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真實的劉暠是個什麼樣的人?一生有何作爲?

歷史上真實的劉暠是個什麼樣的人?一生有何作爲?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後漢,五代十國時期由劉暠建立的王朝,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劉暠,原名叫作劉知遠,並非漢人,而是突厥分支沙陀部族人,唐昭宗乾寧二年,出生于山西太原。他從小不愛說話,表情十分嚴肅,面色紫紅,別人都認爲他是個很有威嚴的人。成年之後,跟在同爲沙陀老鄉的唐明宗李嗣源身邊做偏將。

歷史上真實的劉暠是個什麼樣的人?一生有何作爲?

當時著名的後晉高祖皇帝石敬瑭也侍奉在唐明宗左右,位階比劉知遠稍高一點(因他是明宗女婿)。後來唐明宗跟樑王朱家兵馬激戰,石敬瑭所騎戰馬尥蹶子,把鞍甲都給扯斷了,而這時樑兵逼近,劉知遠見狀將自己的坐騎讓給敬瑭,自己一人殿後,獨擋數萬樑軍,最後全身浴血回到軍營,石敬瑭見了之後萬分感激,從此十分看重知遠。

後來唐明宗把他義弟一代戰神唐莊宗李存勖的皇位據爲己有,自己做了皇帝,便讓女婿石敬瑭做了北京留守(山西太原),敬瑭則爲了報答劉知遠之前的護援之功,將他調任到自己麾下,做了牙門校尉,相當於親兵隊長。

不久,唐明宗的大兒子李從榮造反,明宗受驚而死,從榮也被誅殺,明宗第三子李從厚即位,成爲唐閔帝。可閔帝又非常忌憚明宗的養子李從珂(原名王可兒),發兵誅殺義兄從珂時,卻反被武藝超羣,頗有威望李從珂擊敗,唐閔帝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趕緊從洛陽出逃,在路上與妹夫石敬瑭相遇,於是在敬瑭的護送下一起跑到了衛州。

可閔帝的左右臣子居然想謀害石敬瑭,奪取他手中的兵權,劉知遠發覺之後,立馬派出親兵當中武藝最高的石敢,手提鐵槌立於石敬瑭身側以防不測,後來唐閔帝的人馬果然一擁而入殺向敬瑭,石敢手抓巨木抵住房門,一手揮動鐵槌殺得刺客屍橫遍地,最終卻還是寡不敵衆,當場戰死。

這時候劉知遠帶兵恰好趕來救了石敬瑭,立馬反擊,唐閔帝和部下最後全部被殺。接着潞王李從珂即位,做了唐末帝,也就是帶着秦始皇傳國玉璽自焚的那位硬漢。石敬瑭由於此人並非明宗親子,雖然心中不服,但還是勉強做了唐末帝授予的河東節度使。

後來契丹遼國大軍南下,唐末帝根本無心抵抗,劉知遠就勸石敬瑭舉兵奪天下,自己做皇帝。石敬瑭高興得跳了起來,立馬跟他一同密議大計。不久便讓劉知遠做了北京馬步軍都指揮使,掌管了大本營太原的所有精銳兵馬。

過了幾天,遼太宗耶律德光帶着契丹大軍,與唐末帝麾下大將張敬達在晉陽決戰,唐軍大敗,石敬瑭立馬選擇向遼主稱臣,順便就得到了捉獲和投降的所有唐末帝人馬,正準備全部收編到自己的麾下各營,不想劉知遠卻以“叛降之人不可信”爲由,將這好幾千人全部斬殺,弄得想貪小便宜的石敬瑭敢怒而不敢言。

歷史上真實的劉暠是個什麼樣的人?一生有何作爲? 第2張

後來遼太宗扶立石敬瑭稱帝開國,做了後晉開國高祖皇帝,劉知遠被任命爲大司空,依舊掌管侍衛馬步六軍都指揮使,等石敬瑭覺得皇位坐穩之時,又將他改任陝州節度使,這使得劉知遠心中很不高興。

後來遼太宗將比他還小十歲的石敬瑭收爲了義子,晉高祖當着羣臣之面公然喊他“親爸爸”,並將河北、遼西一帶的幽雲十六個州全部送給遼主作爲孝敬之禮。遼太宗滿意之後,決定返回涼爽的關外大東北避暑,就指着劉知遠對石敬瑭說道:“這個紫面大漢很有本事,沒犯大錯不可棄之!”

