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解密中:國曆史上爲何很多的農民起義爭皇帝?

解密中:國曆史上爲何很多的農民起義爭皇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公元前37年秦王贏政稱始皇帝到公元1912年最後一個皇帝傅儀在辛亥革命的炮聲中宣佈退位爲止的二千多年中,中國一共有四百多人登基做了皇帝。在這些皇帝中有的是世襲皇帝,如秦二世胡亥等;有的是發動宮廷政變而做的皇帝,如唐太宗李世民等;有的借農民起義之機做的皇帝,如明太祖朱元璋。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自從二千多年前河南陽城僱農出身的帶兵屯長陳勝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以及徐州沛城出身農家的泗水亭長劉邦見過了秦始皇說“大丈夫當如是焉”之後,中國農民好像突然都睡醒了過來,方纔知道,被逼走投無路造反也是有可能成功的。劉邦芒碭山斬蛇起義,先跟着陳勝、吳廣打天下;後又與項羽爭天下,雖然是東征西討,歷盡艱辛,但最後總算登基做了皇上,成就了漢家的四百多年的江山。

解密中:國曆史上爲何很多的農民起義爭皇帝?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河北冀州鉅鹿農民張角率數十萬的黃巾軍起義,喊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驚天口號,興兵反漢。結果在東漢大軍的殘酷地鎮壓下,張角兵敗身亡,黃巾起義也被平息。張角雖然沒當上皇帝,但是他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也沉重地打擊了東漢政權,加速了東漢王朝的滅亡。黃巾將士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成爲激勵歷代農民前赴後繼、奪取政權、爭當皇帝的鼓舞力量。

在這以後,農民起義風起雲涌,此起彼伏,大規模的如隋朝末年河南的瓦崗軍、河北的竇建德和江淮地區的杜伏威的三大農民軍的起義,唐朝的黃巢起義,宋朝的方臘起義,元朝的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明朝末年的李自成起義等等;小規模的農民起義更是多的不可勝數。這些農民起義軍的領導者無一不是把矛頭直指金鑾殿的龍椅,無一不把奪取政權、登上帝位作爲自己奮鬥的最終目標。山東菏澤的黃巢有兩首著名的七絕最能說明問題,一首是《題菊花》:“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爲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另一首是《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兩首七絕氣吞萬里,義薄雲天,生動真實地表現了黃巢誓奪帝位的萬丈雄心。陝西米脂放羊娃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竟發展到百萬之衆,公元1644年攻克了大明王朝的帝都北京,儘管沒有幾天就被吳三桂引來了清兵打出了北京,但李自成畢竟做了一回大順朝的皇帝。

到了清朝,太平天國在南方起義的時候,中國的北方也是遍地烽火,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軍到處都是,稱王稱帝者也是不一而足。不過多數的團伙都是從戲班子搶來戲衣,用唱戲的黃袍和王冠,裝備自己的皇帝,用戲裝的蟒袍玉帶、鎧甲硬靠,裝備文武大臣。然後跟吳三桂一樣,搭個大棚子,就當是皇宮,然後就登基做皇帝。不過,這些草頭皇帝登基之後頭一項急務,是大封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以便儘快享受美女環繞的豔福,到底能不能配齊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就要看這些起義者的實力,一般來說,十幾個、二十幾個總是找得到或者搶得到的。

解密中:國曆史上爲何很多的農民起義爭皇帝? 第2張

在這方面,他們顯然比不上同時代的在南方起義的天王洪秀全。這洪天王一口氣大小老婆就娶了好幾百,害得他總是擺不平她們之間的關係,爭風吃醋鬧得天王府翻了天,往往不得不求助東王楊秀清假裝神靈附體,上帝下凡,爲他處理家務事。雖然如此,洪秀全總是過了一把做皇帝的隱。

在歷來漢人文化圈子裏,至高無上的皇帝無疑是一個核心的文化要素,即便在窮鄉僻壤,即便是蠢夫愚婦,有誰能不知道皇帝呢?自從有了戲曲之後,戲裏總演的是帝王將相。特別在農村,年節農閒,都必須要唱大戲。別的不曉得,誰還不知道做皇帝的高高在上,別人都要衝他磕頭,三呼萬歲。而不論哪一朝的皇帝總是居有皇宮,出有車輦,食有山珍海味,睡有三宮六院。所以,凡是夢想要做皇帝的農民,就必然比照着戲上的葫蘆畫瓢似地操練一番。當然,農民並不滿足於做草頭王或者野皇帝,如果真的奪得了天下,那就得有十分的講究了。當年做過和尚的農家子弟朱元璋登基做皇帝的時候,就是一樣排場的少不得。先是郊天祭地,算是請示過天公地母,承認了他做皇帝的合法性;然後由丞相率領羣臣,跪請朱元璋在皇帝龍椅就坐;然後再由丞相跪進袞冕,爲他穿戴停當,再捧上玉璽,送到他的手中。

朱元璋接過玉璽之後,羣臣立刻拜賀舞蹈,三呼萬歲。這時候整個南京城鼓樂齊鳴,歡聲震天。然後換上皇帝新裝的朱元璋由儀仗導引來到太廟,奉上寶冊,追尊他們朱家四代種田的祖宗爲帝,告祭社稷,然後回到奉天殿,升御座接受百官朝賀。羣臣如儀跪拜,三呼萬歲。朱元璋做了皇帝,從此也就脫離了農民的身份,以後他的十六個子孫便成了世襲皇帝。

不只是亂世農民爭着當皇帝,就是平常之時偷着做皇帝的也不少。明清時期,就有不少宣稱具有無邊法力的民間教派偷偷地過起皇帝的隱。那些教派的教首藉着三腳貓功夫的氣功,再加上一些從儒釋道那裏抄來的、從戲詞裏學來的、然後下編成誰也不懂的咒語,一蒙就能蒙了一羣人。這些人給他上錢上貨,甚至貢獻女人的身體。

解密中:國曆史上爲何很多的農民起義爭皇帝? 第3張

大家夜聚曉散,好不快活。他們中間的某些人,覺得做教首沒有做皇帝過癮,所以往往有利用教徒的對自己的迷信做皇帝的,不敢公開搭棚子,就在自己家的土炕上穿着借來的戲衣“登基”。地方雖然窄了一點,但一樣不耽誤大封羣臣,尤其不耽誤封自己的三宮六院。

甚至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夢想做皇帝的仍大有人在。公元1980年四川大巴山的一個叫朱仕強的農民自稱皇帝,還沒來得及封后封臣,僅七日就被他所在的村的支部書記帶人給滅了。僅僅過了兩年,也就是公元1982年,朱仕強的同鄉,大巴山的兩個農民張清安、廖桂堂在巴中縣建立了中原皇清國。張清安、廖桂堂二人分別爲正、副皇帝,並刻“玉璽”,設“後宮”,分封“丞相,文武百官”,“頒佈《天律森吏》”,打算定都巴中縣,把巴中川劇團大樓當皇宮,對周圍地區還決定要“御駕親征”。結果還沒出師,就被巴中縣公安局給滅了。這些人十分相信那句流傳了很久的俗語“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因此一旦偷着當上了皇帝,享受起來比誰都迫不及待,恨不得一天之內便享盡天下美味和美色。

當然,這些人不能和黃巢、李自成、方臘等人同日而語,與做過皇帝的劉邦、朱元璋等人相比,他們更難能望其項背。而絕大多數的農民起義,更多的是民不聊生之下的被逼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