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詩詞名句 > 李商隱所作的《安定城樓》,蘊含着心中的心懷和豪氣

李商隱所作的《安定城樓》,蘊含着心中的心懷和豪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谿生,晚唐時期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他的愛情詩與無題詩尤爲優美動人。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李商隱所作的《安定城樓》,和大家一起分享。

《安定城樓》

(唐)李商隱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

賈生年少虛垂淚,王粲春來更遠遊。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鴛雛竟未休。

不知道宋朝的名相王安石是什麼時候讀到這首詩的,但是他晚年喜歡李商隱的詩,說李商隱是惟一得到杜甫詩作靈魂精髓的人。他每每喜歡李商隱詩中這些大氣沉渾的句子,說杜甫就是在世,也不過如此。

而我們知道王安石是一代鐵腕名相,是有着豐富政治經驗和實際才華的高官,如果說杜甫曾經靠近權力中樞,和他的生平有着彷彿,那麼一輩子沉淪下僚,且以綺麗纏綿詩句聞名後世的唐朝情詩王子李商隱何以得到這位真相國的肯定呢?

其原因是,雖然蕭條異代不同時,而王安石是看見了李商隱的心胸和豪爽,而這往往爲喜歡他情詩的人所忽視,而這種心懷和豪氣被王安石讀懂並共振。再次證明了李商隱有衡國之氣量和才華,只是被時代所壓抑掩埋。

李商隱所作的《安定城樓》,蘊含着心中的心懷和豪氣

李商隱很少直接抒發自己的抱負。出生清寒沒落之家的李商隱,先祖爲皇族或者王族,這種驕傲是在骨子裏的,然而現實殘酷到他十歲喪父,這已經不是落魄的貴族家庭,直接是赤貧。正是精神上的驕傲,使他比別人更加聰慧和努力,已經無從知道他是如何一方面打工,一方面強聞博記學習文化知識的。許多人的十幾歲還如同孩子,他卻已經出入各大幕府,穿着簡單樸素,卻氣質華貴堅定,謀取一份職業和未來。

比起同齡人,在文學,在生活上,他早熟。16歲就有策論文驚豔了高官和士大夫,18歲就受知受僱於將軍令狐楚,成爲他的祕書。他有一種旁觀世事和把握事情本質的能力,卻又能通過華美的語言動情表達出來。令狐楚本來也是文字高手兼統兵實幹的高官,他對李商隱的讚許,是實打實的肯定了他的工作和文字能力。

其實李商隱從來只是缺的機會。他不到二十歲,大約比很多人一生讀的書,看到的事情更多。他沒有理由不自信。何況一身才華,報效國家,是年輕人的夢想。而科舉考試是通向抱負的路。但是他屢次受困在這條路上。

因爲他所處在的時期不是早唐和中唐,那個時候,皇帝親自選材,不拘一格。最著名的是郭振受知於武則天,出將入相。但李商隱時代,安史之亂後,皇帝大多懦弱,性命受困於宦官,朝政受困於黨爭。科舉考試沒有太多的公平,各個黨派拉攏或提供自己的名單,左右科舉的結果。

李商隱至少在16歲到24期間經歷了三場科舉考試,但都衝刺無果。這中間他爲了儘快實現自己的仕途目標,通過道士途徑想考取明經,但是此路不通,他轉頭來又備考科舉。

李商隱所作的《安定城樓》,蘊含着心中的心懷和豪氣 第2張

而這些費用都是靠他辛苦給人做門客幕僚得來。李商隱不大談自己的抱負,因爲容易讓他豎敵,讓本來就如履薄冰的經濟和生存更加危困。但是他的才華和抱負在一紙紙代寫的公文裏,在每個幕府的具體工作裏。可以說用過李商隱的幕主都深深佩服和愛惜李商隱的才華,都想人爲已用,但是他們都給不了李商隱將來。