沒多久,石敬瑭到洛陽正式號令天下,劉知遠爲他掌管京畿安全,四方的藩鎮和盜賊都畏懼他的勇武,沒有一支人馬敢輕易來挑事的。石敬瑭爲了鞏固自己屈膝遼主才換來的帝位,立馬加封劉知遠爲同平章事(副宰相),同時又提拔另一員大將杜重威做副宰相,與知遠並駕齊驅,相互制衡。

劉知遠向來看不上杜重威,認爲這是明擺着不信任他,還羞辱他,於是憤然不樂,堅決不肯接受副宰相之位,並且把自己關在家中,一連幾天不去上朝,還寫了四封辭呈要求回鄉種地。

石敬瑭見他這麼倔強,心中也非常慌張,並沒有批准他的請辭,後來又聽說劉知遠在家中謾罵他無信,一時氣憤不過,立馬召來宰相趙瑩和公卿大臣,要宣佈將劉知遠罷官遣歸。趙瑩等大臣都認爲不能這樣對待功臣,最後石敬瑭在羣臣的勸說下,再次下旨命劉知遠回朝赴任,知遠心知不能再和皇帝相爭,就接受了副宰相的任命。

後晉天福五年,劉知遠被任命爲鄴都留守。到天福七年,石敬瑭由於太過向契丹遼國屈膝示弱,實在彈壓不了天下諸侯的反抗,躲到鄴都竟一病不起,不久駕崩於鄴都行宮。

接着石敬瑭的大侄子石重貴即位,是爲晉出帝,劉知遠被新帝晉升爲中書令。到晉出帝登基之後,一改其二叔的姿態,公然向遼國表示不服,引得只比他大十二歲的“爺爺”遼太宗親率大軍多次南下來教訓他。

晉出帝也不示弱,迎刃而上,跟遼太宗在後來宋真宗最怕去的澶州大戰,結果中原豪傑們都被晉出帝的血性所感動,紛紛加入抗遼隊伍中,不久之後遼軍大敗,遼太宗竟然被打得丟盔卸甲,騎着一頭小駱駝才逃回到了漠北草原。

晉出帝開運元年,劉知遠也被意氣風發的石重貴封爲了太原王,沒多久又改封北平王,加授太尉一職。第二年,遼太宗再次引大軍南來,劉知遠的老對手杜重威居然以全軍降遼,而晉出帝太過輕敵,完全不把遼軍放在眼裏,竟躲在宮中享受,任由遼軍深入。才過了幾天,就連他最親信的大將張彥澤都投降了遼軍,並作爲嚮導引着遼軍直逼京城。

最後晉出帝自焚未遂,被遼軍捉住,遷到了開封府。當時身在藩鎮的劉知遠,得知之後,心中大爲驚駭,趕緊派兵分守各處要塞,準備與遼軍開戰。而遼太宗卻沒有把心思放在劉知遠身上,而是一心想自己在中原做皇帝,於是就在汴梁穿上漢家天子的龍袍,戴上平天冠,坐上金鑾殿受後晉百官的朝拜,以此宣告天下大遼入主中原了,並要求全天下改用遼國年號,即會同十年。

而當時晉出帝被關在了封禪寺中,不久被遼太宗派人押往大東北黃龍府,他這一去可比後來的宋徽、欽二帝早了一百八十年,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亡國於異族之後,被流放千里的帝王。

劉知遠見後晉已亡,生怕強大的遼國遲早要對他動手,就派使臣前去向遼太宗稱臣,遼太宗起初還擔心劉知遠不好對付,如今主動來請降,於是下詔對其進行宣慰,並稱比他大七歲的知遠爲“兒”,敢情是要把他當石敬瑭一樣。

又送了一條大東北帶來的木柺棍給知遠,按照契丹風俗,只有勳貴重臣才享有此殊榮,相似於漢朝時天子贈送給諸侯王的幾仗一樣。使臣拿着木柺棍而歸,一路上遼軍見了這法杖,居然個個都識得,沒有一人不下馬避讓的。

歷史上真實的劉暠是個什麼樣的人?一生有何作爲? 第3張

等劉知遠拿到這根柺棍,又聽說遼太宗呼他爲“兒”,一聲冷笑就把柺棍丟到火裏燒掉了。當時麾下諸將嚇得不敢作聲,劉知遠卻笑道:“遼主在汴梁做皇帝做上了癮,這必然導致他們關外的逆臣對他頓起異心,不久之後遼國必定內亂!”

