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成語典故 > 成語“貪天之功”源自何人?其中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成語“貪天之功”源自何人?其中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不但品德高尚,而且才能出衆。由於驪姬的讒言迫害,他只得逃離祖國,四處漂泊。這樣的生活他過了十九年。由於妻子姜氏和衆謀臣的幫助,他雖經歷了那麼多的磨難,但爲國出力的抱負始終沒有被磨滅。

蒼天不負苦心人,到了公元前636年,他終於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到晉國即位,史稱晉文公。晉文公即位以後,爲了獎賞與自己同甘共苦的謀臣,對他們進行封賞,其中的很多人都得到了優厚的待遇。可是有一位謀臣介子推卻被晉文公忘記了,既沒有得到賞賜,職位也沒有升遷。

成語“貪天之功”源自何人?其中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在重耳流亡期間,介子推一直在公子的鞍前馬後效力,將他照顧得無微不至。有一次重耳沒有飯吃,介子推爲了讓他吃頓飽飯,甚至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給重耳煮湯吃。他爲重耳用盡了一片丹心,出了很大的力。

雖然重耳沒有厚待介子推,但介子推品格很高,對此表現得毫無怨言。他不但沒有向重耳伸手要官,反而認爲自己沒有受賞的資本。

成語“貪天之功”源自何人?其中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第2張

當時,一些謀臣自恃對重耳有功,便居功自傲,看不起同僚。他對此非常氣憤,便說:“公子能夠當上國君,完全是上天的意思,可是那些在困難時期輔佐公子的人卻以爲是靠他們的力量,這不是欺騙別人麼?偷人家東西尚且被稱爲盜賊,更何況貪取上天的功勞,把上天的功勞歸爲自己的功勞的人,這些人難道不是可恥之輩嗎?”

介子推的母親和親戚、鄰居都勸他向晉文公討賞。但他不願與朝中的那些世俗之人爭名奪利。他還覺得官場污濁不堪,與其在官場裏活受罪,還不如在家中編草鞋快活。

介子推的母親見兒子的志趣如此高雅非常高興,就決定和兒子到深山中隱居。介子推非常高興,於是揹着母親直奔綿山(今山西沁源縣西北),從此隱居深山,過着雖然清貧卻無憂無慮的隱居生活。

晉文公得知介子推到綿山歸隱,不再爲他效力,心中非常後悔,就親自到深山尋找,卻總也找不到介子推。晉文公急了,他下令放火燒山,好逼迫介子推母子出山。介子推在山中生活得很好,怎肯再受官場的污染,就和母親一起穩坐山中,任憑大火將他們吞沒。

◎成語釋義

把上天的功勞歸於自己。比喻把別人的功績算到自己身上。

◎故事出處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爲己力乎?”

◎出處譯文

偷人家東西尚且被稱爲盜賊,更何況貪取上天的功勞,把上天的功勞歸爲自己的功勞的人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