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詩詞名句 > 溫庭筠《河傳·湖上》:此詞情致纏綿,極盡低佪留連之致

溫庭筠《河傳·湖上》:此詞情致纏綿,極盡低佪留連之致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唐代詩人、詞人。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聲情,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爲“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爲“花間派”之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很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文筆與李商隱、段成式齊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合稱“三十六體”。其詩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顧嗣立重爲校注的《溫飛卿集箋註》。其詞今存七十餘首,收錄於《花間集》《金荃詞》等書中。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溫庭筠的《河傳·湖上》,一起來看看吧!

溫庭筠《河傳·湖上》:此詞情致纏綿,極盡低佪留連之致

河傳·湖上

溫庭筠〔唐代〕

湖上。閒望。雨蕭蕭。煙浦花橋路遙。謝娘翠蛾愁不銷。終朝。夢魂迷晚潮。

蕩子天涯歸棹遠。春已晚。鶯語空腸斷。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聞郎馬嘶。

此詞以湖上迷離雨景爲背景,寫蕩子春晚不歸、思婦惆悵之情。

上片一開始就指明地點,是在湖上;“閒望”是一篇之主。關於“閒望”的內容,預先並未說破,而是逐步透露。她極目遠眺,但見春雨瀟瀟,煙浦花橋隱約可見,那兒曾是兩人遊宴之處。如今遠遠望去,卻是濛濛一片,什麼都望不見,看不清,這些就是“閒望”時所見的景色。“翠蛾”句描繪思婦愁眉不展,相思難解,這是她“閒望”時所懷的愁情;這種愁情使她從早到晚心事重重,夢魂猶牽繫於水上,盼行人客舟歸來。一“迷”字很形象地描繪出這種心情。潮聲本易使人聯想起客舟和舟中之人,由潮及人,又直接勾起下片首句。

溫庭筠《河傳·湖上》:此詞情致纏綿,極盡低佪留連之致 第2張

下片敘述思婦閨怨。蕩子漂泊天涯,歸棹杳無音訊,思婦在湖上望斷雲山,也盼不到歸舟遠客,這裏方始點出“閒望”的用意所在。春意闌珊,鶯語如簧,只令人愁腸欲斷,此是念及客舟去遠時的失望之情。“若耶溪”本是西施浣紗之處,用來借指思婦住所;那兒長堤垂柳,依依拂水,昔日郎騎馬來訪,如今柳色依舊,佇立長堤,卻聽不到舊侶重來的馬嘶之聲。雖然內容已從湖上轉到柳堤,但仍然歸結到蕩子遲遲未回。而且又與上面的“閒望”相互關聯。湖、堤兩處都無蹤影,其失望爲何如。

此詞情致纏綿,含意婉轉,極盡低佪留連之致,思婦的身份、所處的環境以及盼望之心、失望之情,融合在景物描繪之中,通過逐步透露,間接道出,亦即以“含蓄”、“暗示”的方式來反映。

在音律方面,此詞也很有特色,可以說促節繁音,變化多端,與內容起伏很爲一致,句法也隨之長短參差不齊,有二、三、四、五、七字句,錯雜用之,並且換韻頻繁,曲折盡情,顯得結構複雜而富於變化,想來演奏時悲管清瑟,抑揚婉轉,必能絲絲入扣地表達出思婦內心的無限哀怨。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