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爲什麼史學家會認爲乾隆是導致清朝最終滅亡的罪魁禍首?

爲什麼史學家會認爲乾隆是導致清朝最終滅亡的罪魁禍首?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乾隆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愛新覺羅·弘曆(清高宗),出生於北京雍親王府(今雍和宮),雍正帝第四子,清朝第六位皇帝,年號“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和最長壽的皇帝。

爲什麼史學家會認爲乾隆是導致清朝最終滅亡的罪魁禍首?

在清朝十二位皇帝中,要論文功武治,愛新覺羅·弘曆(乾隆皇帝)認了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

乾隆帝重視文化事業,而且碩果累累。在他統治期間,清政府官修的書籍就超過100多種,而且範圍涵蓋了歷史、文學、音韻、農、醫、天文、地理等領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動用超過4000餘人,十年磨一劍編撰完成的大型文獻叢書《四庫全書》。這部書有近230萬頁,約8億字,涵蓋了古代中國幾乎所有學術領域,堪稱中華傳統文化最豐富最完備的集成之作(此書也存在較大爭議)。

在軍事方面,乾隆皇帝的功績與父、祖輩相比也不遑多讓。乾隆帝在領土問題上態度強硬,他開疆拓土,先平定大小金川,又兩次出兵打敗準噶爾部,從而使疆區完全併入清朝版圖;在“清反擊廓爾喀人之戰”中擊敗強悍的廓爾喀兵,保衛了藏區的領土完整。從而使清帝國的疆域達到最大,奠定了近代中國的版圖。

在經濟方面,乾隆帝同樣政績斐然。他興修農田水利,開墾荒地,並普及高產作物。使以糧食爲首的農作物產量普遍提高,耕地面積擴大,人口激增。國庫存銀則長期保持在六、七千萬兩之間,幾乎相當於全國每年賦稅總收入的兩倍,整個社會經濟呈現了空前繁榮的新局面。

事實上,在乾隆帝治下(乾隆三十年至六十年),社會繁榮、文化發達的清朝正處於“康乾盛世”的鼎盛時期。當時的清王朝,是名符其實的世界強國。

爲什麼史學家會認爲乾隆是導致清朝最終滅亡的罪魁禍首? 第2張

但是,就是這樣文功武治的乾隆帝,卻被史學家認爲是清朝從“康乾盛世”進入“道鹹衰世”的始作俑者,也是清朝最終滅亡的罪魁禍首。那麼,史學家們冤枉乾隆帝了嗎?真相又是如何呢?

乾隆帝逆時代潮流而爲:清朝痛失參與工業革命的良機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誰掌握了先進的工具(方法),誰就會成爲勝者。這就是“石器時代的終結,不是因爲石頭用盡,而是出現了新技術”的道理。但可惜的是,盲目自大的乾隆帝並不懂這個道理。

弘曆(乾隆帝)在1735年即皇帝位,此時,在遙遠的歐洲,經過文藝復興運動的洗禮後,歐洲國家已經在許多重要科技上領先世界,並且完成了科學知識的積累,具備了啓動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能力。

此時,歷史的車輪再次來到了十字路口。清朝是順應歷史潮流,積極加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盛宴?還是固步自封,無視歷史潮流,繼續做着“天朝大國”的美夢?

結果不出所料,乾隆帝果然沉迷於“天朝大國”的美夢而不能自拔。他不僅拒絕做出任何有可能威脅到皇權的改變,而且還逆歷史潮流而爲。

1、大興文字獄:與“知識就是力量”的主流思想背道而馳文字獄:清朝時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羅織罪名清除異己而設置的刑獄。——《中國大百科全書》

歐洲的文藝復興破除了迷信,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使人們相信實驗(踐)和經驗纔是可靠的知識來源,並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論述,開創了探索人和現實世界的新風氣。但是,乾隆帝此時卻逆潮流而爲。

文字獄在封建王朝時有發生,但以清朝時最爲嚴重,其中又以乾隆年間最爲登峯造極。

乾隆帝在執政初期,一度表現出解禁文字獄的跡象。他批准了刑部的奏請:今後凡告發旁人詩文書札等悖逆譏刺的,如審無實跡,一律照誣告反坐;如果承審的法官率行比附成獄的,以“故入人罪”論。這也讓飽受文字獄的文人們歡呼雀躍。

