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李嚴和諸葛亮本是一文一武的搭檔,爲何卻變成了對手?

李嚴和諸葛亮本是一文一武的搭檔,爲何卻變成了對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李嚴被廢黜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時候,並不只有諸葛亮一人。劉備確實對諸葛亮說了如果劉禪不足以輔佐,那就自取帝位的話。可是在安排後事的時候卻暗含玄機,那就是對於諸葛亮來說,是“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而對於李嚴來說,是“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爲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李嚴和諸葛亮本是一文一武的搭檔,爲何卻變成了對手?

我們從這個安排可以看到,劉備對於蜀漢的未來還是有考慮的。雖然他將政務都交給了諸葛亮,但是他將軍事交給了李嚴。在兩人的位置上也做了安排,諸葛亮坐鎮成都,李嚴坐鎮永安。永安位於蜀漢的東線,當時蜀漢和東吳處於戰爭狀態,永安作爲前線的軍事重鎮,位置十分重要。而且李嚴坐鎮永安,和諸葛亮分別配置,這樣李嚴的這部分兵力處於相對獨立狀態,可以對一些意外情況進行處理。

在劉備去世後的一段日子裏,李嚴和諸葛亮的關係還是很融洽的,他們之間也互相欣賞。諸葛亮稱讚李嚴說“部分如流,趨舍罔滯,正方性也。”後來諸葛亮出師漢中北伐,讓李嚴管理後方的軍事事務,移屯江州。

那麼,本來是關係融洽的一文一武的搭檔,爲何過了若干年以後,變成了互相鬥爭的對手呢?這要從李嚴的變化說起。本來諸葛亮和李嚴是一對搭檔,但是,諸葛亮並沒有把李嚴的統內外軍事很看重。他將東線的軍事交給了李嚴,而把其他的權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

這其中就包括軍權。在劉備夷陵之戰失敗後,便命令諸葛亮在成都開設軍營,組建新軍。諸葛亮以北伐曹魏爲己任,這些編練的新軍他自然沒有交給李嚴。不過,從戰鬥力上來說,李嚴的軍隊雖然數量少,但都是劉備留下的老兵,戰鬥力要強於諸葛亮的新兵。

李嚴和諸葛亮本是一文一武的搭檔,爲何卻變成了對手? 第2張

諸葛亮就是靠這支新軍平定了南中,發動了北伐。但是一到戰場上才知道,軍隊的戰鬥力並不是紙面上的數字可以代表的。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街亭之戰的失敗讓諸葛亮認識到了這一點。不過,諸葛亮只能進一步訓練自己的軍隊,以八陣圖來完善軍隊的作戰能力。與此同時,諸葛亮也多方收羅軍隊,在把魏延的軍隊掌握到手中後,他又把目光投向了李嚴。

李嚴雖然坐鎮東線,但是在蜀漢和東吳重新結盟後,東線的軍事壓力已經減輕了。這個時候,諸葛亮就想將李嚴和他的軍隊調往北線。但是,就在這一系列的調動中,諸葛亮感受到了李嚴的牴觸情緒。

李嚴先是不願意調動,在諸葛亮表奏讓李嚴的兒子李豐接替李嚴在江州的職位後,李嚴才率領兩萬人馬到了漢中。在漢中,李嚴爲諸葛亮的北伐軍管理後勤事務。可是由於氣候原因,天氣一直下雨,這使得李嚴無法完成運輸糧草的任務,於是李嚴要求諸葛亮回師。

但是,在諸葛亮回師時,李嚴卻做出了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先是說糧草充足,諸葛亮爲什麼要撤退。後向劉禪報告說諸葛亮是假裝撤退,爲的是引誘敵人作戰。他這樣做,一方面是要推卸自己後勤工作不力的責任,另一方面要栽贓諸葛亮不去與敵人作戰撤退的過失。可這種方法也太小兒科了。諸葛亮把和李嚴來往的書信拿出來,在鐵證如山下,李嚴只得認罪,被削職爲民,安置到臨潼郡。

我們可以看到,李嚴最後的結局是他咎由自取。他誣陷中傷諸葛亮,這是一個很惡劣的事情。他這樣做,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他,那就是利令智昏。那麼,李嚴這樣對待諸葛亮究竟是爲了什麼呢?

李嚴和諸葛亮本是一文一武的搭檔,爲何卻變成了對手? 第3張

其實就是爲了一樣,那就是權力。李嚴在劉備託孤後,一直把自己當作諸葛亮的副手看待。他對手中的兵權看得很重,同時,又想擴充自己的勢力。他在當年和孟達的書信中寫道,“吾與孔明俱受寄託,憂深責重,思得良伴。”在這裏,他明確地表達了希望孟達棄暗投明,做自己的良伴。但是,像孟達這樣兩面三刀的人,能夠做良伴嗎?

李嚴坐鎮江州,處於益州的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上。其實當年劉備讓他統內外軍事,也是爲了維護蜀漢政權的穩定。作爲李嚴,他如果明白劉備的意思,他也應該明白劉備的意思,他的這一支軍隊是不應該調動的。他應該不爲外界所動,一直坐鎮在江州纔對。但是,李嚴由於內心對權力的渴望,忘記了劉備當年安排他的意圖。

在諸葛亮要求調動他和他的軍隊的時候,他和諸葛亮討價還價。先是要求分五郡之地讓他當巴州刺史,後來是諸葛亮讓李嚴的兒子代理他的職位,這次帶兵來到漢中。這一系列的舉動,讓李嚴的內心追求權力的意圖暴露無疑,這埋藏下他取禍的根苗。

李嚴誣陷諸葛亮純粹是權力慾的大爆發。而且他的手段也十分的拙劣。很難想象,李嚴會採取這樣的方式來誣陷諸葛亮。在諸葛亮的鐵證如山面前,李嚴最後理屈詞窮,只有低頭認罪。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的奏章上,幾乎所有蜀漢重要的人物都表態支持諸葛亮。可見李嚴的所作所爲是何等不得人心。

如果從李嚴個人的角度出發,他也許也會有一絲委屈。那就是,既然當年劉備讓自己作爲諸葛亮的副手,統中外軍事。那麼,蜀漢的軍事行動就應該由自己指揮。而且,當東線的威脅基本解除後,自己應該擔負起北伐的指揮重任。而諸葛亮不但總理政務,還連同軍事也包攬了過去,於情於理也有不合適的地方。

但是,李嚴就根本上沒有意識到劉備讓他統中外軍事,坐鎮永安的用意。劉備就是要把這部分軍事力量保存起來,一方面對抗東吳,一方面應對蜀漢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可是,由於李嚴對權力的貪慾,他忘記了劉備的囑託。在他被諸葛亮調往漢中的那一天起,他就失去了立足蜀漢政權的根基。

而他還不覺悟,還要用那樣拙劣的手段陷害諸葛亮。這樣反而讓諸葛亮抓住了把柄,自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幸虧諸葛亮對蜀漢政權忠心耿耿,否則蜀漢出現意外,李嚴就是蜀漢的罪人。因此,李嚴的悲劇,純粹是他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