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綜述 > 古代戰役 > 戰國時期多國合縱,爲何對齊國有用對秦國卻沒用呢?

戰國時期多國合縱,爲何對齊國有用對秦國卻沒用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合縱

合縱或合從,合衆弱以攻一強,中國春秋時期及戰國時期的外交及軍事策略,是南北縱向諸個國家合作,抵擋西邊秦國的東向發展。戰略上即使倡議諸國組成被動的聯合防禦陣線,依然不是長遠有效的方式。同時各國間存在着歷史的矛盾,攜手聯手防禦簡直是空談。合縱最主要的戰略創新則是從聯合抗秦,提升到合作攻秦滅秦。

根據《史記·蘇秦列傳》,蘇秦在遊說秦惠王連橫不成後,轉而遊說六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合縱之勢形成,蘇秦掌六國宰相印,然而各國之間也存在大小矛盾,蘇秦在齊國被刺殺,合縱聯盟隨之瓦解。最後被連橫所破解。在合縱抗秦基礎建立後,亦有合縱滅齊之舉。

合縱攻秦

當時戰國七雄中秦國實力最強,嚴重威脅山東六國生存。一共有四次合縱攻秦戰爭:

公孫衍倡導、楚懷王主盟的楚魏韓趙燕五國攻秦之戰(前318年),秦軍勝;

孟嘗君倡導、齊湣王主盟的齊魏韓三國攻秦之戰(前296年),聯軍勝;

信陵君倡導的魏趙楚韓燕五國攻秦之戰(前247年),聯軍勝;

趙國將軍龐煖倡導的趙楚燕魏四國攻秦之戰(前241年),秦軍勝。

戰國時期多國合縱,爲何對齊國有用對秦國卻沒用呢?

合縱攻齊

合縱並不一定針對秦國:前288年,齊秦並稱東西帝,蘇秦勸齊湣王放棄帝號。前287年,趙國李兌、齊國蘇秦倡導齊趙韓魏楚五國合縱抗秦,結果齊湣王出兵滅了宋國,引起列國的不滿,將矛頭轉向齊國。前286年,燕韓趙魏秦五國合縱攻打齊國於濟西,齊國幾乎滅亡。

連橫

連橫,或連衡,爲東周戰國時代以張儀爲首的縱橫家向秦國所提出的一種外交策略,指秦國聯合一些弱國進攻其他弱國,以破解當時公孫衍向六國(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所提出的合縱。

名字源起

戰國時代,秦國位於西方,六國位於其東

戰國時期多國合縱,爲何對齊國有用對秦國卻沒用呢? 第2張

連橫一計,出自諸子百家中的縱橫家。《s:韓非子/五蠹》:“從者,合衆弱以攻一強也;而衡者,事一強以攻衆弱也。”

“縱”與“橫”的來歷,據說是因“南北向”稱爲“縱”,“東西向”稱爲“橫”。秦國位於西方,六國位於其東。六國結盟抗秦爲南北向聯合,故稱“合縱”;六國分別與秦國結盟爲東西向聯合,故稱“連橫”。

目的與成效

秦國於戰國後期成爲最大國,於是公孫衍提倡合縱,即六國聯合抵抗秦國。爲此,張儀等縱橫家提倡連橫,指六國中的某幾個國家聯合秦國進攻其他國家,其目的有二:

使六國不能團結一致

造成六國彼此的內訌

秦憑着雄厚武力,利用此計收到實際的效益:瓦解六國的聯合。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