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漢宣帝曾一度想要廢掉劉奭,爲何最終放棄了易儲?

漢宣帝曾一度想要廢掉劉奭,爲何最終放棄了易儲?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詢,即漢宣帝,原名劉病已,字次卿,西漢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8年1月10日在位),漢武帝劉徹曾孫,戾太子劉據之孫,史皇孫劉進之子,開創了“孝宣之治”。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衆所周知,西漢的衰落,正是從漢元帝劉奭在位期間開始的,而早在劉奭還是太子時,其父漢宣帝劉詢便曾評價道,“亂我家者,太子也!”爲此,漢宣帝曾一度想要廢掉劉奭,改立淮陽王劉欽爲太子。那麼,作爲一手締造了“孝宣之治”的漢宣帝,爲何最終又放棄了易儲呢?

漢宣帝曾一度想要廢掉劉奭,爲何最終放棄了易儲?

漢宣帝對兒子的不認同,更多出自於治國理念差異

雖然漢武帝時期“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但漢武帝治國實際上並沒有全盤推行儒家思想,而是採取了“外儒內法”的治國理念,推行“王道”與”霸道”雜之的治國思想,這種治國方略一直貫穿了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時期。

雖然作爲統治者的漢武帝並未全面推行儒家思想,但受“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影響,再加上儒家思想有利於鞏固統治,因而深受統治者的鼓勵,導致自漢武帝以後,儒學得到迅速發展,並很快形成了一家獨大的局面。

漢武帝時期,由於西漢與匈奴連年征戰,導致國力損耗極爲嚴重,到漢武帝晚年甚至已經出現了統治危機。於是,不少以“替蒼生立命”的儒生,開始大肆抨擊漢武帝時期的治國策略,要求國家推行仁政。

因“巫蠱之禍”而長於民間的漢宣帝,卻是自幼見慣了民間疾苦,與那些儒家學者不同的是,他卻是對漢武帝的治國方略極爲認同,親政以後不僅替漢武帝進行了正名,且同樣採取了“外儒內法”、“王道”與”霸道”雜之的治國方略。

劉奭作爲漢宣帝與皇后許平君的長子,早在地節三年(前67年)便被立爲了太子,並派飽學之士予以教導。然而,由於當時儒家思想已經成爲主流,負責教導劉奭的皆爲儒學大家,結果導致劉奭從八歲被立爲太子開始,便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漢書·元帝紀》便稱其“柔仁好儒”,而這顯然與漢宣帝的治國理念發生了衝突。

漢宣帝曾一度想要廢掉劉奭,爲何最終放棄了易儲? 第2張

劉奭眼見父親重用法家人物,動輒以刑罰懲治下屬,尤其是大臣楊惲、蓋寬饒等因爲“刺譏辭語”便被處死,與自己一直以來接受的教育截然相反,便跑去勸諫,“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劉奭本是好心勸諫,然漢宣帝聽後卻是臉色一變,說道,“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說罷,見太子劉奭並不認同自己的說法,漢宣帝這才長嘆一說,說道,“亂我家者,太子也!”

如上所述,漢宣帝的確曾對太子劉奭較爲不滿,然而這種不滿卻並非太子劉奭有什麼大的過失,更多源於兩人治國理念的不同。至於“亂我家者,太子也”這句話,看上去則更像是漢宣帝一怒說出的氣話。

易儲並非想象中那麼容易,諸多原因導致漢宣帝放棄易儲

鑑於太子與自己在治國理念上的差異,漢宣帝實際上的確產生過易儲之心,並因此選定了淮陽王劉欽,原因便是劉欽“明察好法”。然而,儲君乃是“國之根本”,易儲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最終導致漢宣帝沒能易儲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幾點。

漢宣帝曾一度想要廢掉劉奭,爲何最終放棄了易儲? 第3張

1、不忍背棄原配許平君。前文說過,由於漢武帝晚年“巫蠱之禍”的原因,漢宣帝劉詢自幼流落民間,受盡了民間疾苦,而其原配許平君正是其在民間所娶,因此兩人之間的感情極深,這也是漢宣帝即位之後,不顧權臣霍光反對,執意立許平君爲後的原因。

可惜的是,許平君只做了兩年皇后,便在懷孕期間被霍光妻子霍顯毒殺,並被迫立霍光之女霍成君爲後,因此漢宣帝對於劉奭母子是懷有一定愧疚之心的。也正因此,在霍光去世次年,劉詢便將許平君之子劉奭立爲了太子。

