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拯救了明朝的于謙,最後爲何會含冤而死?

拯救了明朝的于謙,最後爲何會含冤而死?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于謙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上文說道,廢物皇帝朱祁鎮在土木堡,將三十萬大明精銳敗喪,導致京城無兵守。一時之間,朝野震驚,京城人人自危。

幸虧于謙挺身而出,擁立明代宗,並收攏軍隊,組織京城保衛戰。挫敗了也先企圖挾持明英宗佔領北京的圖謀,避免大明成爲第二個北宋。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挽救大明朝的英雄,卻在八年後被推到菜市口斬首,含冤而死!爲什麼會變成這樣?

拯救了明朝的于謙,最後爲何會含冤而死?

這要從京城保衛戰勝利之後說起。

京城保住之後,危機暫時解除了,便有大臣建議朱祁鈺迎回明英宗。但是憑藉保衛京師的功勞,朱祁鈺已經是大權在握,對於接回明英宗便顯得不那麼積極。

而此時的瓦剌首領也先見撈不到好處,便想放了明英宗,藉此求和。經過於謙的建議,朱祁鈺將明英宗迎回了北京,把他安置在南宮,算是軟禁了起來。爲防備明英宗與舊臣聯繫,對他的一舉一動,都嚴加防範。

不過朱祁鈺並沒有過分的虐待朱祁鎮,畢竟朱祁鈺才登基不久,並沒有自己太多的核心嫡系,並且當時的孫太后還健在,若是朱祁鈺做的太過分,孫太后在法理上是可以廢除朱祁鈺的地位的。

而且,朱祁鎮在南宮的這七年,和不同的女人生了五六個孩子,要是真像朱祁鎮後來自己說的那樣,在南宮都吃不上飯了,需要太監偷偷帶飯給他吃。我就很疑惑了,朱祁鎮都吃不飽,哪來的飯菜養活這些女人孩子?

其實當時朱祁鎮在南宮一直是錦衣玉食過的很舒服,當時朱祁鎮的整個後宮都在南宮陪着他,所謂的迫害,不過是後來爲了復位找的蹩腳的藉口。

後來隨着帝位漸漸鞏固,朱祁鈺希望自己兒子朱見濟,能夠取代明英宗的太子朱見深成爲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因爲土木之變之際,孫太后先立明英宗之子朱見深爲太子,後立朱祁鈺爲帝 。

他不停地試探,甚至賄賂朝臣,希望他們在重建儲君的問題上能站在自己這邊。終於換來宦官和朝臣的默認。但朱見濟並不是汪皇后的兒子,因此她並不同意丈夫的做法。她悍然爭辯,隨後被廢了皇后,打入冷宮。

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鈺把侄子朱見深的皇太子廢掉,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不想到了第二年,朱見濟就夭折。

雖然如此,但是朱祁鎮對待自己的侄子朱見深一直很好,並沒有苛待朱見深,在自己的兒子朱見濟夭折,朱祁鈺還是一直將朱見深養在宮中,當時曾經有御史想投其所好,上書請求將朱見深逐出京城就藩,但是被朱祁鈺駁回了。

因爲當時朱祁鈺無子,他想着要是一直沒有孩子,就將位子傳給自己的侄子朱見深,所以其才一直沒有讓朱見深就藩。畢竟無論如何,還是朱見深離他的血脈最近,他的一番好心也得到了回報,也就是在他侄子登基的第二年,給他平的反。

到了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朱祁鈺病重,但是其身後無子,皇儲的問題再度被提上日程,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爆發了所謂的“奪門之變”,朱祁鎮趁着自己的弟弟病重,發動政變重新登上了帝位。

拯救了明朝的于謙,最後爲何會含冤而死? 第2張

《明史》中對於奪門之變是是這麼形容的:明代皇位之爭,而甚無意義者,奪門是也。什麼意思呢?就是朱祁鎮的這場政變很無聊,根本就沒啥意義,爲什麼這麼說。

因爲當時朱祁鈺病重,而且其還無子,這時候按照宗法制度,夠資格繼承皇位的只有兩個人朱祁鎮和他的兒子朱見深,而當時朱見深只有十歲,即使朱見深即位,肯定是需要長輩來攝政的,而當時有資格,只有太皇太后孫氏和太上皇朱祁鎮。

所以無論怎麼兜兜轉轉,根據宗法禮制,皇位都會回到朱祁鎮的手裏,所以《明史》中才會評價朱祁鎮的奪門之變沒啥意義,純屬無聊,這也是爲什麼朱祁鎮的政變這麼容易成功的原因,因爲大臣們也都知道,這皇位本來就是你朱祁鎮的,所以沒人阻攔。

但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爲什麼朱祁鎮還要發動奪門之變?

