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馬謖只違抗了一次軍令而已,諸葛亮爲何毫不留情面?

馬謖只違抗了一次軍令而已,諸葛亮爲何毫不留情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馬謖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公元228年,諸葛亮上書《出師表》給劉禪,向劉禪表達了北伐的重要性與意義,在得到劉禪的應允後,諸葛亮先是讓趙雲和鄧芝率領一支軍隊出斜谷作爲疑兵,擺出要攻打長安的樣子,以吸引關中主力大軍,與此同時,諸葛亮則親率主力大軍出祁山。由於曹魏事先沒有準備,導致隴右五郡中的三郡望風而降,一時間曹魏朝堂震動,魏明帝曹叡不惜親率大軍坐鎮長安,並排除張郃救援隴右。此時參軍馬謖領了諸葛亮的軍令坐鎮街亭,只可惜馬謖沒能守住街亭,就此被張郃擊敗,第一次北伐也因此無功而返。在此之後,諸葛亮就將馬謖斬殺。

馬謖只違抗了一次軍令而已,諸葛亮爲何毫不留情面?

事實上,古代征戰雖然有常勝將軍一說,但並沒有哪個將領能夠保證從來都不敗的,畢竟一場戰事的勝負與很多因素有關係,因此領的軍令沒有完成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正因如此,在張郃被張飛擊敗後,曹操沒有處置張郃,諸葛瑾率軍征討曹魏失敗,孫權也沒有處罰諸葛瑾,既不按張飛失守下邳,劉備也沒有將張飛斬殺,而馬謖也只是違抗了諸葛亮的一次軍令而言,爲何他就會被諸葛亮斬殺呢?

在古代戰爭中,將領出現如下幾種情況是必須死的,第一種就是謀大逆,即在出徵的時候毀壞宗廟,山陵,宮闕等,第二種是以下犯上,也就是謀反,這是逃不掉的死罪,第三種是動搖軍心,即在重大長河違背君王命令,從罪名上看看,這一種從罪名上算“謀叛”,與謀反有一定差別,第四種是私募兵馬,超過一定數量而不上奏也是死罪,第五種是濫用軍權。不過絕大多數情況下,將領被處死的原因是出現重大決策性食物或者犯了重大錯誤,導致必勝的仗打輸,而馬謖就屬於這種情況。

馬謖只違抗了一次軍令而已,諸葛亮爲何毫不留情面? 第2張

也就是說,無論是演義還是正史,馬謖都沒有活命的機率,畢竟他不光出現了戰略性決策食物,同時還違背了諸葛亮的軍令,而當時馬謖的決策是可以左右第一次北伐的最終結果的,在此之後,魏國加強了對邊疆的防雨,諸葛亮只能走陳倉古道,再也沒有第二次機會了。正因如此,馬謖違背了諸葛亮的軍令,同時還出現了重大失誤導致北伐失敗,是註定會被殺的。

筆者認爲,馬謖本身犯下的罪責罪無可赦,因此他註定沒辦法活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