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王安石的《桂枝香》何以令蘇軾折服

王安石的《桂枝香》何以令蘇軾折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蘇軾王安石的《桂枝香》

王安石的《桂枝香》何以令蘇軾折服

在中國文學史上,宋代的王安石與蘇東坡皆是不可忽視的文學巨匠。他們的詩詞文章,流傳千年,至今仍然被人們傳頌和學習。其中,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在蘇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蘇軾讚歎不已。

王安石的《桂枝香》何以令蘇軾折服 第2張

《桂枝香·金陵懷古》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九月,從臨川被召回京路過金陵時所寫。這是王安石的經典作品之一,也是中國文學中的瑰寶。此詞全篇都是對金陵秋景的描繪,在末聯則包含了懷古傷今的複雜情緒

王安石的《桂枝香》何以令蘇軾折服 第3張

蘇軾對王安石的《桂枝香》深感折服,在於其在文學藝術和思想深度上的卓越表現。蘇軾首次讀到《桂枝香》時,便被其深邃的文學內涵和獨特的創作手法所震撼。他在《和〈桂枝香〉》中讚歎:“此乃公之風,真得其厚者也。”

首先,從文學角度來看,《桂枝香》在修辭和描繪手法上有着獨到之處。王安石以“千里澄江似練,翠峯如簇”來描繪金陵秋景,用詞精準,形象生動。他用“歸帆去棹殘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來描繪船隻和酒旗在夕陽中的景象,生動逼真。這種對細節的捕捉和描繪手法,讓蘇軾感到敬佩。

其次,在思想深度上,《桂枝香》體現了王安石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他在詞中通過描繪金陵秋景,聯想到六朝興衰的歷史,感嘆門外樓頭的悲恨相續。這種在美麗景色中思考歷史興替和人生哲理的表達方式,讓蘇軾深感佩服。

此外,王安石的《桂枝香》中所蘊含的深沉的懷古情緒,也讓蘇軾產生了共鳴。詞中描繪的金陵秋景,充滿了懷舊和追思的情感,讓人回味無窮。這種對過去的懷念,對歷史的思考,也是蘇軾所欣賞的文學風格和思想傾向。

在蘇軾的心中,王安石的《桂枝香》不僅是一首優秀的文學作品,更是一種思想的示。這首詞讓蘇軾看到了詞作爲文學形式的多樣性和深度,也激發了他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因此,王安石的《桂枝香》在蘇軾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他由衷地讚歎其文學價值和思想內涵。

總的來說,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以其高超的文學技巧、深刻的思想內涵和豐富的情感表達,打動了蘇軾的心絃。蘇軾對王安石的才華和這首詞的讚歎,無疑也反映出了王安石在文學和思想上的卓越成就。這樣的文學巨匠及其作品,無疑是我們學習和研究的寶貴資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