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成語典故 > 成語“帶經而鋤”源自何人?其中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成語“帶經而鋤”源自何人?其中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帶經而鋤成語出處】

《漢書卷•五十八•倪寬傳》和《漢書•卷六十四•朱買臣傳》

釋義:指生活貧苦依然堅持學習。

【帶經而鋤成語故事】

帶經而鋤

成語“帶經而鋤”源自何人?其中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古人讀書是很刻苦的。漢朝的倪寬跟着孔安國學習五經,缺乏學習費用,倪寬要爲弟子們做飯,有時還要下地幹活。他下地時總要帶着經書,休息時便抓緊學習。

成語“帶經而鋤”源自何人?其中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第2張

倪寬(前169~前103),西漢千乘郡(今山東廣饒)人,系長山石門倪氏先祖。他不僅是一位古代着名政治家,還是着名經學家、天文學家和水利專家,他歷官至當代御史大夫,爲西漢時期三公之一,後人皆稱其爲漢相名吏。

倪寬幼年喪父,家境貧寒,靠母親給人做傭工維持生計。倪寬年少立志,企盼求學成才,無奈因家窮交不起學費而一直未能進塾館專職讀書。倪寬十多歲時,又逢天荒災年,只得隨母流離失所,背井離鄉。期間因其好學,得到安徽太和的一位高士叫柳林的賞識,然柳林先生亦非富家之人,於是倪寬一邊跟其讀書學習,一邊又跟着學習捕魚、種地,直到幾年後,等年境稍好一些,才又重歸故鄉千乘老家。

倪寬回至家鄉後,一邊幫助母親操持家業,一邊仍不忘勤奮讀書,終於在成年後,被地方官衙選拔推薦至京師太學府當了一名博士弟子,授學於名師孔安國,但因其出身貧家,不能象其他學友那樣不愁讀書生活學習、生活費用,爲此,倪寬不得不靠“勤工儉學”以完成學業,經常要幹些農活雜活,以貼補抵用。倪寬外出幹活時,從不偷懶,更不忘辛勤讀書,每每到田間勞作時,總是不忘把經書帶在身邊,而且經常會把所帶經書綁在鋤把上而帶書鋤地,休息時,又把經書從鋤把上解下來,到田邊地頭,找個清靜的地方抓緊讀書,他的這種“帶經而鋤”、勤奮好學的事蹟在當時當地廣爲流傳,成爲佳話。據《漢書·倪寬傳》記載:“(倪寬)授業孔安國,嘗爲弟子都養(爲弟子們燒菜做飯),時行憑作(有時還要下地幹活),帶經而鋤,休息輒誦讀,其精如此。帶經而鋤的故事因此流傳至今。

兩千多年來,天下莘莘學子皆以“懸樑刺股”“帶經而鋤”等爲至理名言鞭策自己,奮發努力,倪寬不愧爲古今之楷模,特別是華夏倪氏之後人,不論是山東、湖北、安徽、河南、江蘇、浙江,還是福建、廣東,但凡倪氏後裔之居地,紛紛建有“鋤經堂”、“經鋤堂”、“帶經堂”、“寶經堂”、“耕讀堂”、“傳經堂”等,以承家風,弘揚學風,長山石門倪氏當屬如此,除了“十殿四經堂”外,還有久有盛名的“季原堂”。

“季原堂”又叫“季原學館”“季原書堂”,爲石門倪氏季原先生所創建的當地着名學館。

季原先生,真名倪允才,石門人,倪氏三世祖,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進士,與當朝侍御史王十朋同科登第,初授福建龍巖丞(從五品),後遷京師爲國學助教、太學博士(相當於現教育部副職),晚年辭官歸鄉,講學於石門果子山原,取名“季原書堂”,鄉人與學者皆稱倪博士爲“季原先生”,學館有弟子多人,多爲族裔家親,未幾便有弟子學有所成,其中有族孫倪瑀、倪公度、倪普、倪澄,還有後爲道家名人,世稱“北山先生”的何基,均先後高登皇榜,得中進士,“季原堂”一門五進士,世屬罕見,名動一時。爲此“季原堂”當屬名館,“季原先生”也不愧博士高師,特別是倪普年少立志,一舉考取一甲第三名,擢取探花郎,後又升爲禮部、吏部尚書,又進樞密院,爲一代宋相,光宗耀祖。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