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伯益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人?大禹禪讓的背後隱藏了什麼真相?

伯益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人?大禹禪讓的背後隱藏了什麼真相?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相傳,禹治理洪水有功 ,接受帝舜禪讓,繼承部落首領。在諸侯的擁戴下,正式即位,以陽城爲都城,一說以平陽爲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國號爲夏。分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四千餘年前,大禹秉承堯舜禪讓政治傳統,向上天推薦皋陶,授予治政大權,將皋陶立爲“儲帝”。一旦大禹去世,皋陶將接任帝位。

可惜,皋陶英年早逝。相傳,皋陶執掌刑法,猶如今天的大法官,死於帝禹二年,享年106歲,這種說法顯然不太可信,大禹找接班人,不太可能找一老態龍鍾之人,十有八九比大禹稍微年輕一些。

於是,大禹又立了一位“儲帝”,即大禹治水的高級助理伯益,相傳是《山海經》的作者。

大禹在位第十年,東巡會稽時去世,伯益繼位爲帝。自黃帝起,一場席捲華夏的“二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拉開了帷幕。

01

伯益爲帝之後,天下開始動盪,陰謀策動者古書記載不一,主要有三種。

一,《竹書紀年》記載:“益代禹立,拘啓禁之,啓反起殺益,以承禹祀”。

伯益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人?大禹禪讓的背後隱藏了什麼真相?

伯益挑起戰爭,先囚禁了啓,於是啓暴起反殺,進而奪取帝位。伯益爲何如此,原因不難理解,啓對伯益帝位穩固影響很大。

二,《韓非子:外儲說右下》記載:“古者禹死,將傳天下於益,啓之人因相與攻益而立啓”。

大禹禪讓伯益之後,啓的手下紛紛造反“攻益”,進而玩出一出“黃袍加身”的把戲,這一說法中啓並未動手。

三,《史記·夏本紀》記載: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啓,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啓遂即天子之位,是爲夏后帝啓。

大禹禪位伯益,但伯益“佐禹日淺”根基不牢,天下不服伯益,諸侯反而紛紛朝拜啓,於是啓自動成爲一代新“帝”。

這三份記載各不相同,誰先發動權爭記載也不同,但透過其中文字記載,不難看到一個驚心動魄的共同點:大禹去世之後,“華夏聯盟”內部權力爭鬥非常激烈,伯益與啓勢同水火,最終夏後氏族長啓因有大禹打下的深厚根基,在夏后氏擁護者的支持下,啓奪取了帝位。

02

按照儒家說法,堯禪讓舜,舜禪讓禹,其原因在於舜與禹有德行、有能力、有功勞,所以天下萬民歸心,權力平穩交接。那麼,伯益其人怎麼樣呢?

大禹治水有功,得到萬民擁戴,伯益是大禹治水高級助理,也有治水功勞。除了治水,伯益還有二大功勞:在遭受洪水侵襲的地方,根據當地地勢低窪的特點,教給民衆種植稻穀,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在糧食緊張的上古時代,伯益這一發明功勞巨大,所以帝舜將族女嫁給他,還讓他擔任虞官,掌管山澤、繁育鳥獸;發明鑿井技術,《呂氏春秋·勿躬篇》記載“伯益作井”,井的出現讓先民可以不再逐水而居,北方廣大平原地區逐漸爲先民充斥,得以開發,這是一項劃時代的發明。

可見,伯益即便不是堯舜禹這般“聖人”,但以他的資歷、貢獻、德行來說,有足夠的資格成爲大禹的接班人。而大禹選擇伯益,想必不會無緣無故,必然因爲伯益有讓人信服之處,不然如何“任之政”?

既然如此,爲何大禹禪位伯益卻引起巨大風波,大禹之子啓與之爆發激烈權爭?