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朱祁鎮的身邊聚集了像徐有貞,石亨這樣的投機者,他們想着藉此事,賺取從龍之功,而且他們也看到朱祁鈺病重無子,朱祁鎮復位已經是大勢所趨,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肯定是沒他們啥事了,所以他們想借助這次政變,提前將朱祁鎮復位,可謂是風險小收益大。

第二個原因就是朱祁鎮的小人心思了,因爲當時大臣們的建議是分爲兩種,一種自然是讓朱祁鎮重新登基爲帝,一種是讓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登基爲帝,而朱祁鎮以太上皇的名義攝政,這兩種方式看似一樣,但是區別大了,以朱祁鎮的小人心思,害怕自己的兒子即位後,一旦成年親政,自己就得把權力讓出來,還不如自己爲帝徹底把權力握在手中。

其實在徐有貞這些人密謀的時候,就有人將此事報告給了于謙,以于謙手中的權力,完全可以制止這場政變。但是如果這樣做,朱祁鎮這一系就徹底完蛋了,勢必會造成社稷動盪,于謙是個忠臣,他明知道以朱祁鎮人品,上位後必不會放過自己,但是爲了大明,他選擇了按兵不動犧牲自己。

當朱祁鎮通過政變上臺後,所有的大臣都以爲,經過土木堡之變這樣的教訓,朱祁鎮應該是能夠臥薪藏膽,奮發圖強了吧,但是所有人都沒想到,朱祁鎮上位後的所作所爲,超乎所有人的預料。

政變的第二天,朱祁鎮因爲怨恨于謙擁立朱祁鈺爲帝,傳旨逮捕兵部尚書于謙、吏部尚書王文。

拯救了明朝的于謙,最後爲何會含冤而死? 第3張

天順元年(1457年)一月二十二日以謀逆罪殺于謙、王文,棄市,籍其家。一代忠烈就這樣被冤殺,就在這座他曾拼死保衛的城池前,被自己所保衛的帝王斬首示衆。史載:天下冤之!當時就連於謙的政敵的屬下,都忍不住都偷偷祭祀于謙。

當然這些都無法打動,那個端坐在皇位的無能廢物朱祁鎮。在殺害於謙後,大肆迫害於謙所薦之文武官員。幾乎是將小半個朝廷的人全部下獄,這些人可是幫他維持了土木堡之變後的京城防衛,保住大明的江山啊!

不僅如此還大肆提撥,所謂的復辟功臣,對石亨、張軏、徐有貞,曹吉祥等人分別晉官加爵。

二月初一,廢朱祁鈺仍爲郕王,遷於西內。二月十九日,朱祁鈺去世,時年三十,以親王禮葬於西山,諡曰戾,葬金山,毀其所建壽陵。其妃嬪也都被賜死殉葬。

對待自己的弟弟,朱祁鎮下手可真夠狠的,可憐朱祁鈺太過心慈手軟,沒將朱祁鎮趕盡殺絕。

接下來更噁心的事情發生 了,朱祁鎮復位後,給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王振立了個紀念碑,並且刻木爲王振的樣子,招魂安葬,並且賜祠曰精忠,並且還在京師爲屠戮大明百姓的瓦剌太師也先立廟。

看到這裏我氣的肝疼,媽的,害死大明三十萬將士的人,竟然賜祠精忠,這些大明的將士真是可悲,爲了這樣的君主戰死沙場。還爲自己的敵人立廟,朱祁鎮的腦子裏難道全是屎嗎!

對忠良之人大肆殺戮,對待禍國殃民的人你念念不忘,立碑紀念,這樣的無能昏君真是快把人氣炸了。

拯救了明朝的于謙,最後爲何會含冤而死? 第4張

《明朝那些事》還洗白他,說他是個廢除了殉葬制度,雖不是一個皇帝,但是是一個好人。我就呵呵了。

他是沒讓他妃子殉葬,但是他卻把他弟弟的妃子全殉葬了,甚至還想把他弟弟的汪皇后也殉葬,幸虧被李賢勸諫下才沒下手,卻將汪皇后趕出皇宮,還派人將汪皇后攜帶的珠寶首飾追回。似乎忘了當年,汪皇后爲了保護他的兒子朱見深,被打入冷宮的事情。

當年他在大漠的時候,幸虧當時的侍衛袁彬一直追隨照顧她,要不然他早死了。但就是這樣對朱祁鎮有恩的人。

被朱祁鎮寵信的門達誣陷,請求逮捕袁彬,朱祁鎮是這麼說的:“隨便你怎麼辦,但要把活的袁彬還給我。”讓袁彬在錦衣衛受盡折磨。

就他媽這樣的人也配叫好人,那稱爲好人的 底線也太低了。

朱祁鎮上位後,將忠臣良將全部排斥,石亨、徐有貞,曹吉祥這樣的小人,結果沒幾年,就發生了“曹石之變”。朱祁鎮差點被自己的心腹乾死,也算是報應。

其後他也沒吸取教訓,還是繼續重用門達這樣的小人,可謂是將“親小人,遠賢臣”貫徹到底,將朝廷搞的是烏煙瘴氣。幸好他復位七年後 ,便縱慾過度死翹翹了。

就這樣的垃圾皇帝,竟然還有有些電視劇把他作爲豬腳,給他洗白白,也不知道那些編劇的腦子裏,是不是全是屎。

他的兒子朱見深即位,是爲明憲宗。憲宗即位後,對自己的這個父親很是看不上,將朱祁鎮的心腹全部驅逐,恢復了于謙的名譽,將被他父親驅逐的良臣一一招了回來,總算是老天開眼,雖然老子是個天下第一號的混蛋,兒子卻是個好皇帝也是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