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崇禎爲什麼會在皇太極提出議和時會拒絕?他是什麼想法?

崇禎爲什麼會在皇太極提出議和時會拒絕?他是什麼想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崇禎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天啓七年(1627),腐朽不堪的明王朝迎來它的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以下稱爲崇禎)。

崇禎繼位後,立刻辦了一件大事,將魏忠賢縊死。17歲的皇帝,剛剛登基就除去了魏忠賢以及同黨,新帝之威,似乎爲破敗的明王朝打了一針強心劑。

崇禎與其他王朝的亡國之君最大的不同,在於其他亡國之君大多都是昏庸之輩,而崇禎則是明朝少有的勤政之君。

面對內憂外患的明朝,而且剛剛遭遇鬆錦之戰新敗,明王朝一時間風雨飄搖,就在此時,勢大力強的清朝之主皇太極卻主動提出議和,令崇禎大爲意外,儘管猶豫再三,最終還是願意一試,畢竟這樣的機會對此時的大明朝來說,彌足珍貴。

崇禎爲什麼會在皇太極提出議和時會拒絕?他是什麼想法?

崇禎將議和之事交給時任兵部尚書的陳新甲,並且私下對陳新甲明言“可款則款,不妨便宜行事”,爲陳新甲議和之事定下了基調,並且在之後的時間裏,多次對陳新甲反覆重申,此事一定要保密,因爲明朝的官員很講求氣節,如果議和一事提前泄露,恐怕此事便難以完成。

馬紹愉在陳新甲的舉薦下,作爲明朝的議和使者前往瀋陽見皇太極,皇太極對他十分重視,出迎20裏,表達對議和的誠意。

不過誠意歸誠意,在談判桌上,皇太極一方卻沒有輕饒馬紹愉,由於鬆錦之戰剛剛勝利,皇太極獅子大開口,提出和談的一個重要條件,明朝需要每年拿出歲幣黃金三十萬兩,白銀二百萬兩。

馬紹愉因爲鬆錦之戰新敗,在談判桌前自然短了氣勢,但是他代表明朝利益,依然據理力爭,最終談到黃金一萬兩、白銀一百萬兩的歲幣條件。

馬紹愉爭取到的條件已經非常到位,這些歲幣對於軍費開支來說,可謂“不值一提”,所以馬紹愉得知皇太極同意這個條件後,便急衝衝地給陳新甲去信,告知他這邊的議和成果,結果,這封信放在陳新甲桌子上的時候,被下邊的人當成了普通的塘報,將此信件交給了塘官傳抄。

崇禎爲什麼會在皇太極提出議和時會拒絕?他是什麼想法? 第2張

如此一來,明朝的文武百官全都知曉了此事,曾反覆強調議和需要保密的崇禎十分憤怒,隨後將陳新甲入獄,議和之事從此也就徹底停止,以崇禎拒絕議和草草收場。

崇禎爲何最終拒絕與皇太極議和?原因很簡單,他雖然明知道在當時答應議和,纔是對國家最有利的選擇,但是最終他還是選擇拒絕議和,只因他不願意失去氣節,因爲明朝的朝廷十分重視氣節,崇禎不願意做一個被文武百官唾罵的皇帝,換言之,爲迎合羣臣,留存美名,而做出對國家不利的決定。

陳新甲本來就是奉旨辦事,崇禎卻在事情敗露之後,與其撇清關係,不顧部分大臣的勸阻,堅持殺掉陳新甲,對那些清流文官,表達自己氣節猶存。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崇禎皇帝爲了延續大明朝鐵骨錚錚的氣節,堅持成爲一個“永不屈服”的皇帝,甚至連南遷都覺得丟人,最終以死明志,爲明朝守住了“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的美名,但是卻將祖宗的江山拱手讓給了清朝。

明朝的大臣當中,其實也有看清形勢的主和派,只不過勢孤力薄,最終沒能影響崇禎的決定。比如楊嗣昌。

楊嗣昌便是明朝大臣當中爲數不多的主和派,他清晰地看清當時的明朝局勢,無論是兵力還是財力,明朝當時都不如清朝,更何況明朝當時有李自成的起義軍,勢力非常大,同時與李自成、皇太極兩線作戰,對明朝十分不利。

