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明朝爲什麼推行罪囚罰贖制度?有何社會影響?

明朝爲什麼推行罪囚罰贖制度?有何社會影響?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統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明朝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一和鞏固。明初廢丞相、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但同時也爲中後期宦官專政埋下伏筆。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衆所周知,明朝是由出身於最底層的明太祖朱元璋帶領手下建立的最後一個漢人封建王朝,這個王朝留給世人最深刻的印象是開國皇帝起於微末,亡國君主上吊自殺。

而今天主要探究的是明朝的一種制度,這個制度所針對就是罪囚,而且是一種較爲人性化的法律制度,簡單來講就是明朝人在觸犯法律成爲罪囚之後,可以通過罰贖制度所規定的做法來代替牢獄之災,其實歷朝歷代都有這種政策制度,那麼瞭解一下明代罪囚罰贖及其社會經濟影響!

明朝爲什麼推行罪囚罰贖制度?有何社會影響?

明代爲什麼會推行罰贖制度

1,明朝初期確立的殘酷刑罰制度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今天的南京建都,國號大明,前言有提到朱元璋是出身最底層,從小就沒了爸媽,加上自然災害讓朱元璋只能與哥哥各自討生活,因此朱元璋經歷了最苦難的百姓生活。

同時,朱元璋身處元朝末年,官府魚肉百姓到極致,整個社會動盪不安,各地揭竿而起,這些現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元朝政治的腐敗所形成。

所以朱元璋在成立大明王朝之後,爲了避免官員貪污腐敗和百姓作奸犯科,實行極其殘酷的刑罰制度,例如滅族、凌遲、梟首、挑筋去指、剁指斷手、閹割爲奴等刑罰方式,這些刑罰手段基本上是沒有人性可言。

明朝爲什麼推行罪囚罰贖制度?有何社會影響? 第2張

雖然朱元璋確立“酷刑”制度,但是在諸多犯罪人員眼裏就是一種無形的推動器,推着他們不斷地去犯罪,因爲即便犯輕罪也會遭到重罰,既然這樣,那些犯罪的人就會想着自己橫豎都會被重罰,爲何不做得更狠!

因而在明朝皇帝的重典之下,明朝的犯罪率並沒有降低,反而在不斷地增加,但是現實的情況不允許明朝統治者去不斷地重罰或者乾脆不斷的判死刑,若是真這樣幹,最後就是明朝的人口數量會劇減,輕一點後果是明朝完全不夠人數去維持自己王朝的統治和發展。

嚴重的後果就是大家再一次向推翻元朝一樣去推翻明朝,所以明朝統治者考量之後,決定另外一種方式去處罰犯罪人員的罪行,還能幫助明朝發展!

2,社會初定 百廢待興

首先,從整體的局面上來看,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是一個剛剛結束戰火的王朝,因爲元朝末年的戰爭和元朝的半奴隸制度下,失去的人口特別得多,而且全國很多地方都遭到了破壞,社會全面性的發展進入停滯乃至倒退的狀態,因此這個時候的明朝需要進行重建和恢復正軌。

其次,從封建王朝的發展根本,即農業經濟方面來看,更不適合持續性的重典;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雖然存在商品經濟發展,但是最根本的還是農業經濟發展,而農業發展就需要大量的土地資源開發和利用;

明朝爲什麼推行罪囚罰贖制度?有何社會影響? 第3張

但是明朝在朱元璋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各地農業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畢竟朱元璋自己就是農民出身,很多農民都去造反了,乃至動力成爲明朝功勳集團的一分子;

還有一大部分農民都在戰火中失去了生命,活下來的只是小部分;再根據歷史記載,元朝有9000多萬人口,到明朝初期只有5000多萬,這僅僅是官方的數據,至於不清楚“黑戶”有多少,已經沒法去求證了;

但是僅從官方數據就可以看出到明朝初期,總人口差不多減了一半,這樣的情況對農業經濟發展又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所以明朝另一個要務是讓百姓進入農業生產的正軌,慢慢地恢復人口數量。

3,明朝在發展過程中的實際需要

明朝到中後期,國力走向衰弱,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缺錢,加上後期經常遇到戰爭和自然災害,需要投入的金錢讓明朝國庫不堪重負。

而明朝還有一個超級大的“拖油瓶”,即各地藩王,這些藩王啥正經事都不用幹,也不會去幹,只會撈錢,成爲明朝後期缺錢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明朝發展至中後期,逐漸通過罪囚的罰贖制度來獲得利益。

明朝罰贖制度的具體內容

1、用服役代替刑事責任

明朝罰贖制度其實是分開來看的,即“罰”是指罰役,就是明朝政府把犯罪的人員送去需要人的地方做苦力,朝廷是根據罪行輕重給予不同的罰役選擇,並且關於這一點在明朝的律法典中有着明確的規定。

