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元代散曲的思想內容可以分爲哪幾個方面?

元代散曲的思想內容可以分爲哪幾個方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散曲,元代稱爲“樂府”或“今樂府”。是韻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員,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元代散曲的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元代散曲作家約200餘人,作品4300多首,其中小令3850餘首,套曲450餘套。由於正統的文學觀念不重視散曲,很少有人蒐集編次成冊,散佚的作品當不在少數。

散曲,元代稱爲“樂府”或“今樂府”。散曲之名最早見之於文獻,是明初朱有燉的《誠齋樂府》,不過該書所說的散曲專指小令,尚不包括套數。明代中葉以後,散曲的範圍逐漸擴大,把套數也包括了進來。

至20世紀初,吳梅、任訥等曲文家的一系列論著問世以後,散曲作爲包容小令和套數的完整的文體概念,最終被確定了下來。

散曲究竟興起於何時,由於缺乏文獻,已難以確考。但它產生於民間的俗謠俚曲則是無疑的。這與詞產生的情形十分相似。

元代散曲的思想內容可以分爲哪幾個方面?

詞本來是合樂的歌辭,由於文人蔘與創作,日益典雅精緻,逐漸向脫離音樂的單純書面文學的方向發展。宋金之際,北方少數民族如契丹、女真、蒙古相繼入據中原,他們帶來的胡曲番樂與漢族地區原有的音樂相結合,孕育出一種新的樂曲。

這樣,逐漸和音樂脫離並且只能適應原有樂曲的詞,在新的詩歌形式——散曲,便應運而生。

明代徐渭在《南詞敘錄》裏曾對由樂曲的變化,導致詞的衰落、“曲”的繁興有過精闢的表述:“今之北曲,蓋遼金北鄙殺伐之音,壯偉狠戾,武夫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爲民間之日用。宋詞既不可被管絃,世人亦遂尚此,上下風靡。”徐渭的這一看法大致是符合實際的。

元代散曲的思想內容,大致可以分爲以下幾個方面:

1、反映了元代社會的黑暗現實,寄託了對人民苦難的同情。如張養浩的《潼關懷古》、張可久的〔醉太平〕小令、張鳴善的《譏時》小令等,都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元代社會中□佞當道、百姓受難的現實。

尤其是睢景臣的《高祖還鄉》,直接衝擊了“至高無上”的君權思想;劉時中的《上高監司》前、後套,更深刻暴露了元代政治經濟制度的腐敗。

2、慨嘆世情險惡,嚮往脫離現實生活,歸隱田園。這一類作品數量衆多,它們反映了元代士人們的身世之感以及他們中普遍存在的消極避世情緒。但其中也有在強烈表達對險惡世情的激憤以後表示不如歸隱的作品,如馬致遠的《秋思》套曲。

元代散曲的思想內容可以分爲哪幾個方面? 第2張

3、歌唱愛情及描寫閨怨。這類散曲數量上不少於歸隱之作。它們一般都寫得想象豐富,語言直白,意境逼真率直,比較明顯地表現出受民間歌謠的影響。

4、寫景。這是元散曲中又一重要題材,而且風格多樣,色彩絢麗。在描寫山河秀色時,不少作品以疏放豪宕的鋪敘,表現出了曲的特有意境。但是和傳統的詩歌相比,和同代的雜劇相比,元散曲的題材顯得比較狹窄,不少作品的思想傾向也比較消極;同時,也有一些格調較低的遊戲、應酬之作。

元末,南戲音樂融入散曲,不少作家採用南北合套的方式,使元代散曲的發展出現了新面貌,嚮明代散曲以南曲爲主的局面,邁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