03

欲要解開伯益與啓的權爭原因,就要先了解上古時代背景。

每一個時代都有獨特“國情”,史書記載的古人行爲舉止,不結合相應時代很難明白。四千餘年前,若干個強大的關係密切的部落聯合,組成了一個“華夏聯盟”,盟主就是“帝”。在那個王侯將相皆有種的時代,堯、舜、禹、皋陶、伯益等人,不可能是普通民衆,背後往往都有一個強大的部族支撐,因此禪讓的本質大概是以下二種:

伯益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人?大禹禪讓的背後隱藏了什麼真相? 第2張

一,部落內部權力交接,相傳堯與舜都是黃帝后代,數代之後各有部族。

二,部落之間權力交接,由於是多部落組成“華夏聯盟”,誰的部族實力更強,號召力更大,無疑更容易獲得“帝”位。

《史記》記載大禹治水時“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其中“不敢入”何解?或許,大禹治水時,舜的部族非常強大,但大禹的夏后氏實力也很強,威脅到了舜部族地位,因而之前大禹父親鯀被稀裏糊塗殺死,大禹就變得更爲謹慎。大禹治水過程中,縱橫捭闔,讓無數諸侯歸心,最終舜不得不禪位於大禹,而非其他人。

山西陶寺遺址,與堯舜禹時代非常接近,被認爲最可能的堯帝古都。這座遺址的墓葬中,有着非常殘忍的一幕,高規格墓葬裏的幾具屍骨遭到殘忍破壞。原因何在?結合《竹書記年》中“昔堯德衰,爲舜所囚。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與《韓非子·說疑》記載:“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記載,所謂禪讓真相或許就是殘忍血腥的權爭。

透過上古時代背景可見,禪讓是當時的政治傳統,本質大約是原始民主推舉制,不是堯舜想傳位於誰就一定能傳位於誰,最終“帝”者是各方勢力妥協平衡的結果。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權鬥、血腥廝殺、政變層出不窮。

因此,大禹所在的夏后氏實力雖強,但絕不可能像後世皇帝那樣一言九鼎、言出法隨,選擇禪位伯益應是權力平衡的結果。但對於大禹之子啓而言,夏后氏實力強大、盟友衆多,自然不甘心被伯益領導,於是爆發了激烈的權力鬥爭。

04

伯益與啓的權爭時,還存在一個關鍵問題:爲何伯益實力好像非常差勁,被啓輕鬆擊敗?

上文提到“拘啓禁之,啓反起殺益”,或“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啓”,無論在實力方面,還是在人望方面,伯益表現得都非常差勁。但伯益跟隨大禹治水,又有發明創造,大禹還“任之政”數年,應該不會出現“天下未洽”之怪事,而且伯益背後必有一些強大部族支持,不會那麼輕易失敗纔對。

伯益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人?大禹禪讓的背後隱藏了什麼真相? 第3張

大禹死後,爲何帝者伯益如此差勁?《戰國策:燕策一》記載或揭開了真相,“禹授益,而以啓爲吏,及老,而以啓爲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啓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於益,其實令啓自取之。”

可見,大禹禪位伯益,或是無奈爲之,礙於當時禪讓政治傳統,才選擇了伯益,但爲了最終傳位於啓,將天下家族私有化,實則早已暗中佈局,由啓自己摘果子。比如,讓伯益執政,而以啓爲吏,估計是架空了伯益,讓啓掌握實際權力,因而最後纔會出現“諸侯皆去益而朝啓”。

啓奪權後,破壞了當時政治傳統,激起以有扈氏爲代表的一批諸侯的不滿,與以夏后氏爲代表的聯盟發生激戰,最終雙方爆發“甘之戰”,夏啓取得了勝利。

從此,傳統的“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中華文明進入新篇章。對伯益而言,夏啓篡權罪該萬死,但對中華文明而言,原始公天下到家天下卻是時代的進步。

夏啓篡奪伯益帝位,掀起的這一場政治大變局,至此並未結束。

史書記載夏啓晚年荒淫無恥、貪圖享樂,所以導致武觀之亂(夏啓兒子武裝奪權)、太康失國等事件,其實與“公天下”突然變成了“家天下”,規章制度不完善,天下私有化還處於過渡期,人心混亂不知所措,讓野心家看到了機會,所以纔出現夏啓死前就爆發夏朝分崩離析之憂,死後更是導致夏朝中斷五十餘年。直到少康出現,才真正建立了夏朝的統治。

所謂“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竹書記年》、《韓非子》、《史記》與儒家記載等都是當時人們對上古的認知,但時移世易,政治環境早已不同,史書對上古認知往往會出現誤解,如今回顧上古歷史,就要揭開籠罩在禪讓制、大禹、夏啓等身上的外衣,如此方可管中窺豹一些真相。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