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綜述 > 古代戰役 > 大沽口之戰中美國爲何要幫助英國?真相是什麼?

大沽口之戰中美國爲何要幫助英國?真相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859年6月25日下午,渤海灣上硝煙瀰漫。英法聯軍爲“進京換約”,即到北京互換一年前簽訂的《天津條約》,第二次進攻大沽口(第一次是在1858年5月20日)。由於清軍統帥僧格林沁早已做好周密的防禦準備,加上英法聯軍的傲慢輕敵,使得英法聯軍傷亡慘重。當時,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達底拿(J.C.Tattnall)正在依託旺好上觀戰,眼見英軍的軍艦沉的沉、傷的傷,不禁喃喃自語“血濃於水”。正好這時有個英國軍官來求助,說炮戰不行,咱想派部隊登陸試試看,可是實在是沒有可以用的船了,你們能不能幫幫忙?達底拿一拍大腿,激情四溢,說完全沒問題。於是,依託旺號乘着清軍停止炮擊的空隙,拖帶載運登陸部隊的英船,駛往大沽口內。但是這些登陸的英法聯軍也是被打的一敗塗地,不得不倉皇撤退。

大沽口之戰中美國爲何要幫助英國?真相是什麼?

18世紀末,英國政府與殖民地的矛盾越演越烈,以至於北美13個殖民地通過戰爭取得了獨立。殖民地問題的突出,使得英國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到底是讓殖民地都脫離帝國,另起爐竈呢,還是繼續嚴格控制呢?愛德蒙 .伯克(Edmund Burke),當時激進主義的代表人物,堅決支持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鬥爭,認爲殖民地即使脫離了母國的政治控制也不足爲慮,因爲各殖民地都與母國有着堅實的感情紐帶,這種紐帶形成的緊密聯繫,“像空氣那樣輕,卻像鋼鐵一樣強”。的確,殖民地的人民大多數是英國移民及其後裔,在血緣上、文化上、心理上都與英國有着天然的關係。但是,“血濃於水”的感情要服從自己的國家利益,當自己的國家利益與英國發生衝突時,取得獨立的殖民地,尤其是美國,會毫不猶豫的“兄弟鬩於牆”,甚至不惜兵戎相見,試舉幾例:

1812年,由於拿破崙戰爭的影響,英國海軍封鎖了美國與歐洲之間的貿易,在美國一再要求英國廢止封鎖,而英國置之不理的情況下,美國對英宣戰。結果,英國遠征軍打到了華盛頓,把美國總統官邸、國會大廈等等全部付之一炬。結合後來英國軍隊火燒圓明園的事情來看,英國軍隊的確很喜歡在別國的首都放火。

1826年,爲促進拉丁美洲的內部團結,玻利瓦爾在巴拿馬召開泛美會議,邀請英美兩國參加。英國與會代表在會上把美國的“海上自由原則”批的一文不值,極力勸說各拉美國家接受英國的航海法體系。美國國會在辯論是否應該派出代表與英國針鋒相對時,竟然沒有一個人敢提及門羅諮文的原則。

19世紀40年代後期,由於美國加緊在中美洲的擴張,英國做出強烈反應,甚至派軍艦在中美海面上巡弋示威。最後英美達成妥協,在1850年4月簽訂《克萊頓—布爾沃條約》,規定由英美兩國共同保證運河區的中立,並規定未來的運河由兩國共管。

大沽口之戰中美國爲何要幫助英國?真相是什麼? 第2張

可見,在美、英兩國的國家利益出現矛盾之時,雙方針鋒相對、劍拔弩張,“血濃於水”被擱置一邊。但是,這不能說明“血濃於水”的感情是虛假的,因爲中國有句古話,親兄弟還要明算帳呢。在雙方國家利益一致的時候,美國對英國確實表現出了“血濃於水”的感情。拿二戰來說,美國對同盟國的物資援助中,英聯邦佔比65%,而中國只佔不到4%。

