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淺水原之戰最後是什麼結局?唐朝是如何反敗爲勝的?

淺水原之戰最後是什麼結局?唐朝是如何反敗爲勝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淺水原之戰,發生於唐武德元年六月至十一月,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淺水原之戰是唐朝平定隴右的一次重要戰役,此戰唐軍先敗後勝,最終消滅薛秦,平定了隴右。那麼唐軍是如何消滅薛秦的呢

一,隋末形勢

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在晉陽起兵反隋,一路南下,攻克長安。隨後李淵在長安擁立隋恭帝楊侑爲帝,尊楊廣爲太上皇,控制了關中地區。同時薛舉在金城反隋,自稱西秦霸王,隨後他擊敗隋軍,奪取整個隴右,定都天水,自稱秦帝。

二,唐秦爭鋒

薛舉稱帝后,派兒子薛仁杲率兵東進,企圖奪取長安。薛仁杲吞併反隋的唐弼勢力,勢力更加強大,圍攻扶風。李淵聽聞薛舉逼近,急忙派兒子李世民出兵抵禦。李世民在扶風大敗薛仁杲,成功阻止了西秦的擴張,穩固了李淵勢力對關中的控制。

薛舉聽聞薛仁杲慘敗,擔心李世民乘勝追擊,便想要投降李淵。衛尉卿郝瑗表示反對,認爲劉邦與劉備屢戰屢敗都沒有放棄,最後都取得成功;秦軍只是失敗一次,怎麼能輕易服輸。薛舉聽了大爲讚賞,從此視郝瑗爲首席謀士。

三,第一次淺水原之戰

武德元年(618年),李淵逼隋恭帝楊侑禪讓,建立唐朝。薛舉則採納郝瑗的建議,派人聯絡東突厥與樑師都,共同對付唐朝。東突厥頡利可汗原本同意出兵助薛舉伐唐,後來被唐朝使者宇文歆說服,沒有出兵幫助薛舉。

薛舉派兵進攻高墌城,同時派兵騷擾豳州、岐州。豳州、岐州距長安只有三百里,秦軍此舉嚴重威脅唐朝安全。李淵於是封秦王李世民爲西討元帥、劉文靜爲行軍長史、殷開山爲行軍司馬,命他們率大軍抵禦秦軍。

淺水原之戰最後是什麼結局?唐朝是如何反敗爲勝的?

李世民認爲薛舉孤軍深入,糧草不足,於是命令深溝高壘,堅守不戰。但當時李世民病重,於是把軍務交給劉文靜與殷開山處理。殷開山認爲主帥病重,若敵軍得知一定會輕視大唐,不如在營外擺下大陣,向薛舉炫耀大唐軍威。劉文靜同意,便將李世民的命令置之不理。

唐軍在高墌城西南擺下軍陣,但劉文靜與殷開山輕視薛舉,因此沒有防備。結果薛舉率軍發動突襲,大敗唐軍,拿下高墌城。李世民只得退回長安,劉文靜與殷開山則被李淵降職。

郝瑗勸薛舉乘勝追擊,直取長安,獲得採納。但就在大軍出發前不久,薛舉突然病死,子薛仁杲即位。郝瑗爲薛舉之死悲傷不已,也在不久後病死。薛舉的死使得西秦錯過了一舉攻克長安的機會,給了唐朝以喘息之機。郝瑗的死更使西秦喪失了一位足智多謀的名臣,是西秦的巨大損失。

四,第二次淺水原之戰

薛仁杲爲人殘暴嗜殺,許多西秦大臣都對他十分畏懼,想要投降唐朝,這使得薛仁杲無法穩固西秦內部局勢,爲他在第二次淺水原之戰的慘敗埋下了禍根。李淵一方面派李世民抵禦薛仁杲,一方面同涼王李軌交好,共同對抗薛仁杲。

唐軍兵臨高墌城,薛仁杲因此派大將宗羅睺抵禦。宗羅睺多次向唐軍挑戰,但李世民堅守不戰。衆將都想要出戰迎敵,李世民對他們說:“我軍在不久前慘敗,士氣低落。秦軍則因爲獲勝而輕視我軍,所以應該堅守不戰,等待時機。等到秦軍士氣衰弱而我軍士氣振奮,就可以一戰消滅他們。”衆將聽從,因此堅守兩個多月。

秦軍糧草短缺,於是樑胡郎等人率部降唐。李世民知道西秦內部人心不穩,便派樑實前往淺水原駐紮以吸引秦軍主力。宗羅睺率大軍圍攻樑實,但唐軍據險而守,秦軍數日無法攻克。李世民於是派龐玉出擊,攻打宗羅睺。隨後李世民繞到秦軍側後方出擊,大敗宗羅睺。

淺水原之戰最後是什麼結局?唐朝是如何反敗爲勝的? 第2張

李世民想要乘勝追擊,直取薛仁杲所在的折墌城。竇軌(李世民舅舅)出言反對,認爲折墌城城池堅固,難以攻克,所以應該按兵不動,等待時機。李世民認爲唐軍獲勝,完全可以勢如破竹的拿下折墌城,因此執意進兵,包圍折墌城。

許多西秦將領見大勢已去,紛紛出城投降李世民。薛仁杲本想據城堅守,抵禦唐軍。但是秦軍所部在淺水原慘敗後紛紛逃往各地,李世民又兵臨城下,使得他無法收攏殘部抵禦唐軍。折墌城兵少將寡,將領們又都畏懼李世民而不敢出城迎戰,薛仁杲只得在第二天出城投降。

總的來說淺水原之戰是唐朝與薛秦勢力的重要一戰,第一次交戰時唐軍輕敵,所以慘敗給秦軍。如果薛秦乘勝追擊,會對唐朝造成致命威脅。但薛舉、郝瑗相繼病死,給了唐朝以喘息的時機。第二次交戰時薛秦內部不穩,唐軍則抓住時機,乘勝追擊,給了薛秦致命一擊,平定了隴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