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詩詞名句 > 《寄孫山人》唐代儲光羲所作,帶着幾分不甘與不願

《寄孫山人》唐代儲光羲所作,帶着幾分不甘與不願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儲光羲,字號不詳,唐代時期山水田園派詩人、官員,開元十四年進士,與崔國輔、綦毋潛同榜,他的詩作大多充滿閒適情調。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儲光羲所作的《寄孫山人》吧。

人生沒有那麼多得意時刻,很少有人會一直高歌猛進,問題總是難免會突然出現,輕易就能打亂生活的既定節奏。唯一區別的地方便在於,有些人能夠乾淨利落地解決,有些人只能甘心情願地認命,而天命從來高難問,只有不認命之人才能打敗厄運。

《寄孫山人》唐代儲光羲所作,帶着幾分不甘與不願

生活的不如意,充斥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之上,風和日麗的日子,暴風驟雨的天氣,只要認定前進的目標,堅定必勝的信念,就會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寄孫山人》

【唐】儲光羲

新林二月孤舟還,

水滿清江花滿山。

借問故園隱君子,

時時來去在人間。

儲光羲作爲田園山水詩派中的一員,其名聲與王維、孟浩然相比,還是略遜一籌的。這大約與其身世經歷有關。他既不能像王維少年便春風得意,晚年也沒能如孟浩然有清潔之身。科舉後仕途失意,曾隱居終南山。安史之亂中,被迫任僞職,遭到朝廷罪責,貶謫嶺南。官家史書資料,對其事蹟略去不記。

《寄孫山人》唐代儲光羲所作,帶着幾分不甘與不願 第2張

“新林二月孤舟還,水滿清江花滿山”。初春二月,萬物復甦,樹木迎風生長,枝條萌發新芽,到處一派生機盎然的嶄新氣象。一葉小舟,孤零零地回返,航行在水面上。春水上漲,江水奔流,滾滾向東逝去。兩岸青山相對碧,山花爛漫,香溢人間。

這開頭兩句,並非詩人當下親歷之後的眼中見聞,而應當只是詩人的一種懷想,只是腦海中的記憶作用在當前。詩人以詩作信,鴻雁傳書,把自己對故里的思念之情一一表達。這種文字上的傳輸僅僅詳細地描述了一番故鄉春景,細膩而傳神,再現出詩人內心深處的深厚情感,沒有半分浮誇,沒有半點勉強,愈發顯得其情之真切,意之實在。

《寄孫山人》唐代儲光羲所作,帶着幾分不甘與不願 第3張

“借問故園隱君子,時時來去在人間”。如此大好時光,遙想故園景物,應當依舊美妙,可惜詩人無緣,不能親眼目睹,整日奔波勞碌在名利人間,此時此刻,唯有書信傳遞春天的消息,藉此詢問隱居山間的友人,以此來消除心中的遺憾之情。

詩人固然滿腹懷念,可是卻迫不得已。輕輕一句“借問”,深深道出遠離在外,有家難回的尷尬處境,還有操勞的生活艱辛。躬身在人間,誰又不是在負重前行,誰又不想擁抱美好?想法很輕鬆,操作很沉重;理想很好看,現實很醜陋。何以解憂?詩人沒有借用杜康,而是書信一封,借問隱居在山中的友人,盼望能夠在字裏行間得到故園的點滴訊息。其實,詩人是清楚知道人間很累,卻不得不“時時來去在人間”。因爲生而爲人,必披戴枷鎖。

儲光羲的隱逸情結,是帶着幾分不甘與不願的。所以輾轉在其詩歌裏面的情感,雖然像殷瑤所稱讚“格高調逸,趣遠情深,削盡常言,挾風雅之跡,浩然之氣”(《河嶽英靈集》),但是終究仍然還是包含着人間太多的失意之情。也許正因如此,他纔像本詩所寫,最後只能遊走在紅塵俗世,連帶最愛的田園山水也不能親身去欣賞,唯有書信借問山間君子,聊以開解內心懷念情結。

人生大憾事,在於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或許只能寬慰: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心方安,理才得,可以寢食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