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文化名家 > 趙孟頫爲什麼借病乞歸?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趙孟頫爲什麼借病乞歸?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孟頫爲什麼借病乞歸?趙孟頫最後的結局是什麼?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延祐六年(1319年)四月,因管夫人病發,趙孟頫得旨還家,於二十五日離開大都。五月十日,管夫人逝於臨清舟中,趙孟頫父子護柩還吳興。同年冬,愛育黎拔力八達又遣使催他回朝,最終因病未能成行。

至治元年(1321年),元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遣使到趙孟頫家中,命他書寫《孝經》。

他後半生嚮往佛法,一直在學參透。遇到人生變故,他就給中峯和尚寫信,說我想看透,就是看不透,心還會痛。

1311年,他的長子趙亮陪他進京,受寒病倒而逝,他已經痛過一回。他信裏說:

雖明知幻起幻滅,不足深悲,然見道未澈,念起便哀。

趙孟頫爲什麼借病乞歸?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1318年冬,與他志同道合的妻子管道升在京腳氣病發作時,他堅決要求辭官還鄉。不幸的是,管道昇次年病逝於他們離京返鄉的旅途中。他在給中峯和尚的信中說:

孟頫自老妻之亡,傷悼痛切,如在醉夢,當是諸幻未離,理自應爾。雖疇昔蒙師教誨,到此亦打不過,蓋是平生得老妻之助整卅年,一旦喪之,豈特失左右手而已耶。哀痛之極,如何可言。

哀痛的趙孟頫返回故鄉,回到他熟悉的情境,終日呼朋喚友,流連詩酒。1322年,元英宗至治二年,他去世那天,猶在家中觀書作字,談笑如常,晚上倏然而逝。時年六十九歲。

他是一個時空旅行者。他的思想超越時代300多年。直到清初,大思想家顧炎武提出“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我們才能更深刻理解趙孟頫的偉大。效忠一家一姓的君君臣臣思想,比起保護文化脈絡,渺小得近乎可以忽略不計。

趙孟頫以後半生的隱忍,換來了元朝文化的高峯。以一己之力,扛起元朝文藝圈的大旗。沒有他,元朝時期漢文化傳統的斷裂是可怕的。有了他,元朝就有了門面,有了自己的李白,自己的蘇軾。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