25歲的李商隱進士登第,沒有什麼好驕傲的,因爲以他的才華,早就應該登第,但這次登第卻被人要收人情,因爲據說是令狐楚和令狐綯父子從中斡旋。掌握進士名單的主考官問令狐綯,你和誰好,令狐綯說,李商隱,連說幾遍。李商隱穩篤篤出現在進士榜上。

接下來就是一年的考察期,然後授官。哪怕是從最低級的官位做起,這也是一份掙來的國家的工作,李商隱爲此門檻奮鬥了十年。他有可能成爲一名優秀的官僚,最終在更好的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華,而不是給人當幕僚門客。

李商隱是真的舒心。但是也沒有停下工作的腳步。因爲他不是大地主家庭,可以坐在家裏等待官位和前程,中進士之後還有種種開銷,回老家的費用,應酬,於是他趁空又兼職了一份工作,經同年進士好友韓瞻介紹,去了他岳父王茂元幕府。不久,李商隱被王茂元厚待,解決了婚姻問題。

只是他這一舉動激怒了令狐綯所在的黨派。好容易讓你中了進士,你轉頭翻臉不認,去認敵做父,進士名額那麼容易嗎?

一年之後的授官打了李商隱一記震天的耳光,被授官除名。理由你自己想去。

李商隱對自己的自信來源於他如此刻苦,如此有深厚的功底和才華,如此在工作中的付出,他無愧令狐父子,他只是希望未來有自己一方天地。但令狐綯以及牛黨對李商隱的忌憚是現實的,因爲李商隱沒有按江湖規矩出牌,且他真有才。他這是背叛!

當然還有小道消息傳聞令狐家族有意納李商隱爲婿,但李商隱拒絕了。令令狐綯震怒的是你居然迎娶王茂元的女兒?

李商隱有一種刻骨的倔強是絕對不犧牲自己的愛情和感情。就看他之前愛上一個道姑,就死心眼思念了十年,只能說如果關於愛情,那令狐家的女兒和李商隱確實沒有緣。

李商隱所作的《安定城樓》,蘊含着心中的心懷和豪氣 第3張

但是授官除名,各種小道消息飛傳,在漩渦中間的李商隱有一種悲哀。他的二十六歲比許多人都滄桑,雖然他正當盛年。還好有年輕的妻子作伴,他在王茂元所轄的甘肅涇川縣,登上此地名樓。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

唐朝安定城樓是北方軍事要塞到一座壯麗高樓,視野開闊,且樓下有廣袤數裏的“美女湫”,就是湖泊沼澤。此時北方的春天比京城更有初春那種開闊明麗。

李商隱是一步步緩慢地登上城樓的。一層層臺階在他的身後,如同他十幾年走過的艱辛的求學路,幕僚路,愛情路,奮鬥路。

他要去高樓上看一下,他在艱辛的歲月中何曾表達過太真實的自己?他是窮家長子,他是顛沛的遊子,是努力做事的門客,是仰人鼻息的幕僚,是每一句話想了又想,對人不輕易開口的溫和朋友。

他登上了樓,那無盡早春的風吹來,那楊柳綠外是無盡的煙水溼地,這是他的俯瞰,江山無限,有一瞬他是快樂的,因爲李商隱很少用絕對的詞,一個“盡”表達了他的釋放和舒展。這是層層壓抑如同冰雪解封后的那種視覺快意。

但是這舒展之後,爲什麼讓人感到一點蒼茫和悲哀呢?是這裏天地曠遠,照見他分明的孤獨吧。

“賈生年少虛垂泣,王粲春來更遠遊。”

別說李商隱只會寫綺麗的豔詩,那是你沒看到他真正的文章。他是公文高手,唐朝的公文流行駢文,且要歷史和現實結合恰到好處。不知道歷史典故是很難完成公文任務的。這裏典型就回歸了工作中的狀態和感想,駢文用得極其順溜和緊緻。

