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詩詞名句 > 楊炯所作的《戰城南》,格調雄渾激越,洋溢着濃烈的愛國之情

楊炯所作的《戰城南》,格調雄渾激越,洋溢着濃烈的愛國之情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炯,字令明,唐朝時期大臣、文學家,與王勃、盧照齡、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他擅長寫散文,尤擅詩歌。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楊炯所作的《戰城南》吧。

戰城南

楊炯 〔唐代〕

塞北途遼遠,城南戰苦辛。

幡旗如鳥翼,甲冑似魚鱗。

凍水寒傷馬,悲風愁殺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黃塵。

楊炯所作的《戰城南》,格調雄渾激越,洋溢着濃烈的愛國之情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塞北的征途十分遙遠,城南的戰鬥多麼的辛苦。

旌旗飄舞就像鳥的彩翼,甲冑映日好似魚的銀鱗。

冰冷刺骨的水凍傷了駿馬,凜凜秋風愁殺了徵人。

將士心中充滿了陽光,千里邊塞滾動着黃塵。

楊炯所作的《戰城南》,格調雄渾激越,洋溢着濃烈的愛國之情 第2張

註釋

戰城南:樂府《鐃歌·鼓吹曲辭》舊題,多寫戰爭的殘酷,軍旅生活的艱辛。

塞北:北方邊疆之地,一般指長城外爲塞北。

城南:泛指邊塞城堡的附近,非確指城的南邊。

幡(fān):垂直懸掛的一種窄長形旗子。

甲冑(zhòu):甲是用皮革繩索串聯鐵葉而成的戰衣,即鐵甲。胄是戰爭中戴的防護帽子。

凍水:即冰冷的水。陳琳《飲馬長城窟行》:“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據傳說,古代長城之南有溪阪,上有土窟,中有泉水流出,舀之不竭。漢時將士遠征塞北,常飲馬於此。這裏的凍水泛指河水。

悲風:秋風。

寸心:即心中。

黃塵:飛揚的黃沙。

楊炯所作的《戰城南》,格調雄渾激越,洋溢着濃烈的愛國之情 第3張

賞析

詩歌雖然以征戰者的口吻講述了遠征邊塞的軍旅生涯,但已不同於漢樂府中的《 戰城南 》那樣寫得血流成河、慘不卒讀了。詩中的主人公在敘述戰爭時,豪情滿懷,信心百倍,充滿了勝利的希冀。詩的格調雄渾激越,洋溢着濃烈的愛國之情。首聯描繪寥廓的塞外戰爭背景,頷聯和頸聯用景物描寫、側面描寫的手法襯托戰鬥的艱苦,尾聯寫主人公從內心流露出自豪、自信,充滿了勝利的希望。這首詩格調雄渾高昂,洋溢着愛國熱情,是剛健清新之作。

首聯以對句開起,出句開門見山交待戰爭的地點,彷彿畫家的筆先揮毫潑墨抹出一個塞外廣袤的背景。一個“遼”字,一個“遠”字,表現出塞北的廣闊無際,也給詩歌增加了空間感。對句切題,正面描敘戰爭場景,暗寓“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的悲壯場面。詩人如泣如訴的概述,浸含淚血,語言樸實真摯。

頷聯用近似白描的手法描繪戰場的景象,戰旗獵獵,盔明甲亮,刀光血影隱隱可見。排比點綴手法將作戰陣式寫得極有氣勢,不但寫出了軍隊威武,而且寫出了士兵鬥志。詩人在詩歌中,選擇了“幡旗”和“甲冑”兩個意象,不但抓住了古代戰場特色,也把描寫的鏡頭拉近,突出了威武雄壯的氣魄。讀者從詩句裏可以深深地觸摸到詩的主人公脈搏激劇的跳動:激動的心、自豪的情,東闖西突血肉搏殺。

頸聯生死攸關之際,人的心境更是複雜多變、不可捉摸的,在一陣衝殺之後,感慨也隨之而來。因此頸聯自然地轉入抒情性的敘述。“冰水寒傷馬”,化用陳琳詩句:“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飲馬長城窟行》)這裏表面上是寫馬,實則寫人 ,巧妙地表達邊地苦寒不宜“稽留”之意 。“悲風愁殺人”,化用宋玉“悲哉秋之爲氣也”的句意,進一步直抒胸臆。秋風凜冽,塞外草衰,一派蕭瑟之氣,倍添徵人思鄉懷歸的愁緒。這聯詩真實地反映了廣大塞外將士的思想和情緒,也是詩人思想傾向的流露。

尾聯以景作結,“千里暗黃塵”,既是描繪大漠黃沙飛的自然景色,也用以渲染戰爭的激烈,征塵千里遮天蔽日。然而戰士的心中卻充滿了明亮的陽光。“寸心明白日”句,精微入妙,詞語新穎,內涵豐富,藝術概括力強,揭示了徵人光明的內心世界。他心繫着祖國 ,懷着必勝的信心,視死如歸,繼續馳騁疆場,報效君王。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是楊炯早年在渴求功業的心態支配下所作的。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