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成語典故 > 成語“孟母三遷”源自何人?其中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成語“孟母三遷”源自何人?其中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漢·劉向《烈女傳·卷一·母儀》:“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

成語“孟母三遷”源自何人?其中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故事原文)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爲喪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於屠,孟子學爲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shuò,夏曆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ī,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

成語“孟母三遷”源自何人?其中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第2張

(釋文)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一開始,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裏了!”孟子的媽媽就帶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曆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一一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着頭說:“這纔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後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也說明環境能改變一個人的愛好和習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