同樣,在19世紀中期,英美兩國都極力擴張在華貿易,但是清政府是個硬骨頭,好說歹說(馬嘎爾尼使團、阿美士德使團的通商要求都被清政府斷然拒絕)都沒用,英國只好動用武力。美國也想對華動武,謀取特權,但是由於自身實力不足,只能在東亞擴張的時候虛張聲勢,僅舉兩例:

1843年,美國想乘着中英《南京條約》的東風,謀取同樣的在華權益。來華全權代表顧盛要求直接進京面見中國皇帝,被中國政府拒絕。在反覆的交涉無果後,顧盛通知代理兩廣總督的程 採,曾經不幸在好望角耽擱下來的“聖路易號”和“潘理號”艦船立刻就要到達,並且美國政府已經決定增調太平洋分遣艦隊來華。

1854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裏第二次率艦隊前往日本的浦賀,以戰爭相威脅,迫使德川幕府同意在神奈川舉行談判。談判中,佩裏恫嚇說,如果日本不同意開港,20天之內將有100艘軍艦開過來,嚇得德川幕府立馬與美國簽訂《日美親善條約》(《神奈川條約》)。

事實上,美國根本沒有像英國那樣強大的艦隊,它只是通過口頭上的威脅,來迫使他國滿足它的要求。美國曆史學家丹涅特認爲,“顧盛對於談判之初,沒有一支比較大的艦隊供他調度,頗爲苦惱”。佩裏率領的艦隊,不過擁有250門炮,而英法聯軍第一次進攻大沽口時擁有的火炮是353門(根據茅海建先生所列英法聯軍艦船表的統計),第二次進攻大沽口時擁有的火炮是268門。由於這次火炮數量太少,英軍司令何伯向公使卜魯斯報告,英國沒有取勝的武力。第三次進攻大沽口時,英法聯軍集結的兵力是,艦艇144艘,陸軍官兵28119名,且炮兵、工兵、騎兵一應俱全。如此龐大的武力,才能夠打敗清政府的頑強抵抗,而當時的美國,何來英法這樣的實力?所以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搭便車”,鴉片戰爭時,美國軍艦尾隨在英國炮艇之後,伺機漁利,而且最後漁利的成果還很大,顧盛曾洋洋得意的自詡《望廈條約》有16處超過了《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時,美國軍艦又是在遠處觀戰,指望英法打敗中國後,美國也能夠跟着英法分一杯羹。對於美國沒有直接對華動武的緣由,美國曆史學家孔華潤(Warren cohen)的解釋是,美國“寧願通過外交或利用最惠國條款來擴大本國僑民的利益和特權”。話說的是沒錯,但是如果沒有英國人在前賣命廝殺,美國人從哪能通過外交等和平手段來獲取在華特權?還是杜勒斯(Foster Rhea Dulles)的評價一針見血,他認爲美國人在鴉片戰爭中表現的是“一種自私的躲避,一旦英國人取得戰爭的勝利,美國人就立即向中國人索取特權”。

大沽口之戰中美國爲何要幫助英國?真相是什麼? 第3張

所以,第二次大沽口之戰時,美國幫助英國,雖然有“血濃於水”的感情驅使,不忍心看見自己同文同種的軍隊死傷慘重,但是更多的考慮是要促使英國取得對華戰爭的勝利,自己從而趁火打劫。盎格魯—撒克遜一向是務實的民族,一直很重視對實際利益的考量。相反,我們看清政府,爲了不讓顧盛進京,答應與美國簽訂《望夏條約》,不惜以損害國家主權爲代價來保持所謂的帝國威嚴與華夷體制。孔華潤說,“在清政府看來,中國首先是一個文化統一體,而不是一個國家實體。中國官吏更關心涉及禮節、儀式方面的現實問題,而把主權等等抽象概念留給西方”,“領事裁判權侵犯了中國的主權,而且這種做法並不存在於西方平等國家之間,可是,它沒有使處於19世紀中期的滿清政府感到不安”。更可笑的是,清政府還希望能夠以夷制夷,利用美國人來離間、制衡英國人,殊不知人家可是“血濃於水”呢!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