然而,霍成君憑藉孃家的權勢,不僅獨寵於後宮,更是多次試圖謀害太子,幸有漢宣帝的保護劉奭才倖免於難,直到霍家倒臺之後,漢宣帝纔在後宮挑選了素來謹慎且無子的王婕妤,將其立爲皇后,由其撫養太子劉奭。

正如《漢書·元帝紀》中所載,“以少依許氏,俱從微起,故終不背焉”。從情感方面來講,無論是出於對許平君的感情,還是出於對劉奭母子的愧疚,漢宣帝對劉奭都很難升起廢立之心。

漢宣帝曾一度想要廢掉劉奭,爲何最終放棄了易儲? 第4張

2、太子無過沒有理由廢黜。漢宣帝劉詢畢竟不是無道昏君,在是否改立太子這種大事上,他雖然會受情感方面的因素影響,但如果劉奭真的不堪造就,那麼漢宣帝必然也會將其廢黜。可是,除了治國理念與自己不符之外,劉奭在擔任太子期間,並無其他過失。

要知道,從地節三年(前67年)被立爲太子,到黃龍元年十二月(前48年1月)即位,劉奭可是足足做了近二十年太子,而在此期間父子兩人除了因爲治國理念發生矛盾之外,寬厚仁慈的劉奭並無其他不妥,漢宣帝自然也就沒有了廢立的理由。

漢宣帝總不能以太子太過崇信儒家思想爲由將其廢了吧,當時儒家思想已經廣爲流傳,如果真的這麼做,豈不是將天下的儒家學者全給得罪了?

3、嫡庶有別劉奭有天然優勢。雖說自秦以後世卿世祿制已經被廢除,但宗法制的影響卻始終存在,作爲嫡長子的劉奭可以說具有着天然的合法性,而劉欽固然深受漢宣帝寵愛,奈何卻是庶子身份。

如果漢宣帝真的要改立太子,就必須像當年漢景帝改立劉徹爲太子一樣,先廢掉王皇后,改立劉欽之母張婕妤爲皇后,從而給劉欽一個嫡子身份。可是,王皇后作爲皇后同樣沒有過錯,漢宣帝想要廢后也是一道難關。

漢宣帝曾一度想要廢掉劉奭,爲何最終放棄了易儲? 第5張

4、太子劉奭背後的政治勢力。在廢立太子之事上,皇帝的態度固然很重要,但同時皇帝也不得不考慮大臣們的態度。實際上,由於太子劉奭的處事方式,以及偏向仁治的治國理念,在大臣中還是較爲受歡迎的,再加上二十多年的太子生涯,其背後其實已經凝聚起了一股政治勢力。

在太子劉奭背後,不僅有太傅蕭望之這樣的儒學大家,還有周堪、劉向、金賞等豪族,以及史氏(漢宣帝祖母史良娣家族)、許氏(漢宣帝原配許平君家族)、張氏(太子劉奭生母張婕妤家族)等外戚勢力,甚至包括邛成皇后王氏的外戚勢力。

廢立太子之舉,不僅是太子人選的變動,更是朝中勢力的洗牌,而太子劉奭背後的勢力又怎會坐視太子被廢,如果漢宣帝要強廢太子,必然會造成朝局的劇烈動盪。

5、劉奭與漢宣帝治國理念的變化。一個國家的治國理念,實際上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調整的,漢宣帝雖然主張儒法並用,但在不同時期的側重點卻又不一樣,其親政早期顯然更側重霸道,畢竟他要消除權臣霍光以來的影響,確立皇權的絕對權威,但到了執政後期,在皇位已經穩固的情況下,則無疑又開始偏向了主張仁政的儒家思想,這一點從漢宣帝任命蕭望之和周堪兩位儒家學者爲顧命大臣便不難看出。

與此同時,太子劉奭由於早期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關係,的確在治國理念上偏向仁治,但隨着年歲漸長,以及漢宣帝的有意培養,其治國理念實際上也發生了變化。關於這一點,從其在位期間,重用以外戚史高和宦官石顯爲首的法家一派便可看出來。漢宣帝放棄易儲,應該也是看到了太子劉奭的成長。

漢宣帝曾一度想要廢掉劉奭,爲何最終放棄了易儲? 第6張

如上所述,由於治國理念上的差異,漢宣帝劉詢的確曾一度想要廢立太子,但綜合以上五種因素的考量,太子劉奭實際上仍是較爲合適的皇位繼承人,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漢宣帝才最終放棄了易儲。

固然,西漢的衰弱的確是從漢元帝劉奭在位期間開始的,但這顯然不能怪漢宣帝沒有改立太子,畢竟誰也無法預料到未來。而縱觀漢元帝在位期間的所作所爲,實際上也並不算是無道昏君,只是由於其沒有處理好黨爭,最終導致權力失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