楊嗣昌認爲,應該先穩住皇太極,暫時穩住東北邊疆的局勢,集中力量優先解決內亂,爲明朝爭取發展的時間和空間,節省沒必要的軍費開支。

崇禎爲什麼會在皇太極提出議和時會拒絕?他是什麼想法? 第3張

但是楊嗣昌的想法被當時主戰派盧象升堅決反對,因爲盧象升在殘酷鎮壓起義軍的戰爭中,取得一定的優勢,爲了討崇禎歡心,盧象升在表達對清朝戰爭態度時,過分誇大明朝的實力,甚至言之鑿鑿的對崇禎表示,滿清並不可怕,甚至皇太極也是可擒的。

最要命的是,盧象升對崇禎說這番話的時候,皇太極已經在前一日就已經撤軍了,但並非是皇太極畏懼明朝,而是戰略性撤退,畢竟在屢次的戰爭中,清兵也受到很大損失,需要恢復國力,軍隊也需要修整。

但是這樣的情況遇到盧象升誇大的言論時,崇禎皇帝對明清局勢產生了錯誤判斷,他甚至開始相信盧象升的話,認爲清兵不足爲懼,如果與這樣的國家議和,還繳納歲幣,對於大明朝這樣的天朝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

面對清朝的“與明互市”的提議,盧象升斷然拒絕,甚至發出檄文,明確表示,如果清朝不歸還遼東,將“調聚多兵, 一意剿殺”。

盧象升這樣的言辭雖然看上去熱血澎湃,但是他這樣的威脅對皇太極來說根本毫無意義。

反觀楊嗣昌提出的穩住清朝,再解決內亂的政策十分可取,尤其是楊嗣昌提出的廣開礦場,以此解決百姓生計問題的建議,至少是一個可行之策,如果崇禎能夠依計行事,百姓生計有所保障,或許就不會引起起義軍繼續擴大範圍,至少也比盧象升殘酷鎮壓的手段要柔和許多。

“民之窮者大率逃歸深山窮谷之中爲礦夫以覓錨襪”

所以,崇禎之所以屢次拒絕清朝提起的議和,主要原因有兩點:

第一、崇禎皇帝受明朝百官的影響,以氣節爲重,並未站在國家利弊的角度去做出決定;

第二、崇禎皇帝受到盧象升等人的迷惑,做出錯誤的判斷。

崇禎爲什麼會在皇太極提出議和時會拒絕?他是什麼想法? 第4張

崇禎皇帝基於性格上的缺陷,與對文官集團的妥協,再加上被盧象升等主戰派大臣的誇張矇蔽,最終落得個自盡的結局,留下“然皆諸臣之誤朕也”的悔恨。

楊嗣昌在後世常常被比作秦檜,在筆者看來,這樣的比較並不貼切,秦檜主和是爲金國利益代言,爲求苟安出賣國家利益,而楊嗣昌主和則不同,明朝當時內憂外患,勢必要做出選擇,先解決一方面的問題,再解決另一方面的困難。

楊嗣昌主和,便是做出先穩住外部解決內部的決定,況且當時皇太極提出的議和條件相對合理,並沒有使明朝喪失主權,甚至同意“去帝稱汗”,並且允許明朝將歲幣改成撫銀。

這樣的議和,更似檀淵之盟,而絕非是紹興和議。

誠然,皇太極的理想便是推翻明朝,一統中原,他提出議和也只是緩兵之計,即便如此,崇禎皇帝拒絕議和也依然是錯誤的,因爲皇太極縱然是緩兵之計,而明朝議和又何嘗不是緩兵之計?

雙方選擇議和的時機,正是雙方都疲憊不堪之時,如果崇禎皇帝能夠放下自己的顏面,選擇議和,再對內進行安撫,解決內部問題,皇太極恢復完畢之後,恐怕再想入侵明朝,也並非易事。

崇禎皇帝的個人性格缺陷十分明顯,否則他也不會中皇太極的離間之計,輕易的處死袁崇煥,自毀“邊關長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