完成德國統一的戰爭,每場戰爭的前前後後,俾斯麥都進行了成功的外交活動,沒有成功的外交,這三次戰爭不會如此順利。他的外交思路非常明確,決不同時四面樹敵,必要時,甚至找到與潛在對手、敵人的共同利益,孤立、分化當下要打擊的敵人。他的外交目標是,普魯士的每次“鐵血”行動,都能得到相關多數大國的贊同,至少是中立;這三次戰爭,都實現了這一點。戰爭對他來說,只是一種達到目的的工具、手段,完全爲“政治指導原則”和“政治上必要”服務,沒有必要,決不擴大戰爭。他確實相信“鐵血”的力量,但他並不迷信武力,因爲他是深謀遠慮的政治家,不是窮兵黷武的赳赳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