但好景不長,在平穩度過執政的磨合期後,乾隆帝露出了真面目,文字獄又死灰復燃:他以牽強附會、望文生義、捕風捉影來製造文字獄。

爲什麼史學家會認爲乾隆是導致清朝最終滅亡的罪魁禍首? 第3張

公元1751年,民間出現了一個假託是孫嘉淦寫的奏稿,稿中內容直指乾隆帝。正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此僞稿很快在全國十八省出現了皆爭相傳抄的現象。惱羞成怒的乾隆帝下令徹查,但經過三年時間的追查,最後發現由於牽涉的面太廣,根本不可能找得出主犯。於是,只好處死了兩個替罪羊。

此事本就是無中生有,又或者是乾隆帝自導自導的傑作。果然,乾隆帝就以此事爲藉口,決定繼承列祖列宗的嚴猛苛政,降旨:“此等奸徒,傳播流言,儔張爲幻,關係風俗人心者甚大,不可不力爲整飭。”正式恢復文字獄,此後更是以修四庫全書爲由,行查辦“禁書”之實(因此而燒燬的古書不計其數,所以,四庫全書又名“四不全書”)。

數據不會騙人,乾隆帝確實是清朝皇帝中施行文字獄的第一人。乾隆帝共施文字獄130多次,佔整個有清一代文字獄的80%,其中47樁案的案犯被處以死刑,這意味着生者凌遲、死者戮屍、男性親族十五歲以上者連坐立斬。

在空前絕後的文字獄制度下,人們根本不敢、也沒有機會看科學技術類的禁書,更別提做科學實驗了。造成的後果就是中國不具備進行工業革命的技術儲備。

2、閉關鎖國:將先進技術、產業工人擋在國門外乾隆時期清朝的藩屬國數量再創新高,包括了東南亞、東北亞、南洋羣島、中亞、西南喜馬拉雅山等地區的23個國家。清朝通過朝貢體系管理藩屬國。

實際上,朝貢體制從制度層面支撐了中國中心論,而中國中心論的核心思想就是“天朝上國,無奇不有”。在這個指導思想下,中國人認爲“番邦”不可能擁有比中國更爲先進的文化或技術,這就是當時絕大多數人的看法。

不幸的是,乾隆帝也是“中國中心論”的忠實擁躉。他認爲中國應有盡有,不需要外來商品。更重要的是,爲了維護極權統治,避免洋人和漢人聯合起來反對清朝的情況出現,公元1757年,乾隆帝諭令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廣東(廣州十三行)通商,即實行 “一口通商”,這實際上就是閉關鎖國政策。

閉關鎖國雖然一定程度上打擊和限制了猖獗的海上走私以及海盜行爲。但是,這也將中國自我封閉了起來,使中國在文化,經濟,科學等各方面都無法與世界接軌,人們無法接觸到各種先進技術及思想,從而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進步。

綜上所述,乾隆帝通過實行文字獄及閉關鎖國政策,從制度上將中國自我封閉起來,從而使中國在文化,經濟,科學等各方面都無法與世界接軌。雪上加霜的是,乾隆帝所處的時代正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中國錯過在此期間融入國際社會的機會後,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被無限放大了。從而決定了近代中國落後捱打的命運。

爲什麼史學家會認爲乾隆是導致清朝最終滅亡的罪魁禍首? 第4張

結語

將乾隆帝當成是清朝最終滅亡罪魁禍首,是否言過其實,或者說冤枉了他?

沒有比較就沒有差距。我們就將乾隆帝與喬治·華盛頓(兩人在同一年去世)兩人,做一個橫向對比,看看乾隆帝到底是不是被冤枉了。

1935年八月二十三日,弘曆登基,是爲乾隆帝。1776年6月15日,華盛頓被任命爲總指揮官,指揮美國獨立戰爭。1776年7月4日,美國通過《獨立宣言》,宣佈獨立;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1789年,華盛頓當選爲美國首任總統。

華盛頓擔任總統後,在外交上保持中立,這就是著名的“孤立主義外交政策”。孤立主義使美國成功避開1793年的英法戰爭,從而將主要精力放在國內建設上。而在1793年,英國使者馬戛爾尼訪華,但乾隆帝拒絕了與英國建立外交關係、以及開放中國市場。

爲什麼史學家會認爲乾隆是導致清朝最終滅亡的罪魁禍首? 第5張

公元1799年,乾隆帝、喬治·華盛頓逝世。公元1801年,美國開始工業革命,得益於大量外國移民涌入,在提供了廉價勞動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這使美國的工業革命進程得以順利推進。到1850年左右,美國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進程。而在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同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下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綜上所述, 乾隆帝與喬治·華盛頓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但華盛頓逝世後,美國迅速完成工業革命並崛起;而中國卻在乾隆帝逝世後,迅速轉入“道鹹衰世”,並在1842年爆發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被迫與英國簽訂下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從而使中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所以,乾隆帝就是清朝最終滅亡罪魁禍首!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