明朝罰役會根據發展情況進行不斷的調整,例如在明朝洪武年間,因爲百廢待興,全國各地需要做城市建設和防禦工程建設以及農業灌溉工程建設,所以在明朝初期罰“力役”是主要方式之一,其實就是安排罪犯去做建築工人,而且在工作時需要戴着鐐銬;

例如在明朝初期,很多地方都有大量的荒地需要開墾,對一般的地方朝廷只要開放政策允許普通百姓開荒即可;但是對一些具有政治意義的地區,明朝統治者就要指定的勞動力。

明朝爲什麼推行罪囚罰贖制度?有何社會影響? 第4張

這時“罪囚”就成爲唯一的派遣對象,像朱元璋的老家鳳陽,被朱元璋定爲中都,在這裏朱元璋圈下大量荒地,由接受罰役的罪囚進行屯田;而發展至永樂朝,京城遷到北京,朱棣就在北京附近進行屯田行動,然後永樂朝之後的罪囚都是在北京附近進行屯田。

同時明朝有規定“流罪三年、死罪五年”,只要服役達到年限,可以恢復良民籍和自由身,再一次成爲一個普通百姓。包括還有全國各地疏浚河道和城牆建設,以及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那北京的紫禁城就是靠大量罪囚罰役來完成任務的。

例如還有把罪囚通過罰役去做鹽場的工作,因爲鹽務非常重要,屬於朝廷專營。又例如到官府做差役、驛站傳役等都是隨着明朝發展的需要而出現的罰役方式。

2,納物贖罪

罰贖制度的“贖”就是納物贖罪,其實就是指罪犯向朝廷交納財物之後進行罪行抵消,這種方式也是一樣看朝廷的決定,即朝廷需要罪犯用什麼財物來交換,罪犯只管聽話照做!

納紙幣,例如在明朝洪武后期,因爲朝廷發行的紙幣過多,出現通貨膨脹,明朝統治者希望通過罪囚納紙幣來保證紙幣的正常流通。

納糧食,這個在明朝叫做納本色,在明朝嘉靖年間以前一直很流行的一種納贖方式。

納銀。這個是因爲明朝中後期把白銀確立爲主要流通貨幣,之前的紙幣基本上退出歷史舞臺,所以朝廷決定以納銀來贖罪。

第四,納紙,就是用來書寫的紙張,因爲明朝上到中央下到地方,各級官府都需要大量的紙張,但是光靠官府自身還不夠,於是出臺納紙贖罪的方式來保證紙張的用量。

明朝爲什麼推行罪囚罰贖制度?有何社會影響? 第5張

罰贖制度對明朝社會經濟的影響

1,爲明朝經濟發展提供有生力量

第一,明朝發展經濟,首先要重建各地被破壞的城市,以及疏浚各種河道,還有恢復建設水利工程等各方面,這些都是需要大量人口來完成,明朝不會學習秦朝或隋朝,不可能強行安排普通老百姓去服勞役,那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利用罪犯!

第二,明朝經濟的根本還是發展小農經濟,而小農經濟就是開墾荒地,其中朝廷的荒地開墾工作就需要大量的人口才能完成,因此罰役的方式給明朝農業發展帶來很大的推動作用。

第三,明朝官營的各類手工業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些有生力量從何處來?還是從罪犯中來!

例如鹽場、例如官府冶煉鐵礦的作坊;明代政府通過讓罪囚從事官營手工業繁重的勞役,不僅解決勞動力問題,還不斷促進明朝經濟發展。

罪犯通過罰役前往邊疆開荒和戍邊,這個不僅幫助邊疆地區開墾荒地和發展經濟,還讓邊疆地區多了很多在邊防抵禦外敵的有生力量。

2,爲明朝的國庫緩解壓力

首先,在明朝中前期,通過納紙幣幫助明朝初期穩定寶鈔的正常流通,穩固貨幣流通,促進經濟平穩發展;

其次,納糧,明朝政府每年的花銷是非常大的,例如發官員俸祿、抗震救災、以及軍隊的需要都是糧食的重要消耗途徑,如果僅僅是靠國庫本身糧食還是不夠,這時罪囚納糧爲明朝政府分擔一部分壓力。

明朝爲什麼推行罪囚罰贖制度?有何社會影響? 第6張

其三,納銀,明朝中後期戰爭不斷,例如倭寇、例如女真等都是消耗大量銀錢的途徑,包括還有對外的賞賜都是在花錢,以及各地藩王每年還要花錢,如果沒有納銀這一項收入來源,明朝的普通老百姓恐怕更早一步揭竿而起!

因此明朝的納贖收入幫助朝廷獲得了非常樂觀的收入,幫助朝廷緩解國庫壓力,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維護了大明王朝的封建統治。

總而言之,明朝的罰贖制度是前面所有朝代中最完善的,明朝通過罰贖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明初以來存在各種恢復重建和農業水平發展的問題;

通過罰贖制度爲明代朝廷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以及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明朝國庫的財政危機。因此,明朝的罰贖制度不僅促進了明朝的經濟社會發展,還維護了大明王朝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