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在三國這個特殊的時代,劉備的"現實主義"有多重要?

在三國這個特殊的時代,劉備的"現實主義"有多重要?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諸葛亮的理想主義和劉備的現實主義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人生理想方面。諸葛亮的人生理想非常堅定而單純,那就是"興復漢室,恢復中原",在三國初期,抱有這種完美主義理想的人比比皆是,比如曹操、孫堅、劉備、袁紹等等,但時過境遷,絕大多數人都放棄了原有理想,畢竟,"識時務者爲俊傑"嘛,但諸葛亮始終"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相比較而言,劉備的人生理想就非常的現實主義了,先是在天下大亂時"欲伸大義於天下",後又在羣雄割據時"願得一立足之地",到後來曹操稱魏王時又急不可待的自立爲"漢中王",最後在曹丕稱帝后更是迅速自封爲蜀漢"昭烈皇帝",可見,劉備的人生目標始終是與時俱進的,始終時建立在最新時勢的基礎之上的。

在三國這個特殊的時代,劉備的"現實主義"有多重要?

第二,用人方面。諸葛亮在用人方面講究理想主義,標準很高,眼裏容不得沙子,考察幹部必須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行,缺一樣也不舒服。所以,他在長沙要堅決殺魏延,所以,他與關張二人始終尿不到一個壺裏去,所以,馬謖成了三國時期因軍令狀而死的唯一的人,所以,劉備死後的蜀漢,人才短缺問題日益突出,"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嘛。而劉備呢,在用人方面則有着海納百川的胸懷,因此,魏延弒主獻城,劉備不殺他而繼續重用他,因此,法正賣主求榮,劉備繼續重用他,並用其計謀拿下漢中,甚至連呂布這樣的小人,劉備都一度給予了極大的包容,正因如此,劉備的隊伍才越來越大,其事業才越來越紅火!

在三國這個特殊的時代,劉備的"現實主義"有多重要? 第2張

第三,用兵方面。諸葛亮的用兵穩字當頭,凡事要依計劃預案行事,行穩致遠,從不弄險,處處透漏着完美主義的影子,本來有可能兩三步趟過去的小河,諸葛亮一定要把橋架起來再走過去。因此,在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斷然否決了魏延的子午谷方案,理由是懼怕冒險,因此,在第四次北伐形勢大好時,諸葛亮因劉禪的一紙詔書便匆匆班師,理由是爲人臣者不能違抗皇帝劉禪的旨意。而劉備呢,在用兵方面,雖缺乏諸葛亮的謹慎細緻,卻常常能發動他人意想不到的特別軍事行動,比如,劉備立足川地後,立即準備攻取漢中,諸葛亮堅決反對,理由是還不足以抗衡曹操,結果劉備偏偏就打了漢中,偏偏還打贏了,比如,劉備稱帝后的第一次用兵,就是果斷伐吳,不光諸葛亮趙雲對此大吃一驚,就連孫權都懵圈了,以至於東吳在戰事前期因準備不足而節節敗退。

總體而言,在三國這個特殊的時代,劉備的"現實主義"是要勝過諸葛亮的"理想主義"的,正因如此,他才能最終成爲雄踞一方的昭烈皇帝。但是,終劉備一生來看,成也"現實主義",敗也"現實主義",正因其始終缺乏諸葛亮那樣的縝密規劃和謹慎作風,在前期面對呂布、曹操時纔會輸的找不到北,在夷陵之戰這樣的國運之戰中才會輸的一塌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