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安祿山是怎麼發家的?勢力大到摧毀唐王朝

安祿山是怎麼發家的?勢力大到摧毀唐王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1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安祿山是怎麼發家的?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安祿山——“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原本只是一個浪跡街頭的小混混,整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吃了上頓沒下頓。如果不是因爲契丹人,恐怕安祿山一輩子只能渾渾噩噩。

唐玄宗年間,契丹部族發生內亂,貴族首領可突於一心投靠突厥,殺死了李邵固可汗,立遙輦屈列爲可汗。

李邵固可汗與大唐關係一向密切,唐玄宗曾拜他爲左羽林軍員外大將軍,後封爲廣化郡王,還將外甥女東華公主許配給他。李邵固被殺後,東華公主逃回大唐,向唐玄宗哭訴,請求朝廷發兵復仇。

唐玄宗對可突於私通突厥的事情早有耳聞,但沒有確鑿的證據,對可突於也就一忍再忍。此次可突於竟然殺死了大唐的駙馬,公然反叛朝廷投靠突厥,唐玄宗大怒,派遣大將張守珪爲幽州長史,率大軍發兵契丹,討伐可突於。

安祿山是怎麼發家的?勢力大到摧毀唐王朝

張守珪是位頗有心計的大將,他沒有立即發兵討伐,先是駐守幽州,重金招募熟悉契丹情況的當地人入伍。閒得無聊的安祿山發現這次招募是個不錯的機會,一來可以有銀子花,二來可以撞大運,如果哪天立了戰功將來吃飯就不發愁了。

安祿山雖無半點文墨,但此人精明狡黠,勇猛善鬥,又憑藉對契丹人習性的瞭解,屢建奇功,很快得到了張守珪的賞識,並收爲義子。安祿山原本只爲混口飯吃,沒成想抱住了張守珪這棵大樹,市井混混的習氣收斂很多,倒是把打架鬥毆的一身本事在戰場上發揮的淋漓盡致。

安祿山雖然勇猛,但喜貪功冒進,這幾乎讓他送了性命。在一次戰鬥中,安祿山不聽勸阻,冒進追殺,結果中了契丹軍隊的埋伏,全軍覆沒。安祿山死裏逃生,回到了幽州。張守珪大怒,下令依軍法處斬安祿山。行刑前,張守珪有些後悔了,怎麼說安祿山也是員猛將,只是貪功冒進,並沒有臨陣脫逃,而且還是自己的義子,實在不該處斬。但身爲幽州長史,執掌一方軍政,軍令如山,豈能出爾反爾。

安祿山是怎麼發家的?勢力大到摧毀唐王朝 第2張

張守珪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計策,他派人把安祿山押解到京城,交給皇帝處置,而在上疏中自然爲安祿山求情說好話。不出所料,唐玄宗依仗張守珪鎮守邊關討伐契丹,是不會不給張守珪情面的。皇帝只是罷免了安祿山的官職,發回幽州,仍在張守珪軍前效力,戴罪立功。安祿山京城一趟有驚無險,還在皇帝面前露了一面,名爲治罪,實則爲安祿山在朝廷混了一回資本。

安祿山回到幽州後,張守珪對他更加青睞,不斷爲他製造“戴罪立功”的機會,甚至把幽州總接待的事務也交給他。安祿山生性圓滑,八面玲瓏,朝廷派往幽州的各級官員都被他侍奉的舒舒服服。臨行回京之時,更少不了安祿山的孝敬。如此一來,但凡回京述職的官員無不在皇帝面前表揚安祿山。唐玄宗對安祿山早就有些好感,又不斷有大臣進言爲安祿山表功,同時也奉承皇帝慧眼識人,造就了安祿山。皇帝龍顏大悅,一步步提拔安祿山,直至當上了平盧節度使。

唐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幽州軍隊大敗契丹軍,可突於企圖通過詐降誘殺大唐軍隊。張守珪識破了可突於的陰謀,將計就計,利用契丹軍內部矛盾,借松漠府衙官李過折之手殺死了可突於。

可突於叛亂平息後,阻午可汗率契丹部衆重新歸附大唐王朝。唐玄宗十分高興,賜阻午可汗漢名李懷秀,任松漠府都督,封崇順王,許配唐朝公主爲妻。

安祿山是怎麼發家的?勢力大到摧毀唐王朝 第3張

契丹與大唐休戰後,北方邊境重歸平靜。但有人卻不喜歡這一派和平景象,那就是平盧節度使安祿山。如果契丹人不侵擾邊境,安祿山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和發財之路。

安祿山祕密派兵不斷侵擾契丹領地,迫使契丹軍隊越境反擊,安祿山藉此大做文章,重新點燃了北方邊境的戰火。爲了進一步擴大戰局,安祿山又以共商邊境之事爲名,設伏殺死了平盧一帶的契丹首領,將首領頭顱送往朝廷請功。

這邊唐玄宗大肆賞賜安祿山,並調配糧草、軍餉補充邊境實力。而另一邊,契丹人認爲大唐王朝出爾反爾,毫無誠意,於是阻午可汗殺死了下嫁的唐朝公主,再次揭竿而起,反叛大唐投奔西域回紇汗國而去。

安祿山原本是想借邊境不斷的戰事謀求長久的政治資本和經濟利益,但這把火燒的太猛,直接把契丹人給燒跑了,邊境從此也就沒有了戰亂。

此時,安祿山的野心已經不滿足只是平盧一帶的民脂民膏,又沒了契丹的“外財”,一個大膽的想法由此萌發。不久後,安祿山在范陽(今京南保北涿州一帶)起兵,大舉南下,直奔洛陽,“安史之亂”從此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