這兩句是寫給同道中人看的,不是情詩。

賈生是西漢賈誼,他爲國事擔憂給漢文帝上書,結果漢文帝根本不採納他的意見,他帶淚的書白寫了。李商隱從基層一步步考進士,他的哪篇文章不是用心用淚在寫,他看到的晚唐的慘淡,比所有高高在上的政客多,他想用自己的才華獲得認可進而改變這個腐朽的現狀,他還不如賈誼,賈誼是被皇帝拒絕,他又是被誰拒之門外?進士不授官,說難聽一點就是剝奪了你進士資格,你等於沒有報國做事業的官僚級別的門檻了,封殺了。

王粲曾經爲生活依附劉表,他曾經在春天做登樓賦,說這裏並不是我安身立命,施展懷抱的地方啊。李商隱自比王粲,被主流排擠,他將何處何從?困頓李商隱的不止是前途,還有經濟。他在各種幕府的工作最大的原因是窮,家裏母親要養,還有弟妹,他靠才華支撐自己,誰真的支撐過他?就拿考中進士,需要的各種費用來講,令狐綯給過他底氣嗎?

李商隱知道分寸,從來不肯求人。我曾經算了他一生顛沛的路程,那何止幾萬裏。李商隱爲什麼得到許多人的厚愛,他代表一生都在辛苦的普通人。雖然他是那麼能幹,有才,有才華。

李商隱所作的《安定城樓》,蘊含着心中的心懷和豪氣 第4張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

這是被王安石推崇的名句。讓我們來看看李商隱很少顯露的內心的願望和抱負。

我永遠知道,那江湖好水,恬淡生活是白髮的人回顧一生作爲後所能享受的,我是想幹出點事業來,改變這傾頹的時代,然後去過安穩的日子呀。

這是李商隱真實的意願,他渴望有所作爲,因爲他所處的時代是晚唐,他見到的流離失所,百姓苦難,邊關危機,帝國沒落,比沉醉在富貴中的達官貴人多,這個世界有它本來完美的面貌,至少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我不止是願望,我是慾望!

這是李商隱的鳳吟龍嘯。他自覺是揹負使命而來,因爲如果不是如此,他何以看到比別人更多的憂患,雖然他經歷比別人更多的磨難。

很少有人認爲李商隱是個儒者,因爲他的詩作神幻,他的情感綺麗。但是懂得他的人,會說他繼承了屈原那種敏感和憂患,他有杜甫那種現實悲懷。

而不管李商隱寫過什麼,他一直都在官僚體系中竭盡全力的衝刺,渴望有所作爲,這正是儒家的作爲,堅持不懈的付出。

雖然從歷史和時光的角度,李商隱這樣的衝刺幾乎涵蓋了一生的大部分歲月,對於他的才情是一種消耗和浪費。

王安石爲什麼激賞句詩呢?因爲他是丞相,他懂得這句詩裏的雄心壯志,李商隱一生連個中級官僚都沒混上,但是他內心的氣質,是至少丞相級別的,大憂患,大作爲,大痛苦,大沉鬱!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

莊子秋水上說,貓頭鷹得到了腐臭老鼠,正好一隻鳳凰飛過,鳳凰要去尋找更遼闊的天空,路過於此,結果貓頭鷹卻老想着這隻鳳凰是要搶他它的老鼠,不斷對鳳凰詆譭。

李商隱人中龍鳳,但有一句話,落草鳳凰不如雞。這種痛苦是時代給他的,命運給他的枷鎖。

他努力想突破這種枷鎖。用了接近一生。因爲他的一生太短暫,46歲,用盡氣力。而46歲,正是許多官僚仕途生涯的開始。

李商隱從年齡上屬於早熟早慧。但是從他一生的密集勞苦和閱歷上來講,他的二十多歲,也無愧許多人的中年。杜甫中年以後纔有氣息沉鬱大氣感人的作品,而李商隱此時纔不到三十歲。

或者他真的是路過人間的龍鳳,用盡了自己的力氣去完成了短暫一生,至情至深,有着自己的鳳吟龍嘯,波瀾壯闊,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