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綜述 > 古代戰役 > 爲什麼說倉亭之戰是擊垮袁軍的最後一根稻草?原因是什麼?

爲什麼說倉亭之戰是擊垮袁軍的最後一根稻草?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紹幅巾單衣,引八百餘騎,奔至黎陽北岸,大將蔣義渠出寨迎接。紹以前事訴與義渠。”袁紹自官渡之戰後,帶800騎兵撤退至部將蔣義渠防守的黎陽北岸,當時只有袁紹袁譚以及800人逃出,袁紹在官渡的精銳部隊基本因爲張合高覽的投降和曹操的攻擊而成建制的消滅了,但官渡之戰是擊潰戰,不是殲滅戰!原因“義渠乃招諭離散之衆,衆聞紹在,又皆蟻聚。軍勢復振,議還冀州。”可以說雖然在部隊硬件上有些的損失,在兵員上損失並不是非常大,不像有些人說得全軍覆沒!“忽報袁熙引兵六萬,自幽州來;袁譚引兵五萬,自青州來;外甥高幹亦引兵五萬,自幷州來:各至冀州助戰。”我們仔細的加一下,6+5+5=16,光增援部隊就有16萬人,加上蔣義渠收攏的部隊,兵力上可以恢復到官渡之戰的水平了!

爲什麼說倉亭之戰是擊垮袁軍的最後一根稻草?原因是什麼?

再看雙方的對陣“袁尚欲於父前逞能,便舞雙刀,飛馬出陣,來往奔馳。操指問衆將曰:“此何人?”有識者答曰:“此袁紹三子袁尚也。”言未畢,一將挺槍早出。操視之,乃徐晃部將史渙也。兩騎相交,不三合,尚撥馬刺斜而走。史渙趕來,袁尚拈弓搭箭,翻身背射,正中史渙左目,墜馬而死。袁紹見子得勝,揮鞭一指,大隊人馬擁將過來,混戰大殺一場,各鳴金收軍還寨。”這裏要注意了,袁尚是至顏良之後唯一擊殺曹軍將領的人了!曹操是得勝之師士氣高昂,袁尚在陣前斬殺曹軍將領爲後面的袁軍提升了不是的士氣,導致混戰大殺一場袁軍沒有吃虧!

“操與諸將商議破紹之策。程昱獻十面埋伏之計,勸操退軍於河上,伏兵十隊,誘紹追至河上”曹操靠硬拼沒有佔到便宜,證明袁軍在人數上和軍隊的組織上還是保有一定的水平的,所以選擇用計謀來擊破袁軍。“操然其計。左右各分五隊。左:一隊夏侯惇,二隊張遼,三隊李典,四隊樂進,五隊夏侯淵;右:一隊曹洪,二隊張郃,三隊徐晃,四隊于禁,五隊高覽。中軍許褚爲先鋒”曹操的部署說實話在我們現在看來十分的冒險,將主力分成6隊,中軍的一對應該比較多,但負責包圍阻攔的部隊也不會少,不然就無法阻止袁軍的行動了!由於文章沒有顯示曹操軍隊的數量,這裏我也不好估計每一對的具體數字。

“次日,十隊先進,埋伏左右已定。至半夜,操令許褚引兵前進,僞作劫寨之勢。袁紹五寨人馬,一齊俱起。許褚回軍便走。袁紹引軍趕來,喊聲不絕;比及天明,趕至河上。”

爲什麼說倉亭之戰是擊垮袁軍的最後一根稻草?原因是什麼? 第2張

經過一個晚上的追擊,曹操的部隊逃到河邊!袁紹的部隊包圍過來!五寨人馬少說有20萬,其中大部分沒有參加過官渡之戰,一路追擊士氣高昂,眼看就要把曹操擊到絕路了,“曹軍無去路,操大呼曰:“前無去路,諸軍何不死戰?”衆軍回身奮力向前。許褚飛馬當先,力斬十數將。袁軍大亂。”這是倉亭之戰的關鍵!曹操用背水陣反擊,但袁軍還是佔有數量的優勢,雙方都長途行軍,半夜都沒有睡好,最多曹軍比袁紹軍多吃了夜宵,看許褚的優勢發揮出來以後袁軍就陣型大亂了,許褚飛馬當先,力斬十數將,袁軍陣中無人可當,這個時候官渡之戰的後遺症就很明顯的體現出來了,袁軍沒有大將?韓猛、蔣義渠之流都不曾出現,在陣型大亂之後袁紹果斷的決定撤退!

之後就是曹軍的以逸待勞,袁紹的部隊連續作戰,疲憊不堪,一面要擺脫曹操的追擊,一面要衝破5路10對敵軍的阻擊,紹大呼曰:“若不決死戰,必爲所擒矣!”奮力衝突,得脫重圍”。袁紹發出這樣的感慨,一次是在被公孫瓚襲擊是,另一次就是在這裏了,可見當時的戰鬥有多麼的激烈。“袁熙、高幹皆被箭傷。軍馬死亡殆盡。紹抱三子痛哭一場,不覺昏倒。衆人急救,紹口吐鮮血不止,嘆曰:“吾自歷戰數十場,不意今日狼狽至此!此天喪吾也!汝等各回本州,誓與曹賊一決雌雄!”由此倉亭之戰結束。

爲什麼說倉亭之戰是擊垮袁軍的最後一根稻草?原因是什麼? 第3張

點評:倉亭之戰是袁紹在世時的最後的一個大戰役,也是河北袁氏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戰役結束不久後袁紹去世。在整個倉亭之戰中,袁軍的行動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袁軍的後勤系統十分強大,在官渡之戰後極短的時間內可以有實力發動如此大的戰役,縱觀三國的歷史,除了統一河北的曹操以外,沒有人有能力可以這麼做了。袁尚作爲袁紹之子,斬殺徐晃部將史渙!成爲袁紹軍斬殺有名字曹將的2人其一,可以說是袁紹軍的佼佼者了。袁紹率領部隊連續衝破曹軍包圍圈,成功突圍,雖然損失慘重,但仍然有實力和曹操在黃河兩岸對峙!袁軍下級士兵的戰鬥力並不比曹軍士兵低,關鍵在於白馬、延津、官渡袁紹軍的高層軍官損失較爲慘重,作爲補充的軍官(將領)素質不高,導致陣型大亂而使戰役失敗,其中也因爲戰役發動太快,準備不充分導致的。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