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真實的越王允常是個什麼樣的人?生怕如何?

歷史上真實的越王允常是個什麼樣的人?生怕如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允常,夏朝君主少康庶子無餘的後裔,春秋時期越國君主。說起這個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歷史上真實的越王允常是個什麼樣的人?生怕如何?

春秋末期,吳、楚、越三國在江南掀起爭霸風雲。楚國皆因楚平王喪失人倫,導致了奇才伍子胥爲報仇雪恨,東入吳國,獲吳王闔閭重用,又得兵聖孫武相助,最終吳軍連敗楚軍,深入楚境,攻破楚都,伍子胥鞭毀楚平王屍,使吳國的國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待吳軍退去之後,楚昭王引領着楚軍殘部以及前來馳援的秦軍,返回了慘遭吳軍蹂躪,極其破敗的郢都。

吳王闔閭歸國後,見楚國實力尚存,且有強秦爲後援,又因吳軍前番在楚境暴行累累,楚人對吳國深懷仇怨,再三與相國伍子胥商議之下,都認爲吳軍目前已不宜再對楚用兵,便把矛頭對準了南面的越國。

而楚人經吳楚大戰,郢都淪陷一役之後,雖未徹底遭受亡國之難,人人卻深感亡國之恥,對吳軍及吳國國力也感到了深深的恐懼。縱觀春秋戰國的整個楚國史,連周天子都不曾放在眼裏,晉文齊桓兩大中原超級霸主都未曾使楚國受到一絲切膚之痛,後來戰國時的秦國也只能靠坑蒙拐騙挫傷楚國(楚懷王被詐囚秦事件),秦將李信二十萬大軍不能動楚地分毫,後來還是老將王翦賭上全部身家性命,討得秦王傾全國兵力才滅了楚國,楚人更是在亡國之時發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絕境豪言,最終也是一語成讖。但狠人伍子胥引吳軍破楚的這一波神操作,居然能讓這麼一種隨時可能被吳軍一舉滅國的危機感深深地烙在瞭如此桀驁不馴的楚人心裏,可見當時的吳軍可怕到了何種地步。

於是乎,便有一些楚人開始逃奔他國,他們可能會認爲楚昭王是先王楚平王因敗壞人倫所生,這是楚國遭受天譴,引來兵禍的直接誘因,再加上楚昭王的執政能力確實不怎麼樣,還依靠了野蠻貪婪的秦國(昭王本身又具秦人血脈),楚國的前途實在讓人堪憂。當時就有文種、范蠡二人舍楚而就越,直接前往越國投靠了當時的越國太子勾踐。要值得一提的是,文種是楚國郢都人,很可能文種與其家人就經歷了吳軍所製造的,震驚天下諸國慘絕人寰的“郢都大屠殺”,因此影響和造就了後來可見的文種那嫉惡如仇,又要比范蠡極端和執着的性情。

文種或許是因爲舉家蒙遭大難,又見楚昭王光復郢都後,並未能對楚國國政做到任何顯著的改善,因此對楚國心灰意冷,接着便在好友范蠡的勸說下,離楚奔越。而二人自負身懷經國之大才,卻不去投效越王,而步入越王太子門庭是何道理呢?原來當時的越王允常(第一個稱王的越君)在位時間長久,是位讓吳國也忌憚三分的雄豪霸主,而他的嫡長子太子勾踐也是深懷韜略,心存大志的一世人傑。

然而,在南方三國中,起初是楚最強,吳次之,越又次之。吳楚大戰之後,吳極強,楚稍弱,越居中。越王允常爲越圖霸,耗盡了一生的心血,與吳國數番交戰,未曾落於下風,吳王闔閭都把他稱之爲平生極難對付的勁敵,不敢有絲毫小覷。但允常又是一個知進退,能伸屈,慣張馳的老狐狸。

吳楚大戰之時,他就曾看透強吳不能滅千里之楚,便派出了一支精兵趁吳國空虛,在邊境打下了吳國數座城池,一方面對楚國造成了聲援之勢,一方面又趁隙爲自己撈到了額外的利益。吳楚戰後,吳國向越問罪,允常又以之前檇李之戰,吳國先挑起爭端爲由,說明越國不過是自衛反擊而已,而吳國此時也因伐楚兵疲,不願立馬與越開戰,雙方便締約媾和,暫息兵事。

允常用兵治國如此老辣,卻被年輕氣盛的太子勾踐認爲是對吳怯懦,激進的太子認爲吳楚大戰後,楚國元氣大傷,吳國一時也未必好到哪去,此時若將越國蓄數十年之力一舉迸發,進兵吳國,必能直搗姑蘇,掃定江北,使越國問鼎中原,稱霸天下。勾踐的雄圖大志並未得到父親允常的首肯,允常考慮的是越國國力本不及吳楚,貿然出兵,風險極大,更何況即便打下吳國,飲馬江北,立馬就要面對中原霸主秦晉燕齊諸國,以越國有限的實力目前是非常不合時宜的,越國還需積蓄國力,左右逢源,伺機而動,因此他對勾踐提出的激進戰略一直置之不理,父子之間便生了這麼一段嫌隙。