後來果不其然,契丹老勳貴們趁遼太宗身在中原,他們在關外個個蠢蠢欲動,伺機奪位,而劉知遠已開始考慮自己立國建號了。沒多久,遼太宗因壓服中原羣雄不易,又怕國中發生變故,因此在甚爲憂懼之下,決定班師,不料途經欒城時突然病死,竟被臣下醃成了“臘肉”運回漠北交差。

當時劉知遠麾下諸將與後晉遺臣們都認爲中原無主,而知遠威望日隆,應該進位稱帝,劉知遠趕緊佯裝不肯,而大夥兒再三使勁勸進,最後劉知遠“勉爲其難”在太原接受“大漢高祖昭肅皇帝”之位。

這裏需要解釋一個常識性的誤解,大多數人認爲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纔是“漢高祖”,其實這只是司馬遷他老人家口語加筆誤所致,劉邦最爲正式的稱呼應該是“漢太祖高皇帝”,可簡稱爲“漢太祖”或“漢高帝”,而名副其實的“漢高祖”應該是這位“後漢高祖昭肅皇帝”。

三國時期的劉備被稱爲“漢昭烈皇帝”,估計劉知遠這個“昭肅”皇帝也是爲了彰顯自己爲“興復漢室”而與劉備相提並論吧。劉知遠稱帝之後,爲了表示自己“不忍忘記晉高祖石敬瑭”對他的知遇之恩,於是堅決不改年號,一直沿用後晉的天福年號。同時以老字號“漢高祖”劉邦和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爲祖宗,進行祭祀,以宣告天下自己的正統地位,可劉知遠這“漢高祖”嚴格來講卻連漢人都不是。

當時爲了提振中原久衰的士氣,劉知遠對各地諸軍主動出擊遼軍的行爲,表示了默許與縱容。於是天下各方諸侯都開始襲擊和斬殺滯留在中原的遼軍。劉知遠還打算派兵北上,在壽陽阻截遼軍,營救被押送北上的晉出帝,結果卻與其“失之交臂”,爲此劉知遠還“憤惋久之”,即憤怒和惋惜了很長時間。

劉知遠見中原到手,帝位漸穩,於是立次子周王劉承祐爲左衛上將軍(類似唐太宗李世民當年做秦王時的天策府上將軍,長子劉承訓早逝),又以親弟劉崇爲北京太原留守,加同平章事。又授予老同僚“老對手”杜重威爲太尉、宋州節度使,並且禁止天下仿造契丹的器具和服飾。

可不久,杜重威卻在鄴都造反,劉知遠立馬以高行周爲討逆大元帥前去討伐。又以親兵隊長郭威爲樞密副使(侍衛親軍都虞候,後來的後周太祖皇帝),掌管天下兵馬的調度。沒過幾天,天上居然下起了“雨木冰”,一連下了好幾天,也就是雨水一落到地面樹上就結成冰。

百官認爲這是吉兆,沒多久,杜重威果然上表請降,並穿着白色的孝服出城投降。劉知遠沒有立馬處置他,而是封他爲楚國公,並論功加封高行周爲臨清郡王。這一年,劉知遠認爲自己已是“如日中天”,就改名爲“劉暠”(音同“皓”),並改元乾祐。

歷史上真實的劉暠是個什麼樣的人?一生有何作爲? 第4張

不想沒過幾天,樂極生悲,只做了兩年皇帝還不到,五十三歲的劉知遠突發重病,爭忙將宰相蘇逢吉等人召入宮中,以次子周王劉承祐爲嗣君託孤,並下遺詔道:“朕死後祕不發喪,善防杜重威!”可到臨終前他又說了句:“重威父子,因朕小疾,謗議搖衆,皆斬之!”這才嚥氣駕崩於萬歲殿。

宰相蘇逢吉按照劉知遠的意思,果然將杜重威父子押赴菜市,處以殘酷的磔刑,當時汴梁的百姓都恨重威曾投降遼國,助紂爲虐,紛紛上前爭搶他身上割下來的肉,生啖入腹,實在慘烈至極!

沒多久,劉承祐在劉知遠靈柩前即位爲帝,是爲漢隱帝。當時天下有童謠唱道:“石榴花,發石榴開。”有識者心知這是指“石、劉”兩家,也就是指後晉、後漢兩代都不過二世即亡。後來漢隱帝在位不到三年,就被他爸的親兵隊長郭威取而代之,後漢王朝國祚居然只有四年時間就跟歷史舞臺道別了。

而“漢高祖”劉知遠的親弟弟,漢隱帝的親二叔劉崇卻在太原建立“北漢”,依附遼國稱帝,與後來的後周、北宋頑抗到底,直到宋太宗趙光義太平興國四年,才被宋軍徹底滅亡。而“漢高祖”劉知遠在歷史上,一生勇武非凡,行事剛猛果斷,極能審時度勢,卻因天不假年,只落得徒有“應運之名”,卻沒能和漢高祖劉邦那樣威德被於四海,成就四百年泱泱大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