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王安石爲了教訓蘇軾,出了一上聯至今無人能對

王安石爲了教訓蘇軾,出了一上聯至今無人能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王安石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王安石和蘇軾我們都很熟悉,北宋的一對冤家。雖然二人在政見上不合,但二人經常一起喝酒聊天,吟詩作對。

說政見不合,其實也不算,蘇軾並不反對變法,他只是不贊成王安石的激進變法,一刀切的變法。所以,蘇軾多次向王安石說,他的搞法是錯誤的,不能那麼激進。但王安石我們知道,是個拗相公,也就是我們說的很頑固,一旦決定的事情,無人能改。

王安石自神宗朝推動變法以來,蘇軾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王安石的批評。蘇軾參加制舉,在制策中全面提出了自己對朝政的看法,衆考官都欣賞東坡的“文義燦然”,將其列爲高第。而王安石以知制誥的身份卻斥責蘇軾之文爲“全類戰國文章”。

熙寧二年,蘇軾上疏論貢舉之法不當輕改,神宗非常欣賞其主張,當天接見後想讓蘇軾修中書條例。而王安石則竭力阻攔,併力薦呂惠卿擔當此任。

王安石爲了教訓蘇軾,出了一上聯至今無人能對

總之,二人經常交鋒,不過即便是蘇軾在怎麼說,他也不會改變自己的初衷,還是執行下去了。誰叫王安石是宰相呢?

當然,這絲毫不影響二人之間的詩文之交。

在才華上,二人也可以說不相上下,王安石和蘇軾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學家,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相比而言,蘇東坡有些恃才傲物,有些時候不把身爲宰相的王安石放在眼裏

據說有一次,蘇軾去相府找王安石,當時王安石正在午睡。蘇軾就去書房相候,忽見案上有紙,上有詩半首。蘇軾讀後笑道:“這個死老頭,江郎才盡,如何這兩句詩卻是胡說八道。”

原來那兩句詩題的是: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軾讀完後說,菊花哪裏有滿地的,於是他順手續詩兩句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王安石爲了教訓蘇軾,出了一上聯至今無人能對 第2張

寫完後,蘇軾就回家了。後來睡醒後的王安石看到,就知道是蘇軾寫的,不過他並沒有反駁。不久後,蘇東坡因爲一些事情被調至黃州任團練副使。

在臨行的時候,王安石親自來送他的這位好友,半路上王安石突然想教訓教訓蘇軾,於是出一上聯讓蘇軾對。

上聯是:七裏山塘,行到半塘三裏半。

這是一個很好的上聯,所以,這一下可把大名鼎鼎的蘇軾給難住了,任憑他怎麼也想不出下句,只得認輸。王安石解圍說:“不必急於對答。”

蘇軾在黃州待了很久了,第二年的重陽節的時候,一連颳了幾天大風。那天風定,蘇東坡至後園賞菊,大吃一驚,原來此地菊花與北方不同,花瓣落了一地,枝上一朵也沒有。

這時,蘇軾終於知道自己的不足,還是自己見識不足啊。當時還自以爲是改亂改王安石的詩。

後來蘇軾回京,還是沒對出當年王安石給他留的一個下聯,而那個下聯至今也沒有人對出來。據說後來明朝有一個人遊九溪蠻洞的時候,突然半路上忽然想出了下聯,那聯是:九溪蠻洞,經過中洞五溪中。

不過我並不看好這個下聯,爲什麼呢?

平仄沒對準。這個“中洞” 不是一個地方專有名詞,而‘半塘’ 是真地名。其次,這個“中洞五溪中”有問題。上聯的“七裏”的一半剛好是三裏半。而下聯的“九溪”的一半卻在第五條溪那裏,而不是四溪半,這就對不上了,儘管第五條溪在中間。但是下聯不是以裏數來計算,而是以“溪數”來計算的。

王安石爲了教訓蘇軾,出了一上聯至今無人能對 第3張

再者說上聯說“行到”,下聯說“經過”,是合掌了。整條下聯就是山寨跟風之作。所以我認爲它沒對好,其他的對聯都是平仄沒對好。

因此,這個上聯至今都沒有下聯,也就是千古絕對,雖然“九溪蠻洞,經過中洞五溪中”是目前看到最好的下聯,但依然無法做到一致。

那麼,你對得出下聯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